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分庭相抗(1/2)
第34章 分庭相抗
“沉香念珠,一串。“
“金镶珍珠翡翠戒指,一对。”
“招財进宝金子,十颗。”
“蜀绣绸缎八匹,杂色缎十二匹,松江白纱十二匹,宫绸十二匹。各色缎,
纱、绸、綾二十四匹。”
“外加白银一千两。”
“周老爷,这是我家少爷给周二爷的年节礼物,仓卒间准备的不够周全,实在寒酸。
少爷说了,周二爷是他师叔,本应亲自上门拜见。
只是年前要走动的地方太多,实在难以到场。只能命小的跑一趟,年后再来赔罪。”
周家府邸门口,沈家来人深深作揖,把个周继嗣的脸色承托的铁青铁青。
当堂兄的是万万没想到,自己那不成器的堂弟去了太虚观,怎么就混成了师叔?
他无权无势无靠山,不应该在外门当个打扫童子么?
太虚观的人瞎了眼不成?难道是看在我马上要当江寧县尉的份上,刻意示好?
不对啊,县尉也就从九品,最低最低的小官了。太虚观的人但凡多看我一眼就算是他们输了。
周家门口已然挤了个水泄不通,特別是在周继嗣身后,好几个县里富户和衙门里的同僚都咋舌不已。
沈家果然是大户,初次登门,虽只派个管家来,送上的大礼却颇为厚重。
周继嗣当县尉,別家送礼给个一百两就了不起。沈家出手便是一千两,还是个添头。
虽说被抢了风头,来的更是个管家,周继嗣也得当个七品县令来看待,恭敬的把人迎进府內,好茶奉上,以礼相待。
孙氏作为嫂子,被县里女眷围著走出门,面对几个箱笼里装的礼物,她有点手足无措。
“这些是给我们家的?”
“是给周青峰周真人的。”沈家就是不一样,驾车的马夫不敢马虎,说话是一个字都不能错。
孙长庆站在门口,如嘍囉般望著搬进门的箱笼,连忙拉了拉孙氏的衣袖,
“姐,快把家里几间客房腾出来。”
“腾客房干嘛?”孙氏还不知道事情严重,“这几日上门的宾客多,哪里说腾就腾的?”
“那就再去买一套宅院,要大点的,三进门的那种。”孙长庆也知道姐夫家客房紧,確实腾不出多余的。
“三进门?这得多少钱呀?”孙氏捨不得,“就算青峰发达了,了不起给他个小院,能住三进门的宅子?”
孙长庆直脚,“姐,你糊涂。青峰肯定是发达了,回来只怕不是一个人。
你现在不买,他就自己买了。“
孙氏若有所思,低声道:“你是说青峰迴来要分家?那更不能让他隨便分。
你哥这两三个月积赞的家业,可不能让给他。別说我这当嫂子的薄情,家大业大也不能这么给。”
孙长庆气的要吐血,自己姐姐啥都好,就是太小气,真头髮长见识短。
青峰那小子走了狗屎运,不把他笼络在家里,还把他朝外推?
没看见沈家送礼都送到周继嗣府邸么,说明周青峰还是认这堂兄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要是一家人,啥事都好说。周青峰得道,孙家作为鸡犬也能沾点好处。
真让那小子分出去,那就『亲兄弟,明算帐”,更何况还不是亲兄弟,只是远房亲戚。
可不管孙长庆说啥,孙氏就是不乐意,觉著一个小院子足够打发。
她倒是看中了箱笼里的上等蜀绣,这东西在江寧也少有,虽然还没开口,却想著要怎么弄到手。
孙长庆原本的兴奋劲顿时化为乌有,他知道跟姐姐说不通,转身去找姐夫说。
不成想..
门口又来几辆牛车,下来个俗家道士,上前就问了句:“是周青峰周师叔府上吗?”
孙氏还没走,听到这话就不高兴,板著脸道:“这里是江寧周县尉府上。我是他夫人,青峰是我小叔子,有啥事?”
俗家道士哈哈一乐,已然明白情况,公事公办的说道:“我是太虚观药王殿的,给周师叔送年节礼物。
师叔说送到他堂兄家,夫人既然是师叔嫂子,那就签个礼单,收货吧。“
相比沈家送的礼,药王殿备的礼单更长,更偏向於日常吃喝用度。
“薰鹿一只,腊猪两头,腊羊两头,海参十斤,脂米一千斤,霜炭两千斤。
貂皮两件,羊绒围幣两条,冻乾菜五百斤..
东西挺多,价值却远不如沈家给的,顶多是两件貂皮让人有点翻捡的想法。
好些县里女眷喷喷称奇,说这太虚观送的远不如沈家。
孙氏更是不耐烦,反问道:“行啦,別说了。这些我收下便是。我且问你,
太虚观给寻常弟子都这么些?”
