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易中海的养老困境(1/2)
夕阳的余暉给四合院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却驱不散易中海心头越来越重的阴霾。他背著手,站在自家门口,目光看似隨意地扫过院子,实则精准地落在几个他曾经“考察”过的潜在养老人选身上。
傻柱?以前是头號人选,厨子,有手艺,心肠热,重情义。可自从许大茂倒台,娄晓娥离开,尤其是杨不凡这小子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真给傻柱介绍了个纺织厂的女工后,傻柱整个人都变了。下了班不再在院里瞎晃悠,也不再大包大揽地接济贾家,而是收拾得利利索索,骑著他那辆擦得鋥亮的自行车就往纺织厂宿舍跑。那女工易中海见过一次,模样周正,眼神清亮,说话也爽利,一看就不是好糊弄的主。傻柱那点工资和饭盒,以后还能有多少落到他易中海手里?更別提傻柱现在一门心思都在对象身上,对他这个“一大爷”,恭敬有余,亲近不足。养老?悬了。
贾东旭?唉,提起来就窝心。当初觉得这孩子老实,秦淮茹也是个孝顺的,贾家困难,自己多帮衬帮衬,將来他们肯定记恩。谁成想贾东旭命短,工伤走了!剩下个贾张氏,那就是个无底洞加搅屎棍!秦淮茹倒是精於算计,可她算计的是傻柱的饭盒、全院的接济,她自己的婆婆和三个孩子都顾不过来,哪还有余力管他这个“外人”?棒梗更是被贾张氏惯得偷鸡摸狗,上次被抓进去,差点没把秦淮茹逼疯。把养老希望寄托在贾家身上?易中海想想贾张氏那张刻薄脸和棒梗贼兮兮的眼神,就觉得后背发凉。这简直是把棺材本往火坑里扔!
杨爱国?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易中海掐灭了。杨家现在是什么状景?杨爱国刚升了保卫处副处长,正是年富力强、前途光明的时候。杨家小子杨不凡更是不得了,厂里的技术骨干,部里都掛了號的人物(虽然具体多厉害易中海不清楚,但看厂领导那重视劲儿就知道不简单),听说还得了保密表彰。杨家日子蒸蒸日上,杨爱国本人又是个极其有原则、讲纪律的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想用“情分”、“道德”去绑架杨家给他养老?易中海自认没那个本事,也没那个脸。更何况,杨不凡那小子……易中海总觉得他那双清澈的眼睛能看透人心,让他莫名有些发怵。
一圈看下来,易中海只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他辛苦经营几十年,在四合院里德高望重,图的是什么?不就是老了能有个依靠吗?眼看著自己一天天老了,干不动了,这养老的指望却一个个落空,那份焦虑和失落,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著他的心。
这天晚饭后,易中海端著茶缸,踱步到了杨家。杨爱国和穆青刚收拾完碗筷,杨不凡正拿著本书给趴在桌上的杨囡囡讲故事。
“爱国,穆会计,吃了?”易中海脸上掛著惯常的“一大爷式”和煦笑容。
“哟,一大爷来了,快坐。”穆青连忙招呼,杨爱国也点了点头。杨不凡抬眼看了易中海一眼,礼貌地叫了声“一大爷”,便继续低头给妹妹讲故事,只是神识早已悄然笼罩,易中海那强顏欢笑下掩饰不住的焦虑和算计,在他感知里清晰无比。
易中海坐下,寒暄了几句厂里和院里的事,话锋一转,带著几分感慨和试探:“唉,这人啊,不服老不行。看著你们家小凡这么出息,囡囡这么可人疼,真是羡慕啊。我们这老一辈的,辛苦一辈子,不就图个老有所依,儿孙绕膝嘛。”他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杨爱国。
杨爱国放下手里的报纸,表情严肃:“一大爷,您还年轻力壮呢,说这话早了点。养老是大事,国家也在提倡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將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他的话四平八稳,带著公事公办的意味,直接把“儿孙绕膝”这种暗示挡了回去。
