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三省六部的雏形在东汉(1/2)
刘宏笑吟吟的望著何青,別看这小子说了一大堆,重点却一句没提。
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內容是什么?
诸葛亮如何治理蜀中的?
赤壁之战曹操又是怎么败的?
汉中之战刘备怎么贏的?
关羽进攻襄阳的原因是什么?
刘宏心里一连串的疑惑,他很想问出来,但也明白真说的话,恐怕要到天亮了。
罢了。
刘宏沉默片刻后抬头道:“我打算组建一个新的台阁。”
“信新的台阁?您打算更换尚书台?”何青有些不理解这么做的原因。
尚书台无需改革什么,按部就班即可,削弱掉一部分权柄给別的公卿或官署就行。
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其雏形就是两汉的中朝与尚书台、侍中寺等制度。
刘宏摇了摇头道:“尚书台保留,组建一个为我服务的决策机构,既然要改革,那么政令需要多人商议。”
何青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是想多找一个人来一起决策。
通俗点讲大家商量著来。
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应该与他剧透的名臣有关。
何青笑道:“陛下是准备组建一个由诸葛亮、荀彧、周瑜、陆逊等人决策的新台阁吧?”
“不错。”刘宏一副朽木可雕的神情。
既然人才这么多,那就全部利用起来。
集合天下有能力者,共同改革大汉,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刘备与诸葛亮能留下君臣如鱼得水的典故。
他刘宏就不能与臣子同样如鱼得水?
放著眾多良臣不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的英雄人物。
刘宏一想到这里,整个人雄心壮志,认为大汉復兴有望,甚至几年之內就可以做到。
將来后世的人称呼他为“千古一帝”,想想就觉得爽哉!
刘宏假装咳嗽了一下道:“你觉得我的这个想法怎么样?”
何青觉得没问题,点头道:“可以是可以,秦汉用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后世的朝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改与创新,有了三省六部制。”
“你给我说说这三省六部。”刘宏一下子来了兴趣。
何青边走边解释道:“三省六部的雏形是东汉末期的您这里,东汉的尚书台,以及原先成立又废除的秘书监,还有您建立的侍中寺,这就是三省的由来。”
要么说两汉在华夏歷史的意义非凡,因为两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上接三代,延续秦的大一统。
下传诸多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由於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以至於西汉没有能够借鑑的朝代,只能自行的摸索与探寻。
这里就不得不提汉武帝了,何青认为这位就是千古一帝,没什么可爭议的。
人无完人,汉武帝在某些方面確实很差劲,但对於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这个人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正是在汉武帝手中,皇权达到顶峰。
就这还只是武帝的一部分,对外的扩张,对內的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这四位確实是帝王之中的巔峰选手了。
许多人评价赵匡胤也配?
在何青眼中,宋太祖不仅配得上,还胜过了朱元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