寻常弟子?
周师叔可不是啥寻常弟子。
是妙玉师祖膝下独苗苗的內门男弟子。
考虑到女子地位低,他日后若修炼有成,是肯定要传承妙玉衣钵的,地位比墨青墨灵两位师姐还高。
俗家道士心头髮笑,自他下车,就没见好脸色,再打量打量眼前妇人,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稟夫人,我太虚观家大业大,寻常弟子过得也舒坦,逢年过节都有各色礼货可拿。”
这话可没说周青峰是寻常弟子,但架不住孙氏朝那方面想。
她收了礼单,让僕人把年货搬进屋,又拿出几钱银子给送货的俗家道士,算辛苦钱。
那点银子在俗家道士手里掂了掂,只换来一声冷笑,没再多言语,扭头就走。
孙氏还怪那道士没礼数,连声『谢”都不会说。
沈府管家喝了一杯茶,说了几句客套话,也起身离开。
周继嗣客客气气的把人送出来,隨后对孙氏吩咐道:“去买套宅子,要三进院落。”
孙氏不依,被周继嗣恶狠狠骂道:“妇道人家懂什么,青峰如今是太虚观六代內门弟子,拜在五代妙玉真人门下。
就是江寧县令见了青峰师父,都要哆嗦几下,屁都不敢放。
你快去买,买不到就租。丫鬟、僕役、门子之类的不能少。若找不到合適的,就从自家调过去。
总之等青峰迴来,要风风光光,排场要大,要让江寧县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我那兄弟不是寻常人了。”
孙长庆跟在姐夫身后,大鬆一口气。
孙氏泼辣小气,偏就对自己丈夫深感畏惧,虽然心有不满,却不敢半点违抗,连忙换了身衣裳,出门去找管房屋买卖的牙人。
没一会,又有人来送礼,是郭铭德在江寧的货栈送的寻常年货。
他借周青峰的势,在太虚观外门弟子中混的风生水起,有一根金大腿在眼前,没有不抱紧的道理。
后续又有营造处贾师兄也来送礼。礼物倒不重,但拜帖写的很有意思一一镇守江阴通事,汉军上万户府,忠武校尉。
也就是说贾师兄不但在太虚观有差事,他还在地方上领一份军职。別管这军职是不是实权,却是正儿八经的从六品。
其祖上肯定是当年蒙元南下时归附的汉军。
相比之下,周继嗣费劲心力才从九品,差了老远。他捏著拜帖时,额头不禁冒出冷汗。
自家堂弟是怎么结交到这等人物?送钱送礼送..:.:.周继嗣想破头也想不到周青峰能送啥?
接下来一两天,上门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有厚有薄,礼数周到。来人多是跟太虚观有关的,指名给周青峰周师叔。
连孙氏瞧见也明白,自家小叔子不得了,肯定是发达了。
前日给俗家道士的辛苦钱太少,得罪了人家,故意说反话。要不是周继嗣脑子还清醒,定然要出事。
来送礼的未必就跟周青峰有多亲密,却跟周继嗣收礼一样一一不怕没好事,
就怕没好人。
周师叔的辈分在那儿摆著,不管乐意不乐意,那就得送一一送了未必有好处,不送肯定要得罪。
腊月初八,周青峰迴来了。
五辆马车哎哎嘎嘎的到了城门,有守城的兵丁飞快通报给县尉大人。
不等周继嗣想好如何相迎,已有城內富户赶来相迎。孙长庆更是一马当先,
冲在最前头,敲第一辆马车的车厢。
“老弟,青峰老弟,我是你孙哥。几个月没见,可想死我了。“
中式马车的车门不在侧面,在前面。门帘一撩,露出个清秀女子的脸,应了声:“青峰师弟不在这,在后头车上。”
孙长庆来得急,才发现来了五辆车。他心头叫了声:“我滴个乖乖,那混小子真的发达了。
出行五辆马车,这派头比县令还大。
幸好逼著姐姐提前租了栋三进的宅子,不是隨便弄个院子打发,否则要惹出大祸。”
周青峰在第二辆车上,头扎髻,身穿袍,脚下软底牛皮靴,下车朝孙长庆拱拱手,精神抖擞道:“孙哥,我在这呢。”
都说『居移气,养移体。』
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个月,周青峰再也不是初见时被周继嗣摸脑门教训的少年模样。
只一个小动作,便显得他落落大方,气度坦然,真有一股师叔风范。
孙长庆虽然穿上长衫,却还是过往那副无赖性子,歪著脑袋看人,哈哈笑道“老弟,你去了一趟太虚观,真得道成仙了呀。这模样看著就是富贵人家。”
周青峰笑笑,徒步进城。
路边有人上前招呼,他也拱手还礼,若有相熟的,他还能喊出对方名號,说上几句閒话,问候对方安康。
“我堂兄堂嫂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