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梵音(2/2)
“怀荒亲旧百姓,仰凭三宝,上答皇恩,下述民心,敬发洪愿誌哀於前,曰:上为佛法兴隆,又愿皇帝陛下金轮应廷、圣祚凝远,群龙伯官、守宰令长,贡謁於时,国土安寧,五穀熟成。下为七世先亡、见存师僧,因缘眷属,蠢动眾生,有形之类,越三途苦难,居登正觉。再为居士灵魂得佛接引,往生净土,无有痛苦。西方有极乐,开见弥陀。七宝池中,莲华化生。无有诸苦,但受诸乐......”
“南无阿弥陀佛。”智源拿起引磐一敲,一阵嗡鸣震盪佛堂內外。
“南无阿弥陀佛!”
眾人回应道。
智源口念佛號当先而出,乐起等人赶紧抬棺隨后。
自庙中出来,送葬的一行人直往西门而去。沿途隨行的镇兵细民越来越多,原本乐举的同僚也纷纷加入队伍,甚至有人也前往乐起四人之间一同抬棺。自西门出城,队伍径直往南向著燕山而行。当乐起来到山麓下预定的公墓所在时,正好暑风渐起白云飘荡,往回望去送葬的人群从山脚直连城门,宛如蓝天投下一柄长槊笔直地插入大地,又如一只重锤,锤头是队伍末尾的怀荒城、锤柄是送葬的人群,一下一下敲打著乐起的內心。
乐起深知,大哥乐举出面主持办这一场葬礼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超脱死难的眾百姓。但此时此刻见此情此景也难免心神摇曳,再次想起了前日在地牢中的情形与誓言。
当送葬的人群逐渐挤满了山麓,智源再次敲响了引磐。
“长吏卢公、贺赖、丘二將军,诸位乡邻居士。孝家乐氏感诸位相送之缘,有一言敬上,可否拨冗一听?”
智源出声召唤的正是怀荒镇民推举出来的民望们。
“大郎请讲。”当先回答的一人正是怀荒功曹史卢喜,他本是范阳卢氏旁系子弟,年轻时得罪了族中长辈逃到塞外当一个僚吏,已有二十年。作为乐举同年的同僚,也是目前僚吏中官职最高者,他敏感地意识到乐举在镇民匯聚的当口將要说的话必然存在某种目的。而其余诸人,包括一些还在山上的镇兵也纷纷驻足。
“诸位乡邻。死者已归极乐,可我们这些活人还要苟且偷生下去。”面对乌泱泱的人群,乐举打算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
“我听说二郎所,昨日大家吵了一整天。简单地说,就是咱们到底是造反还是不造反,对吧!卢功曹、跋弥兄。”乐举向人群中示意,不待对方回答又接著说:“大郎我虽然才低德薄,但也有几句掏心窝的话,望诸叔伯兄弟们静听。”
“咱们怀荒人少地贫,现在又缺粮。要是咱们去造反,朝廷的大军不敢打蠕蠕人,还不敢打咱们吗?上次李崇北討蠕蠕带了十来万人,咱们怀荒男女老少加上城外牧奴,拢共就一两万户不到,就算咱们一个打十个,也得活生生耗死在草原上。今天我们还能为前夜死者送葬,可要是造反谁来给我们送葬呢?”
卢喜等人闻言不禁頷首,镇兵中也多有人附和对极,对极。可是大多数人还是保持了沉默,见此附和的声音也小了下去。徐颖更是摸不著头脑明明造反就是乐举兄弟俩煽动起来的,不过出於对乐举的信任和亲近他並没有出言质问。
“造反是死,可不造反也得死啊!”乐举见人群又归於安静,不由得放大了音量。
“大家都看到了,府库中啥都没有。昨天大家寻了达奚家的存粮饱吃了一顿,可明天呢?咱们杀了镇將的老婆,杀空了两家豪强,杀了不少平时为非作歹的恶吏,这朝廷能放过咱们吗?就算放过了,难道会像伺候蠕蠕人一样给咱们送粮送种子来吗?”
“你说的谁不知道,就说该怎么办吧。”贺赖悦有点不耐烦,还以为乐举有什么高见结果还是那套陈词滥调。
乐举闻言不却不生气,稍等了片刻后乾脆直接点名主题,“要我说,就是四个字。不反而反!”
“不反而反,啥意思?”这下就连慕容武都有点懵。
“就是说,咱们拥立於景为首,打出诛杀奸臣保护皇帝的名义起兵,要么朝廷给条前途和活路招安咱们,要么咱们勾连六镇,一起打进中原!”
“大傢伙想想,塞上六镇,难道只有咱们怀荒人在忍飢挨饿吗?我听说西边沃野的镇將比於景还要残暴,怀朔、武川的豪强比达奚家还要强横,抚冥、柔玄的天灾一年接著一年。只要一路打过去,六镇的镇民都会来响应咱们!”
镇兵们相互交头接耳,言语中流露出兴奋。可卢喜等人的脸色却难看下来:“那朝廷的大军还会打过来,到时候乡邻们会死多少人?”
乐举顿了顿接著说道,“可咱们造反不是为了什么?为的不过是求条活路罢了。要是朝廷愿意招安,咱们就与他们好好『商量商量』便是。”
“卢功曹,咱们的父祖到死都是是大魏的忠臣子民,我也不愿坏了他们的名节、断了大家的活路。”这话是对著卢喜一干“民望”说的。
“我刚才为什么要说要打出诛杀元叉的名义,就是因为这元叉为非作歹而又活不长了啊!”
“自正光元年元叉联合宦官刘腾矇骗天子,囚禁太后,诛杀清河王元懌以来,耽酒好色贪婪无度,这阿那瓌就是他给请进来的!我前年为镇將往洛阳送信的时候就听到洛阳百姓都在议论,朝廷中仁人志士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中山王元熙、右卫將军奚康生,就连咱们的於镇將这种糊涂蛋都曾图谋诛杀他。所以咱们打出诛杀元叉的旗號,塞內州郡也会动摇犹豫。”
“何况这元叉隔绝天子和太后的母子人伦,就算他再怎么諂媚逢迎,天子终究会有看破的一天。等元叉倒台,天子自然会怜悯我们这些被元叉逼得走投无路的忠臣,到时候咱们就大大方方地投降朝廷,人人都能得个官来做。卢功曹等几位叔伯也能一展平生的志向,到洛阳当朝廷的公卿。”
“乐大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眾人纷纷頷首。
“事不宜迟,请诸位叔伯兄弟马上赶去官衙,去请於镇將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