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易中海的养老困境(2/2)
院子里瞬间炸开了锅!
傻柱第一个跳起来,指著贾张氏的鼻子就骂:“我呸!贾婆子!你还要不要脸了?一大爷捐钱是给赵大爷的,关你们家屁事?你们家一分钱不捐,还想把一大爷当肥羊宰?还包你们养老?我看你是想包一大爷的棺材本吧!”傻柱现在有了对象,脑子也清醒了不少,一眼就看穿了贾张氏的算盘。
“就是!这也太不要脸了!”
“合著你们家不捐钱,还想捞好处?”
“秦淮茹这几天往一大爷家跑那么勤快,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一大爷,您可別上当!贾家那就是个填不满的坑!”邻居们议论纷纷,看向贾家和易中海的眼神都充满了鄙夷和嘲讽。
秦淮茹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易中海更是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贾张氏会在大庭广眾之下把这事挑明,还说得如此赤裸裸、如此功利!这简直是把他的脸皮撕下来在地上踩!他易中海要脸了一辈子,讲究的是“仁义道德”、“润物细无声”的恩情捆绑,何曾想过会被人当眾指著鼻子说“我们看中的是你的钱和房子”?这让他以后在院里还怎么维持一大爷的威信?
“胡闹!简直是胡闹!”易中海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贾张氏!你胡说八道些什么!捐款是给赵大爷的!跟我个人有什么关係!秦淮茹来帮忙,那是邻里互助,別扯那些有的没的!”他必须立刻撇清关係。
杨不凡坐在角落里,抱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杨囡囡,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他强大的神识將易中海的羞愤、贾张氏的贪婪、秦淮茹的窘迫、傻柱的愤怒以及邻居们的鄙夷,都清晰地捕捉。贾张氏这神来一笔,倒是省了他不少事。他乐见其成,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当晚,易家。
易中海坐在桌边,脸色依旧难看,闷头抽菸。一大妈给他倒了杯水,嘆了口气:“老易啊,我早就说过,贾家那是个火坑,沾不得。你看今天这事闹的……你这张老脸,算是丟尽了。”
易中海狠狠吸了口烟,烟雾繚绕中,眼神迷茫又痛苦:“我……我这不是著急吗?傻柱是指望不上了,贾家……唉!你说我还能指望谁?难道真要等到七老八十,躺在床上没人管吗?”养老无著的恐惧,在这一刻彻底压垮了这个一向讲究体面的老人。
一大妈看著丈夫的样子,心里也难受,但她看得更清楚:“指望谁?指望別人都不如指望自己!咱们好好攒钱,把身体养好,以后实在不行,去街道办的养老院也行啊!总好过被人算计,临了落个人財两空,还惹一身骚!”
“养老院……”易中海喃喃自语,这个曾经他嗤之以鼻的选项,此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凉和无力。算计了一辈子,到头来,竟是这般光景。
就在这时,杨不凡的声音仿佛带著某种奇异的穿透力,在他耳边响起,不是现实的声音,而是神识的传音,只有易中海能“听”到,带著一丝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却又有著洞悉世事的淡然:
“一大爷,聋老太太临走前跟我说过一句话:『这人吶,眼睛看得见的,未必是真;心里装著算计的,终究成空。养老这事儿,心比眼亮。』您品品?”
这话说完,那奇异的感觉便消失了。
易中海猛地一震,手里的烟差点掉在地上!他惊疑不定地看向杨家方向,黑漆漆的窗户什么也看不见。聋老太太临终前的话?杨不凡怎么会知道?他是在点醒自己?还是……警告?
那句“心比眼亮”如同警钟,在他脑海里嗡嗡作响。他算计傻柱,算计贾东旭,算计秦淮茹……可不就是“心里装著算计”?聋老太太那双浑浊却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似乎就在黑暗中注视著他。
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浇灭了他心中最后一点侥倖和算计。杨不凡那小子……他到底是什么人?他知道了多少?
易中海颓然地靠在椅背上,看著桌上跳动的煤油灯火苗,只觉得前所未有的疲惫和……一丝清醒。也许,老伴儿和杨不凡(或者说聋老太太)说的对,算计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养老这条路,终究还得靠自己走稳了。
杨家东厢房里,杨不凡收回神识,轻轻吹熄了油灯。他嘴角那抹弧度更深了些。易中海的养老困境,他懒得去管,更不会主动去当什么“养老人”。但贾家想藉此机会把易中海当提款机,进而可能搅乱院子甚至算计到杨家头上?那他不介意借傻柱的嘴和贾张氏的蠢,帮易中海“清醒”一下。
敲打的目的达到了,易中海只要不过分,不把主意打到杨家头上,他乐得看这位“道德一大爷”在现实的养老焦虑中自我挣扎。
床底下,微型聚灵阵散发著微不可察的暖流。杨不凡盘膝而坐,心神沉入修炼。四合院里的纷纷扰扰,不过是筑基修士漫长生命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他的目標,在星辰大海,在长生大道。至於这院子里的鸡毛蒜皮?
只要不惹到他守护的这片“桃源”,隨他们折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