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结局(1/2)
京都饭店的宴会厅里红绸高悬,今天是寰宇集团成立五周年的庆典。
林染染穿著一身月白色西装套裙,胸前別著珍珠胸针,跟纪君驍並肩接受眾人祝贺。
“恭喜纪总。”
“恭喜林总。”
谁能想到,寰宇集团刚成立五年,便已然成为国內的龙头集团。
林染染觉得这一路走来,挺顺利的。
当然了,也吃过很多苦。
不过,全都挺过来了。
昨晚,她记起了前世之事。
原来,她一直都是林染染。
前世她很后悔,自杀之前她许下心愿,若有来世,她一定不会辜负纪君驍。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垂怜她,居然让她重活一世。
还好,这一世,纪君驍一直在等她。
“染染,在想什么?“
休息片刻,纪君驍搂住了她,温热的手掌覆在她腰间。
林染染笑著看向他,“刚才看到广西来的合作商,突然想起巴马的油茶该榨新油了。“
纪君驍低笑,凑近她耳边:“村长昨天刚来电说今年茶果收成比去年翻了番。“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林染染道:“看来我培养的技术员都很厉害。”
“那是,我媳妇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很厉害。”
她只需要动动嘴,便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来。
她每天都带给他新鲜感,因为你永远都猜不透,她明天又能折腾出什么新鲜玩意来。
林染染笑,“明天下午的董事会,那个乡村振兴计划可以执行了。“
纪君驍:“听媳妇的。”
这时,穿著军装的纪君战大步流星走来,“大哥大嫂,刚接到军区电话,说广西那边想跟咱们合作建军民共建医院,我看正好能跟大嫂的计划接上。“
林染染:“这感情好呀。”
纪君瑶紧隨其后,一身干练的黑色职业装,手里还拿著文件夹:“三哥刚把巴马县的土地规划资料发过来了,我初步看了下,建学校和卫生院的地块手续没问题,就是得跟当地教育局和卫生局再对接细节。“
作为国內顶尖律所的合伙人,纪君瑶总能把复杂的事情捋得清清楚楚。
纪君驍:“辛苦小妹了,你们大嫂这些天为了振兴乡村的计划,总熬夜,都不理我。”
纪君瑶笑:“大哥大嫂真恩爱。”
林染染:“过两天回村一趟,好久都没有回去了。”
几天后。
所略乡蜿蜒的公路上,一辆吉普车正艰难地爬坡。
车窗外,路边的野开得正盛。
林染染摇下车窗,熟悉的泥土气息混著草木清香涌进来,让她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林书记,纪大哥,你们回来了!”杨大牛开著车冲他们咧嘴笑,他比几年前壮实了不少,他跟杨敏结婚两年有了一对儿女,如今村里的鱼塘是他在承包。
“村长让我每天在路口瞅著,说你们这礼拜准到。“
最近一年实在是太忙了,林染染跟纪君驍大半年没有回村了。
不过他们並没有忘记村里,该给村里的福利,一样都没少。
“大牛,你这开车技术越来越溜了。“林染染笑著递给他一瓶橘子汽水,“大家可都好?“
“好著吶,拖您的福,现在大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是狗蛋娘前阵子上山采草药摔了,村里的卫生所治不了,她骂骂咧咧的,最后还是送到县城才好的。“
林染染能想像到狗蛋娘当时有多生气。
她肯定在指责村里的医疗落后吧?
“这么多年了,她还是老样子。”
“可不是。”
车子转过一道弯,远远望见村口的大榕树下聚著一群人。
车还没停稳,狗蛋娘就拄著拐杖跑过来,激动得像看到自己的亲爹似的。
“林书记回来了!我的好书记哟!“她一把抓住林染染的手,哭了,“可把您盼回来了!“
“婶子,您慢点。“林染染赶紧扶住她,“这腿,还疼吗?“
“早不疼了!“狗蛋娘抹了把眼泪,“就是想著,要是村里有个像样的医院,也不用遭那罪。“
杨正宇村长从人群里挤出来,他头髮白了不少,腰杆却依旧挺直:“林书记,欢迎回家。“
林染染笑道:“村长,我早就不是书记了。”
“不,不,在我们心中,你永远是所略1队的书记啊。这个,给你。”
杨村长將手里红布包著的东西递给林染染。
“这是?“林染染看著他递过来的包裹。
“孩子们听说你回来,连夜画的画。“
林染染打开红布,里面是几十张蜡笔画,有画著教学楼的,有画著听诊器的,最上面一张画著个穿西装的女人,旁边写著“林书记是仙女“。
林染染的眼眶热了,她抬头望向远处云雾繚绕的山坳:“杨村长,咱们先去看看准备建学校和卫生院的地方吧。“
一行人往村西头走,路过前年林染染改造的医疗培训室。
斑驳的墙壁上,“救死扶伤“四个红漆字还依稀可见。
林染染停下脚步,想起前年在这里和村民们一起熬药膏的日子。
“这里打算改成村史馆。“杨村长解释道,“大傢伙儿说,得让后人知道是谁让咱们过上好日子的。“
林染染笑:“是大傢伙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对了,我这次带了几位专家,明天就开始勘测选址。瑶瑶已经联繫好了设计院,教学楼要抗震的,卫生院要按二级標准建。“
“啥?二级標准?“大牛娘凑过来,將刚煮的土鸡蛋递给林染染,“那得老多钱吧?“
“钱的事不用操心。“林染染笑著接过鸡蛋,“寰宇集团成立了专项基金,另外我们家四弟联繫的军区医院会派医生过来常驻,还会培训咱们自己的医护人员。“
纪君驍刚去回了个电话回来。
“染染,考察团的专家们明天到。“
眾人大喜。
“太好了,我们村越来越好了。”
纪君驍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画,“这是......“
“孩子们的心意。“林染染笑著说。
