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 第49章 都想杀陈锋?给官员们提提工资!

第49章 都想杀陈锋?给官员们提提工资!(2/2)

目录
好书推荐: 浴缸通古今,我和女帝做交易 抱歉,有灵石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开局被退婚,我反手娶你全宗!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一起吃瓜 苟命魔门:我靠氪命成大佬!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视死如归的我越变越强 大唐傻王逆天罡 炼仙鼎 大魏女仵作

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曾感慨:“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如此者!“

大致意思就是,自古以来歷朝歷代的官员俸禄,从来没有如洪武朝这般低过。

这些官员的俸禄,仅仅勉强够填饱肚子,想要过上富足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元璋神色一凛,目光中透著疑惑:“你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此前陈锋就曾諫言增加俸禄,却被他以“国朝初创,需厉行节俭“为由驳回。

如今旧事重提,莫非这小子是嫌自己俸禄太少?

想到此处,朱元璋不禁上下打量起陈锋。

陈锋立刻明白皇帝的疑虑,连忙解释:“陛下误会了,臣的年俸两千石,已是正一品官员的两倍,在侯爵之中也算优厚。“

他的俸禄確实特殊,毕竟无军功受禄,全凭他对朝廷的特殊贡献才得此厚待。

反观诚意伯刘伯温,年俸不过二百石,虽有皇帝刻意打压的成分,但也足以窥见洪武朝官员俸禄之低。

那些七品知县,年俸仅九十石,还常常不能足额发放,折色剋扣更是家常便饭。

若家中人口稍多,便只能勉强餬口,想要添置新衣、改善生活,根本是奢望。

见朱元璋若有所思,陈锋继续说道:“前日,我偶遇我父亲昔日同僚——一位七品监察御史,竟要送妻子去裁缝铺做工贴补家用。“

说到此处,他神色凝重:“隨后我暗中查访,发现三品以下官员,大多家境贫寒,妻儿外出做工者比比皆是。

长此以往,官员们必然心生怨懟。

入朝为官却无法让家人过上体面生活,时间久了,贪腐之风只怕难以遏制。“

朱元璋面色数变,顾不上臀部的不適,猛地站起身来:“你说真的?“

陈锋从怀中取出早已备好的卷宗,恭敬呈上:“这是详细记录,陛下可派人核查。“

朱元璋眉头紧锁,喃喃自语:“朕算过,七品官员的俸禄足够五口之家衣食无忧,为何还会如此?“

陈锋耐心解释:“陛下有所不知,这世间人情往来最是费钱。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岂能空手?

別人都带礼物,独独自己不送,岂不落人口实?

再者,人心都是肉长的,见他人生活优渥,难免心生嚮往。

想要偶尔改善生活,这些都需要银钱。

仅仅能果腹,与真正的小康,终究是两回事啊!“

这番话字字珠璣,如重锤般敲在朱元璋心头。

这位一生要强的帝王,此刻陷入了沉思......

……

在洪武年间,官员的俸禄体系呈现出以粮食为主的鲜明特徵,部分俸禄会折合成宝钞(当时的纸幣)或者布匹进行发放。

这一制度的形成,与明太祖朱元璋的个人经歷和执政理念紧密相连。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秉持著节俭治国的理念,坚信官员应当凭藉高尚的品德“以德服人”,故而对高官厚禄持反对態度。

也正因如此,他所制定的官员俸禄標准极低,堪称歷朝歷代之最。

以宋代为例,正一品官员的年俸高达1.2万石,这一数字相较於大明王朝正一品官员仅有的一千零四十四石俸禄,足足超出十倍有余。

即便与大明之后的清朝相比,差距也极为显著。

清朝时期,一品官员的年俸包括180两白银和900石大米,看似在基础俸禄上未超越大明,但清朝官员另有数额丰厚的养廉银,

一品官员的养廉银往往可达数千乃至上万两,这是大明王朝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的。

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治国理念和对官员“以德服人”的要求,从道德层面来看並无过错。

