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黑色巢穴(1/2)
荒漠地堡的围攻在灼热的戈壁滩上持续了整整七十二个小时。与其说是战争,更像是一场精密而残酷的外科手术。
周边城邦的恐惧化作了行动力——他们害怕这个深藏地下的毒瘤壮大后反噬自身,迅速组成了一支装备精良的联合武装突击队。
胜天匿名提供的精确蓝图和结构弱点分析,如同手术灯照亮了病灶,指引着突击队如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入地堡的重重防御。
他们的抵抗异常顽强,甚至带着狂热的绝望。他们操作着老式但依旧致命的武器,从隐藏的射击孔中倾泻火力。
有数名死士启动了嵌合在体内的爆炸物,化作一团团耀眼的火球,试图与进攻者同归于尽,震波让戈壁的黄沙簌簌落下。
然而,在绝对的信息透明和兵力碾压下,每一波抵抗都被迅速扑灭。最终,随着最后一道重型防爆门被定向聚能炸药撕开,地堡核心沉寂了下来。
当刺鼻的硝烟和能量武器残留的臭氧味稍稍散去,联合调查队才谨慎地踏入这座深藏于地下的钢铁迷宫。强光探灯划破黑暗,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是最老练的士兵也倒吸一口冷气。
地堡的规模远超所有人最坏的预期,通道纵横交错,深不见底,通风系统低沉地轰鸣,仿佛一头巨兽垂死的喘息。
这绝非临时搭建的据点,岩体开凿的痕迹和内部结构的老化程度显示,这是一个经营了近两百年,甚至可能更久的庞大综合设施,是一个真正的地下巢穴。
内部严格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拥挤但秩序井然的居住区,墙上还贴着极端教义的泛黄标语;广阔得惊人的地下训练场,摆满了各种年代的训练器材。
阴森的实验室,破碎的培养槽里残留着难以名状的有机物;以及……那令人心悸的、占据整整一层的武器库。
胜天的技术评估团队身着全封闭防护服,在常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进行的远程实时指导下,获准进入核心区域进行分析。
传回的数据流和超高精度影象在胜天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展现,让余庆和常生都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武器库的景象堪称奇观。它并非充斥着最新锐的闪光装备,反而更像一个冰冷而致命的军事科技历史博物馆,但每一件展品都保养得足以立刻投入战斗。
从百多年前几乎可以进博物馆的老旧型号化学能步枪、带着锈迹却关节润滑良好的第一代机械外骨骼,到几十年前的电磁轨道枪。
还有早期实验性质的光学迷彩斗篷,再到近年的声波震荡器,以及被严格密封在生化容器内的基因靶向病毒投放装置(已被胜天团队远程锁定并贴上危险标签),应有尽有。
许多武器上的铭文模糊不清,来自不同城邦、不同时代,甚至有些是早已停产或被国际公约禁用的型号,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跨越世纪的、偏执而系统的收集与储备计划。
“这绝非‘净世兄弟会’近期的仓促积累,”常生放大着一件武器上的生产编号,语气前所未有地凝重,“这是一个持续了世纪之久的、系统性的武器收集、改造和储备计划。
他们像偏执的拾荒者,搜集着每一场战争遗落的牙齿,并进行现代化打磨。这个组织的耐心和长远布局,超乎想象。”
在武器库深处一个需要特殊权限才能打开的加密隔间里,调查人员有了惊人发现。那里静静地躺着两具与不久前袭击余庆座驾完全同型号的单兵反载具脉冲导弹发射器。
它旁边还有三枚未使用的、闪烁着危险幽光的导弹。更关键的是,在发射器旁一个半嵌入墙壁的终端里,数据恢复专家从损坏的存储单元中,抢救出一段残缺的操作日志。
日志清晰地记录了一次代号“斩首”的任务武器提取记录,时间、地点与余庆遇袭事件完全吻合,执行人代号“秃鹫”。
经数据库快速比对,“秃鹫”被确认是“净世兄弟会”的一名高级行动队员,已在之前突击地堡入口的交火中被击毙。
进一步的微观扫描显示,其中一具发射器扳机护圈上的细微磨损痕迹,与袭击现场找到的导弹碎片上的撞击裂痕完全吻合。
这是直接将“净世兄弟会”与针对余庆的刺杀企图捆绑在一起的铁证。
最大的发现来自于地堡最深处、防护等级最高的核心服务器阵列室。然而,那里已是一片狼藉。大部分服务器机柜已被一种高效的燃烧剂熔毁成一堆扭曲的、色彩诡异的金属疙瘩。
显然,敌人在最后时刻执行了坚决的销毁程序。但胜天的专家没有放弃,他们从一堆烧熔的存储矩阵碎片中,奇迹般地抢救出几块残存的芯片。
经过数小时不眠不休的数据剥离和修复,一段关键音频记录浮出水面。
音频中,一个经过严重扭曲、但底层声纹模式被算法标记为“长老a”的声音,在一次会议中冷冰冰地讨论:
“…胜地公司的甄宓,她的魅力可能推动胜天和胜地在某种程度的合作或者和解,这将对我们在西部力量的清理计划构成致命威胁…因此,这个女人必须被清除。
时机要精心选择,最好是在她与胜天那个余庆举行结合仪式之后…要让胜天余庆自然而然地背上这口黑锅,让他们两虎相争,我们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执行者必须干净利落,尽量使用从胜天制药渠道流出的原料改制的神经毒剂,务必留下属于胜天的技术特征痕迹…”
紧接着是另一段短暂的记录,来自事件发生后:
“…目标已清除。胜地反应激烈,情绪失控,已宣布全面和胜天决裂…正如所料,他们双方开始调动所有力量,为大规模冲突准备…计划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