纪君驍翻看那些画,忽然指著一张画著地球仪的画:“这个地球仪画得不错,比去年你带的那个还精致。“
“那是,现在学校里的教具都是你们捐赠的最新款,孩子们很感激你们。“杨大明无比骄傲,“上次君勇哥来教孩子们军训,还带了天文望远镜呢!“
眾人聊得很开心。
第二天勘测队到了,村里更加热闹了。
纪君善带来的农业专家们钻进茶油林,纪君瑶带著律师团队在村委会核对土地文件,纪君战则和军区派来的军医们勘察卫生院的选址。
林染染和纪君驍在研究设计图纸:左边是学校的设计图,右边是卫生院的规划图。
深夜,两人还在灯下研究。
“教学楼的採光角度再调整一下,这边的窗户可以再大些。“林染染用铅笔在图纸上標记,“孩子们早读的时候能晒到太阳。“
纪君驍亲她:“明天跟我去趟县城吧,地区专员想见见你。“
“见我?“林染染抬头,“不是说好了让三弟去谈合作协议吗?“
“专员说,想听听你这个'巴马女儿'的想法。“纪君驍握住她的手,“他还提到,想把巴马的长寿文化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问咱们有没有兴趣参与。“
林染染眼睛一亮:“我正想这事呢!上次整理那些老照片,发现好多壮族文化和瑶族文化的素材可以用。对了,我还联繫了省博物馆的专家,他们说愿意来帮咱们这边的古籍。“
第二天一早,两人去了县城。
专员办公室里,一位头髮白的老者正等著他们,他是地区的老领导,当年林染染刚开始搞医疗培训时,他还亲自来看过。
“林同志,几年不见,你们小两口可是把寰宇办得风生水起。“老领导握著她的手,“听说你要在家乡建学校建医院,我代表乡亲们谢谢你!“
“老领导您別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染染递上项目计划书,“关於旅游开发,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把壮、瑶族文化体验和康养结合起来?比如建一些民俗客栈,让游客体验採茶油、做养生茶的过程。“
老领导点点头:“这个主意好!我们正在申报国家级长寿之乡,要是能把文化旅游搞起来,乡亲们的日子就更有奔头了。“
从专员办公室出来,林染染特意去了县人民医院。
前几年她亲自培训的赤脚医生里,有几位已经成了这里的骨干。
看到他们穿著白大褂熟练地给病人诊治,林染染觉得格外欣慰。
“林总,您看,这是您当年教我们认的草药图谱,我们都翻烂好几本了。“
一位医生拿出个笔记本,里面贴著各种草药標本。
这时,妇產科的医生们全都跑出来了,外科的医生们也全都跑出来了。
“林总——”
大伙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有些医生甚至激动得哭出声来。
就连已经退休的周院长跟孙医生也赶来了。
林染染拿出很多医书捐给县医院。
“我给你们带了很多医书,大部分是我自己写的,里面有很多適合咱们当地的养生方子,你们好好研究研究。“
医生们激动地传看著典籍,其中一位医生说道:“林总,有了这个,咱们县的医药研究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林染染又抽空去看黄县长一家,韦婉琴都已经生三胎了。
林染染给她留了很多养生的药。
回到村里时,夕阳正染红了西边的天空。
林染染站在山坡上,看著乡亲们在茶油林里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片土地正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回应著每一个爱它的人。
学校和卫生院的奠基仪式定在春分那天。
纪家一家人都来了,纪君勇穿著迷彩服,带著军区文工团的战士们来表演节目;纪君善则带来了农业科技展的展板,向村民们介绍最新的茶油种植技术;纪君瑶忙著和施工队签订安全协议;纪君战则指挥著战士们帮忙搭建主席台。
林染染穿著壮族的传统服饰,藏青色的土布上绣著精致的壮锦纹样,那是狗蛋娘连夜为她缝製的。
“染染,你穿这身真好看。“狗蛋娘帮她系好腰带,“跟当年刚到村里时一样美。“
“婶子,没想到当初连绣都不会绣的您手艺居然这么好。“林染染笑著说,“等学校建好了,咱们开个刺绣班,让您当老师。“
狗蛋娘道:“婶子这都是受了您的影响,努力鞭笞自己呀。”
奠基仪式开始了,杨村长首先发言。
他攥著发言稿的手微微颤抖:“十年前,娃们凑不齐课本,生病靠土办法,连饭都吃不饱。林书记来了才一点点变好,她是大恩人啊!如今托林总和寰宇集团的福,新学校、新医院要建起来了......“
他哽咽著说不下去,台下乡亲们都红了眼眶。
纪君驍上台讲话:“父老乡亲们,纪家祖训'富贵不忘本,得志当益民'。染染嫁入纪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福气,更让我们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財富。从今天起,寰宇每年拿利润的百分之五投给乡村,直到娃们都能上大学,老人们安享晚年!“
台下掌声雷动,乡亲们激动呼喊:“谢谢纪总!谢谢林总!谢谢寰宇集团!“
林染染接过话筒:“父老乡亲们,当年我们全家来此,承蒙各位关照。我们一起哭过笑过,从没放弃梦想——咱们吃得苦中苦,方换来如今的甜。现在我又回来了,想和大家一起建设家乡:我们的学校既要教知识,也要传播我们的家乡文化;医院既要治病,也要推养生之道。我相信,再过十年,巴马定会成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文化之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