然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態中,过低的俸禄却带来了诸多弊端。

官员们因俸禄微薄,难以维持符合其身份地位的体面生活,这在客观上间接助长了贪污腐败之风的滋生蔓延,成为困扰大明王朝吏治的一大难题,並且这一难题一直延续到张居正推行改革,实施《考成法》,对政绩突出的官员给予增加官俸等激励措施后,才有所改善。

在朱元璋执政初期,其节俭理念与高压酷烈的刑法相结合,確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皇帝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官员们也纷纷效仿;在严酷律法的威慑下,洪武朝的官员不敢大肆贪污。

但隨著朱元璋驾崩,局势急转直下,大明官员贪污成风的现象迅速蔓延。

可即便在朱元璋高压政策的严格治理下,仍出现了郭桓这样的巨贪,他一人贪污的数额竟达到朝廷半数税赋,由此可见,过度压榨剋扣官员工资绝非明智之举,这一教训在任何时代都具有警示意义。

就如同后世发生的一起事件,工厂老板因剋扣员工八百块工资,最终导致员工愤怒之下將工厂付之一炬,工厂老板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陈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隱喻的方式向朱元璋进諫。

当他將后世工厂因剋扣工资引发悲剧的事件讲述给朱元璋后,朱元璋脸色瞬间发生变化,目光犀利地问道:“你意思是?”

陈锋神情凝重,语气严肃地说道:“后世有人因老板剋扣八百块工资而烧工厂,此时若陛下在意那点俸禄,损失或许更大。

官员俸禄过低,会导致官员產生怠政情绪,行政效率大幅降低;

官员生活困苦,难以获得幸福感,对朝廷缺乏归属感,工作时自然无法全身心投入。

更严重的是,为了改善生活,官员们很可能会暗中贪污以补贴家用。

即便有些官员本性正直,不愿主动贪污,但面对行贿又该如何应对呢?”

为了让朱元璋更直观地理解,陈锋进一步举例说明:

“假设陛下是一个七品县令,初入仕途时为人正直,刚正不阿,面对一切行贿行为都坚决拒绝。

然而,有一天,家人或亲戚突然身患重病,急需一大笔钱进行救治。

但作为七品县令,年俸仅有九十石,家中人口眾多,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財。

就在家中愁眉不展、无计可施之际,有商贾拿著一锭五十两银子上门,他並不说是贿赂,只是声称借给陛下急用。

在这种情况下,陛下总不能眼睁睁看著家人因病离世,只能说服自己这是借款,等日后有钱一定归还。

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便难以再合拢。”

“等陛下有钱准备归还那商人时,商人却爽朗地笑著拒绝,说都是朋友,不必在意这些钱財,也不提出任何要求便转身离开。

此后,又过了一段时间,陛下的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方家中提出高额聘金,陛下依旧拿不出这笔钱。

在这种困境下,那商人又適时出现,再次借五十两银子给陛下应急,同样表示等日后有钱再还。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家中断炊时,商贾送来米粮;

儿子成婚需要盖新房时,商贾又伸出援手……

渐渐地,陛下习惯了別人的『馈赠』,甚至开始认为这些都是对方自愿赠送,与自己无关。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终於有一天,时机成熟,那商贾找到陛下,提出想要与陛下合开一家商铺,希望能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经营,恳请陛下帮忙运作,並承诺收益二八分成,陛下拿八成,他拿二成。

面对这样的诱惑,再加上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陛下很可能会怦然心动,最终答应下来。

从此,便走上了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的不归路。”

陈锋一口气將这个故事讲完,累得不轻,连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稍作休息后,他看向朱元璋,耸了耸肩问道:

“陛下觉得这种事情会发生吗?我编撰的这个故事如何?会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

会不会就是大明某个陛下不曾谋面的官员的亲身经歷呢?”

朱元璋的脸色在陈锋讲述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他完全被带入到故事之中。

家人生病无钱医治、儿子娶媳妇拿不出聘金、盖房子缺少资金……

在这些困境面前,又有人適时给予“帮助”,看似善意的举动实则暗藏行贿的陷阱。

朱元璋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坚守廉洁底线的官员少之又少。

毕竟,在家人的生死存亡与个人廉洁之间做出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保全家人。

而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意味著走上了受贿之路。

虽然他不明白陈锋所说的“潘多拉魔盒”具体是什么,但也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即一旦有了第一次受贿,就会有无数次,再难回头。

朱元璋对人性的惰性与贪婪有著深刻的认识,越想心中越是感到震撼,神色也愈发复杂。

过了许久,朱元璋深深呼出一口浊气,缓缓抬起头,目光紧紧盯著陈锋,问道:“那依你之见?”

