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章 杨爱国的晋升与责任(1/2)
初春京城的风还带著料峭的寒意,但墙角的残雪已然消融,枯枝上悄然鼓起米粒大的嫩芽,空气里瀰漫著一种万物躁动、蓄势待发的生机。红星轧钢厂高大的烟囱一如既往地喷吐著灰白色的烟柱,机器的轰鸣声仿佛也带上了一丝不同以往的、振奋人心的节奏。
这天下午,杨爱国被叫到了厂党委办公室。他穿著洗得发白、但浆洗得笔挺的旧工装,步伐沉稳地穿过长长的、瀰漫著机油和铁锈味道的走廊。作为保卫科队长,他进出这里並不陌生,但此刻心头却莫名地有些沉甸甸的预感。
办公室里气氛肃穆。党委书记老张、厂长王大海,还有分管人事的副厂长李为民都在。墙上掛著大幅的列寧像和“鼓足干劲,力爭上游”的鲜红標语。杨爱国站得笔直,像一桿標枪,眼神平静地迎向几位领导审视的目光。
“爱国同志,坐。”党委书记老张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声音沉稳有力。
杨爱国依言坐下,腰板依旧挺直。
“爱国同志,今天叫你来,是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对你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想听听你的意见。”厂长王大海开门见山,他拿起一份文件,清了清嗓子,“鑑於你在担任保卫科队长期间,工作勤勉,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尤其是在去年厂区重大设备安全保卫、以及协助破获许大茂內外勾结盗窃国家財產案(杨不凡暗中推动)等工作中,表现突出,为厂里的安全生產和財產保卫做出了重要贡献。经厂党委研究决定,並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王厂长顿了顿,目光落在杨爱国脸上,带著讚许和期许:“任命杨爱国同志为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副处长!分管厂区治安、消防及民兵训练工作!”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一片安静。杨爱国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衝上头顶,耳边嗡嗡作响,仿佛有瞬间的失聪。副处长?这个位置,他从未敢奢望过。他杨爱国从部队转业进厂,在保卫科一干就是十几年,从普通干事熬到队长,靠的就是一股子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得罪人的轴劲儿。他习惯了在基层摸爬滚打,习惯了冲在第一线,习惯了用拳头和原则解决问题。副处长?这意味著他要离开熟悉的岗位,进入一个更复杂、更讲策略、更需要平衡的管理层。
“爱国同志?”李为民副厂长见他没反应,轻声提醒了一句。
杨爱国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霍然起身,“啪”地一个標准的立正敬礼,声音洪亮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杨爱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定在新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不负重託!”
“好!要的就是这股子劲头!”老张书记满意地点点头,走过来用力拍了拍杨爱国的肩膀,“爱国啊,这个担子不轻啊!保卫处是咱们厂安全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责任重於泰山!特別是现在国家建设热火朝天,咱们厂任务重,人员流动也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你原则性强,敢碰硬,这是优点!但当了领导,也要学会抓大放小,学会带队伍,更要学会跟方方面面协调沟通。这方面,要多向老同志学习,也要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嘛!”他意有所指地笑了笑,“你家不凡那小子,现在可是咱们厂,不,是部里都掛了號的技术尖子!有知识,有文化,脑子活!你们父子俩一文一武,可都是咱们厂宝贵的財富啊!”
提到儿子,杨爱国坚毅的脸上线条柔和了一瞬,但隨即又被更重的责任感和一丝莫名的压力覆盖。不凡……这孩子,变化太大了。
任命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红星轧钢厂。当杨爱国走出党委办公楼时,一路遇到的工人师傅都热情地向他道贺。
“杨队长!不,杨处!恭喜高升啊!”
“杨处!以后可得多关照啊!”
“爱国!好样的!给咱保卫科爭光了!”
杨爱国一一沉稳地点头回应,脸上努力维持著平静,但內心却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不断。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个磨得油光发亮的旧枪套——那是他当队长时的標誌,以后,可能很少有机会再挎上它了。一种离开熟悉战场的悵然和面对未知挑战的凝重交织在一起。
下班铃声响起,杨爱国推著那辆同样陪伴他多年的二八自行车走出厂门。夕阳的余暉给他魁梧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也拉长了他脚下那条通往南锣鼓巷95號的路。
刚进四合院垂门,一股浓郁的家常菜香味就扑面而来。中院自家门口,妻子穆青繫著围裙,正拿著锅铲,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气洋洋,眼角眉梢都带著笑。小囡囡像只欢快的小蝴蝶,围著妈妈转来转去,嘴里还哼著不成调的儿歌。
“回来啦!”穆青看到丈夫,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几分贝,带著雀跃,“老杨!我都听说了!副处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她几步迎上来,也不顾手上还有油,就想去拉杨爱国的手,又觉得不妥,在围裙上擦了擦,脸上的笑容灿烂得晃眼,“厂里工会的小刘特意跑来告诉我的!说是正式文件都下了!老杨,你行啊!真给咱家爭气!”
杨爱国看著妻子兴奋的样子,心头那点沉甸甸的感觉似乎被冲淡了些。他把自行车支好,习惯性地想拍拍身上的灰(其实很乾净),低声道:“组织信任,责任更重了。”
“知道知道!”穆青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隨即又喜滋滋地说,“再重的担子,咱老杨也挑得起!快洗洗手,今天我特意多炒了两个菜,还买了点猪头肉!庆祝庆祝!”她转身麻利地往屋里走,嘴里还念叨著,“回头得跟街道王主任也说说,这可是咱们全院的光荣!看谁还敢说咱家……”
这时,杨不凡也推著车进了院门。他刚结束厂里技术科的一个攻关小组討论,身上还带著淡淡的机油和图纸的味道。筑基之后,他的气质愈发內敛沉稳,十八岁的脸庞上有著远超年龄的沉静,眼神深邃,步履从容。
“爸,妈。”他停好车,声音平和。
杨爱国看著走过来的儿子,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夕阳的金辉勾勒著杨不凡年轻却轮廓分明的侧脸,那沉静的眼神,那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的篤定和从容……杨爱国心中那点微妙的陌生感再次浮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