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无瘤原则...原癌转移?(2/2)
经验丰富的他,一听沈默这话,当即好像被点醒了一般。
是啊,无瘤原则!
孙新民心里清楚:
恶性肿瘤在人体里生存的最小单位就是细胞,不过当手术切割组织器官时,癌细胞很可能藉此在其他地方安营扎寨、种植转移。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朝廷治下有反贼窝,也就是癌症细胞—
官兵虽然可以把老巢端(手术)了,可反贼还在,既然没了大本营,那反贼们就索性跑到別处落草为寇,形成星星之火,渐渐燎原之势。
人是如此,癌细胞更是这般。
它们可以借著被手术切除的契机,留下火种,大肆向周围转移。
只不过这种转移种植的概率,因瘤而异。
在既往传统的开腹手术中,人们对肿瘤术中转移的防护观念较强,也注意“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简而言之就是坚持无瘤原则。
而在腹腔镜这类新兴的微创手术中,因为技术水平和观念所限,在这个年代,还是比较容易发生无瘤原则控制不当的情况。
当然也具体要看术者技术。
和手术的局限性。
“行了,都別爭了!”孙新民忽然用力敲了敲桌子,像一记定音鼓,打断了两人的爭论。
他目光深沉,扫过眾人,然后果断拍板道:“现在说这些都没用,全是主观猜测,咱们还是耐心等大网膜肿物活检的病理结果吧。”
“另外小沈,让你联繫的病理科岑主任看结果,联繫的怎么样了?”
『病理科主任—
你咋不让我联繫院长?』
沈默心里无奈吐槽了句,但面上还是正了正神色,一本正经地匯报导:“主任,我托张主任的关係跟病理科打过招呼了,可就像崔哥说的,他们要討论討论,咱们催也没用啊—”
“另外,”他又补充道,“您看明天就是周末了,病理科一到周末估计又不发报告,
咱们总不能干瞪眼等著啥也不干吧?要不先上化疗药?”
“胡闹!”孙新民一听这话,却是猛地一瞪眼,没好气地说:“刚才我就想说你来著,你知道化疗的指征是啥吗?这个人能化疗吗?”
“为什么不行—这都诊断子宫內膜癌了—”沈默小声嘟囔著,有些不服。
“她的病理结果是上次手术的標本病理,不是这次!”孙新民一听这嘟囔,更来气了,声音陡然提高,一字一句地批评道:
“现在病人的肿瘤都被切完了,而且是最早期的內膜癌,没了肿瘤病灶,你还化什么疗?”
“但特事特办啊,只要做好知情告知,我觉得也是有收益的—”
“不要你觉得,化疗也没什么特事特办,別学那些臭毛病!”
孙新民是真怒了,猛地一拍桌面,震得桌上的文件都跳了起来,就差吹鬍子了。
沈默见状,知道自己触了霉头,只能悻悻然服了软:“知道了主任。”
“我是为你们好,不要想当然,你们还年轻,要按诊疗原则的规矩做事。”孙新民见沈默服软,態度也鬆缓下来。
他又苦口婆心地强调道:“这个病人本来就预后不佳,经济条件也差,咱们病理科水平又那样,所以一定要注意诊疗原则和沟通细节!”
“好的,主任,我知道了,”沈默嘆了口气,然后再问,“那我们还要不要联繫转院的事情—”
“我再想想吧,而且你不要总想著转院,也可以多问问你那边的专家,看看对於这个病人的诊治,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嘛。”孙新民这次的语气比三天前沈默问他是否转院时,
软了许多,但还是没鬆口。
当然孙新民有自己的想法,沈默猜不透,也反不了。
至於说求救师门或是妇科的同学帮助之事,沈默这几天早就做过了,只是效果不佳罢了。
而隨著孙新民如此说完话后,办公室又陷入了沉默。
大家心情各异。
且或多或少地,都在琢磨著崔勇暉说的那个生存率问题。
90%啊—
不足5个月?
少顷,沉默中,办公室的大门忽然“砰”的一声被推开,却是护士长刘静文匆匆走了进来,
她目光扫过孙新民,焦急道:“孙主任,18床的家属又在发脾气了,说病人痛的厉害!您快去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