陈锋摆了摆手,解释道:“我只是见到堂堂朝官妻女居然需要出去帮工挣钱补贴家用,心中颇有感触。

同时,也想起史书中记载,明朝因官员俸禄过低,导致贪污成风,且俸禄水平比任何一个朝代都低,贪污现象却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为严重,所以才想提醒陛下一声。

至於如何改革、怎样调整官员们的俸禄,或者陛下最终是否决定调整,那就全看陛下的考量了!”

朱元璋的脸色阴晴不定,语气中带著一丝不甘心,说道:“当真有那般恐怖?

咱大明朝的官员贪污成风比任何朝代更甚?难道咱立下的律令都成了摆设吗?”

他內心並不想轻易向官僚集团妥协,因为他深知,一旦有了第一次妥协,往后就可能会不断让步。

而且,在他看来,给予官员高官厚禄后,他们是否还能一心一意、勤勤恳恳地办事也未可知,说不定会沉迷於贪图享乐之中。

在朱元璋的观念里,当官的目的应该是为民请命、效忠君主,而不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如果官员是为了荣华富贵而踏入仕途,那就是贪官,他寧愿不用这样的人。

然而,陈锋此时告诉他,自己用一生践行的理念,在驾崩后竟然会成为一纸空文,官僚们如饿狼般肆意贪污腐败,这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陈锋表情严肃,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没必要骗陛下,还望陛下信我!我觉得,陛下確实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何必为了节省那点银两,而寒了百官的心呢?

虽然提高官员俸禄在某种程度上看似是向官僚妥协,但只要陛下不声张,又有谁会知道呢?

再者说,这完全可以被解读为圣天子体恤百官的不易,特意给他们增加俸禄,改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段佳话吗!”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隨后眨了眨眼,手不自觉地摸著下巴,来回搓动,眼神中透露出异样的光彩。

他心中暗想,对啊,这不是自己向百官妥协,而是自己作为圣天子,心怀仁慈,降下恩泽,给百官增加俸禄,改善他们的生活。

如此一来,百官必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这么一想,朱元璋心中的牴触情绪顿时消散了许多,他咧嘴笑道:“你要这么说的话,那咱也觉得百官不易,是得提提俸禄了!”

“啊哈!”陈锋听到朱元璋的话,一时之间有些哑然。

他这才明白,朱元璋在意的其实是心理上的感受。

朱元璋並非真正意义上的抠门,而是他天生认为给予官员的那些俸禄已经足够他们维持生活。

朱元璋本人歷经苦难,能够吃苦耐劳,所以他自然不希望下属官员都过著奢华享受的日子。

但只要转变一下想法,从圣天子施恩的角度出发,他便能够接受提高官员俸禄这件事了。

陈锋心中感慨,只能说朱元璋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唯心主义者,只要他自己心里觉得舒服、乐意,还是非常大气的。

不过,陈锋並没有將这些想法说出口。

人无完人,朱元璋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位极为出色且全面的帝王了。

至少,他对官员要求严苛,却对百姓极为宽厚。

人性本就复杂多样,大家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即可。

看到陈锋沉默思索的样子,朱元璋似笑非笑地问道:“怎么?觉得咱虚偽?”

陈锋连忙摆手,解释道:“没!是觉得陛下人还是不错的,只是有时候转不过弯来,换一种思路就好多了!”

朱元璋嘴角微微抽搐,说道:“总感觉你在骂咱蠢!”

