第227章 烈焰升腾!(33)(1/2)
马有德离去,关上门。
秘书进来,送上行程表,沈善登看了看,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唉,太累了!
这里面有韩三平大力鼓吹“市场千亿论”的功劳。
如果只是他沈善登一个人空口白牙地喊,多数人会嗤之以鼻。
哪怕韩三平独自呐喊,效果也有限。
但当他先画出大饼,并用《督公》、《人在囧途》、《嘉靖》等一系列成功作品不断左证。
再加上韩三平这位行业巨擘的站台背书,所产生的化学效应就截然不同了。
受众,便开始出现了。
最吸引人的还不是单纯的利益,而是“三不朽”。
沈善登也是了解后才知道,确实有真心实意支持电影事业的人。
没有任何利益追求,单纯的爱好。
真有这样的人。
沈善登还发现,他的一些关于电影工业,市场前景的观点和说法,正在被圈内人悄悄“借鉴”。
陈道明在访谈频繁强调杨廷和和朱厚熜是路线之争,还用其他,比如他的“醋和饺子”比喻。
韩三平更过分,他的一整套“中国电影体系”,全部拿走了。
累!
这种被人跟随甚至模仿的感觉,固然证明了他的影响力,但也意味着他必须永远跑在最前面,不能停歇。
想着,沈善登觉得要放松一下。
要不要给爽子点甜头?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打破了办公室里的思绪。
沈善登看了一眼来电显示,
一看是韩三平,顿时大失所望。
“厂长,我最近不想写什么文章了。”
“?”
电话那头的韩三平愣了一下,他也没抄沈善登文章啊!
谁抄了?
反正不是他。
当然,韩三平不会和沈善登一般见识。
“善登啊,你这个心态可不行,你这个年龄,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多思考。”
“你不知道,我们在wto快输了,要裁定我们限制美国电影进口败诉,你能睡着吗?”
沈善登转移了话题:“说起来,我看《赤壁(下)》上映了,看这样子票房没法过三亿啊。”
不得不说,老登选人用人确实存在问题。
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培养人也不行,前世宁浩念头也不通达。
韩三平没有掉入小登的陷阱,深以为然道:“是啊,这说明我们坚持‘中国电影’之路是对的。”
轮到沈善登无语了。
“中国电影”是有特殊含义的,也就是“中国内核+中国视效”,蕴含自信和自尊,如果是历史大片,还要具备历史之光。
已经被韩三平整成了他电影路线的专有名词了。
沈善登道:“厂长,我怎么感觉你的一些提法我很熟悉?”
韩三平直接转进,和沈善登是不能沿着他的节奏走的,道:“我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保持乐观,但也有争议,你也说两句。”
沈善登以为是什么大事,不以为意道:“悲观是肯定的,电影市场好,说明经济差,电影市场不好,更说明经济差。就算现在好,以后也会变差。”
“院线建设好,那是虚假繁荣,肯定要崩。院线建设差,那是立刻要完。”
韩三平:“?”
这都是什么话!
以后焦虑是在网上,现在线上线下一块。
特别是大漂亮另一个团伙上来了,手段也变得阴嗖嗖的。
不过沈善登还是散步“偶遇”了记者,被问及对于电影市场的看法。
沈善登道:“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向厂长学习的,我当然支持。”
此话一出,质疑声音更大了。
不过转向了批评沈善登“逢迎”“谄媚”。
2月2日。
bj,春寒依然料峭。
一间经过精心筛选,颇具格调的放映厅内。
能容纳两百人的放映厅座无虚席,受邀前来的媒体、影评人和部分业内同行安静地等待着。灯光缓缓亮起。
银幕上。
黑白影像带来的肃杀感瞬间攫住了所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