穆青心思剔透,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她笑著打圆场:“是啊一大爷,您身体硬朗著呢。再说了,您德高望重,院里谁不敬重您?將来啊,肯定有福气。”
易中海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更不是滋味。他勉强笑了笑,目光又转向杨不凡:“小凡这孩子是真不错,有本事,也稳重,比我家那个强多了。以后啊,肯定是个顶樑柱。”这话听著是夸奖,却隱隱带著点“你以后得照顾我”的暗示。
杨不凡抬起头,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属於“懂事青年”的谦逊笑容:“一大爷您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得向您和我爸这样的前辈多学习。养老是全社会的问题,我相信隨著国家发展,肯定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他直接把话题拔高到“社会问题”层面,轻飘飘地把易中海那点小心思给架空了。易中海看著杨不凡那真诚又无懈可击的表情,只觉得一肚子话憋在胸口,说不出来。
就在易中海为养老问题焦头烂额、试探杨家无果时,贾家那边却起了心思。贾张氏那双三角眼里闪烁著算计的精光,拉著儿媳妇秦淮茹嘀嘀咕咕:
“淮茹啊,你看到没?一大爷最近老是唉声嘆气的,我看他是真愁养老的事儿了!傻柱那是指望不上了,院里还有谁比他更有钱、更有威望?他那工资,那积蓄……”贾张氏的声音带著贪婪,“这可是块大肥肉啊!”
秦淮茹低著头,手里搓著衣服,心里也在飞快地盘算。易中海確实是个理想的“养老”对象,无儿无女,工资高,还有点积蓄。如果能把他拉拢过来,贾家的日子能好过不少。她犹豫道:“妈,一大爷眼光高著呢,以前看中的是傻柱和东旭……”
“傻柱现在有相好的了!东旭……唉!”贾张氏提到儿子,眼圈一红,隨即又狠厉起来,“现在不是还有我们吗?淮茹,你想想,你对他多孝顺?逢年过节问好,家里做了点稀罕的也想著给他端点(虽然大部分是傻柱的剩菜)。你年轻,勤快,模样也好,嘴巴也甜。你就把他当亲爹伺候著!人心都是肉长的,他还能不感动?等他將来老了,动不了了,房子、钱、那点家当,不都是咱棒梗的?”
秦淮茹被婆婆说得有些意动。伺候一个老人,总比伺候一院子人容易点?而且收益可能更大。她咬了咬嘴唇:“那……我试试?”
贾张氏一拍大腿:“这就对了!趁著现在傻柱还没结婚,一大爷还没找別人,赶紧的!明天你就去,给他拆洗被褥去!勤快点!”
贾张氏的算盘打得精,秦淮茹也开始了行动。她確实比以前更勤快地出入易家,帮著打扫卫生,拆洗被褥,嘘寒问暖,表现得像个无比孝顺的“女儿”。易中海起初也有些感动,觉得秦淮茹確实比贾张氏懂事多了。
然而,贾张氏那张破嘴和贪婪的本性,很快就坏了事。
一次全院大会上,討论给后院孤寡老人赵大爷家捐款的事儿。易中海作为一大爷,率先表態捐了五块钱(这对他来说不算少)。轮到贾家时,贾张氏立刻开始哭穷:“哎呀,我们家这情况大伙儿都知道啊,东旭走了,就淮茹一个临时工,拉扯著三个孩子和一个老婆子,饭都吃不饱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我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她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眼睛却瞟著易中海。
秦淮茹也配合地低著头,抹著並不存在的眼泪。
这时,贾张氏话锋一转,带著明显的討好和暗示:“不过一大爷您放心!您对我们家的好,我们都记在心里呢!淮茹这孩子最是知道感恩,您看这几天,她不是天天去您那儿帮著干活吗?以后啊,您就把她当亲闺女!等您老了,端茶倒水,伺候床前,保管比亲闺女还贴心!您的养老,包在我们家淮茹身上了!”她这话声音不小,全院都听见了。
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