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上山种草药(1/2)
清晨的薄雾还没完全散尽,林家村后山的小路上已经热闹起来。
“水生哥,你肩上那个大背篓沉不沉?要不我帮你搭把手?”一个十五六岁、名叫铁蛋的学徒,紧赶两步追上前面领头的青年水生。
水生是林百草医馆里资歷最老的学徒,做事稳重。
这次医馆与林永年的医药公司进行合併后,他也成了上山种药的领头人。
“沉啥沉,这才几斤药苗?”水生掂了掂肩上那个鼓鼓囊囊、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大背篓,里面是新育的党参和黄芪苗,根部都用湿苔蘚仔细裹著保水。
“倒是你,铁蛋,你们几个小的背的种子篓子可得捂严实了,山风一吹跑了种子,回头林管事问起来,咱们可都吃不了兜著走!”他回头笑著叮嘱。
“放心吧水生哥!”后面叫柱子的学徒拍了拍自己胸前的小背篓,“我这『聚宝盆』捂得可严实了,全是金贵的防风种子!掉了粒儿,把我卖了也赔不起!”他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惹得旁边几个学徒和帮工都笑起来。
队伍里有三个壮实的帮工,是林永年特意雇来开垦新药圃的,力气大,经验也足。
其中一个帮工,扛著两把大锄头,接口道:“柱子这话在理!咱们东家现在这摊子铺开了,种的都是值钱的好药材,可金贵了!不像咱以前在地里刨食,撒把种子看天收。”
另一个帮工大牛抹了把额头的汗,看著走在队伍中间的小不点林砚,乐呵呵地说:“嘿,我说小砚少爷,您这背著小药篓,还真像那么回事儿!累不累?要不把篓子给大牛叔背著?”
林砚正兴致勃勃地跟著队伍,他背著自己专属的小药篓,里面装著些他“巡山”时发现的、適合移栽的普通草药幼苗和一些標记位置的竹籤。
听到大牛的话,他立刻挺直小胸脯,小短腿迈得更快了:“不累不累!大牛叔,我这篓子轻著呢!再说了,我爹可是让我跟著水生哥学本事呢,哪能空著手?”
铁蛋凑过来,笑嘻嘻地逗他:“小砚少爷,那你今天准备种点啥『大宝贝』啊?是不是又发现什么稀罕草药了?”大家都知道林砚对山里的草药有种奇特的“好运气”。
林砚眨巴著大眼睛,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稀罕的现在种不了。不过水生哥说了,今天这片新开的向阳坡,特別適合种党参和黄芪!等它们长好了,药效肯定顶呱呱!”他学著大人说话的样子,又引得眾人一阵善意的鬨笑。
“听见没,铁蛋?”水生笑著点了点铁蛋,“小砚少爷都说了,咱今天这活儿,关係著將来药材的品质,都打起精神来!老赵叔,大牛叔,王叔,待会儿开荒整地的重活,可就靠你们三位了!”
“包在俺们身上!”老赵拍著胸脯,声音洪亮,“这坡地俺看了,土头不错,就是石头多些。费点力气,保准给整得平平展展,让这些『药祖宗』们住得舒舒服服!”
“就是就是!”大牛也附和,“东家仁义,给的工钱足,饭食也好,俺们有的是力气!保管把地伺候得比自家炕头还平整!”
说笑间,一行人踩著露水打湿的山路,背著工具和希望的种子,向著那片等待著被开垦、即將孕育出珍贵药材的向阳坡地走去。
阳光穿过林梢,洒在他们身上,充满了汗水与泥土气息的活力。
向阳坡地上,一派热火朝天。
“咚咚咚!”老赵、大牛和另一位帮工王叔抡圆了膀子,沉重的开山锄砸下去,翻起深褐色的泥土,清理著碎石树根,沉闷的声响在山坡上迴荡。
“刺啦——”水生带著铁蛋、柱子等学徒,用特製的药锄麻利地整地作畦,將翻鬆的土地整飭得鬆软平整,划出一道道笔直的浅沟,动作熟练又带著几分小心翼翼的珍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