“不敢!”陈锋笑著摆手回应。

“是不敢,而不是没有?”朱元璋依旧不依不饶,似笑非笑地看著陈锋。

陈锋脸色瞬间僵住,索性不再开口,保持沉默。

朱元璋轻轻摇了摇头,也不再纠结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而是开始认真思考该给百官增加多少俸禄。

加少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加多了,又著实有些捨不得。

他挠了挠头,由於对数字並不敏感,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適的改革方案,只好將询问的目光投向陈锋。

见陈锋似乎想要摇头拒绝,朱元璋连忙打断他,说道:“说,这个问题是你拋出来的,而且苗头也是由你挑起的,丟下烂摊子拍拍屁股就想走人?没门……既然敢提问题,那就得说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然咱定你个戏耍君王之罪!”

陈锋无语,沉默了半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开口说道:“第一,分级差异化俸禄。”

“什么意思?”朱元璋眉头高高挑起,满脸疑惑地问道。

陈锋耐心地解释道:“就是对基层官员的俸禄进行较大幅度的提高。比如七品县令的俸禄,可以从原本的九十石提升到一百五十石。

基层官员直接与百姓打交道,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如果基层官员俸禄过低,难以维持生计,很可能会出现『横徵暴敛』的情况,从而引发百姓的不满和反抗。”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陈锋继续说下去。

陈锋接著说道:“而对於高层官员,俸禄不需要大幅度提升,適度调整即可。像六部尚书这种正二品的官员,原本的俸禄是732石,可以往上调到800石。

这样的调整幅度看似不大,但既能避免高层官员与基层官员的俸禄差距过於悬殊,又能保证高层官员的待遇得到一定改善,不至於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朱元璋在心中仔细计算了一番,七品官员从90石调整到150石,正二品官员从732石调整到800石,这个调整幅度確实较为合理,双方都能够接受,於是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按照你这个来试试看,要是不行再换!”

陈锋连忙抬手,说道:“陛下別急,还有呢……”

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示意陈锋继续阐述。

陈锋笑著说道:“第二,採用实物+货幣+非现金补贴的多元化俸禄发放方式。

首先,要以米粮作为保底,確保发放的粮食占俸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全部用宝钞发放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保障官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货幣方面,可以採用宝钞,但宝钞必须进行改革,要將宝钞与粮食紧密掛鉤,例如规定一贯宝钞等於一石禄米,严格控制宝钞的发行量,防止宝钞因滥发而贬值。

一旦宝钞的信誉出现问题,无法维持正常流通,就改为发放白银。

“再者就是非现金补贴,这类似於现如今的折色制度,可以给官员配发一些布匹、盐引等物资。

这些物资都能够兑换成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从而减少官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现金支出压力。

另外,最好能够建立『绩效奖金』制度,就像后世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一样,对政绩优异的官员发放『勤政奖』,这个奖项的数额设定为30石左右比较合適。

而对於那些消极怠政、贪污腐败的官员,不仅要追回他们全部的俸禄,还要进行严厉的惩处,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说完,陈锋双手一摊,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说道:“如此这般安排,大致可以確定下来。一旦实施,大明王朝的行政效率必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官员们不用再为生活琐事而烦恼,反而会因为『绩效奖』的激励,更加勤勉地工作,积极践行勤政爱民的理念,他们的工作幸福指数也会直线上升!

当然,陛下说得对,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先在一处进行试点,等证明效果可行后,再推广到全国。

我觉得,在应天府这天子脚下开始试点就比较合適,这里官员眾多,情况复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陛下以为呢?”

朱元璋听后,眼中光芒大盛,接连说了几个“好”字,

隨后笑著称讚道:“贤胥不愧是咱的孔明,万事皆想得周全啊,此策甚好。

你回去后整理一番,上书一封给咱,不日咱便在这应天府內施行试点!”

陈锋虽然心中暗自叫苦,知道回去又要熬夜加班整理资料、撰写文书。

但转念一想,隨著自己对大脑的开发,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处理这些政务也逐渐变得得心应手。

也不是很难!

於是,他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朱元璋此刻心情大好,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召见,没想到却收穫了如此意外的惊喜,对陈锋的表现也更加满意。

目录
新书推荐: 第三次机遇 土匪营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狮子与兔(BDSM) 皇恩荡漾 大腕崛起 宋时行 戏闹初唐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大明钉子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