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薪火相传,静待风起(1/2)
1959年的秋风吹过京城,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萧瑟。
前院东厢房杨家,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空气中瀰漫著一种隱秘而郑重的暖意。桌上摆著一碟穆青用粗粮精心蒸製的窝头,里面掺了少许杨不凡“处理”过的细粮粉,散发著淡淡的、有別於寻常的麦香。
杨爱国放下喝水的搪瓷缸,目光扫过妻子穆青、依偎在沈曦月身边的囡囡,最后落在沉稳的儿子杨不凡身上,沉声道:“不凡,你上次说的…那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法子,我和你妈商量过了。这年景…確实需要有个好身板扛著。怎么个练法,你教吧。”作为保卫干部,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物资供应的日益紧张,儿子口中的“內家法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穆青也点点头,眼神里带著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是啊,不凡。你爸说得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有曦月,囡囡,都得健健康康的。”她看向沈曦月,后者立刻挺直了腰背,眼神明亮而坚定。
杨不凡心中一定,知道时机成熟了。他微微一笑,从怀里(实则是从系统空间取出)拿出几页他自己誊抄、精心“包装”过的纸张。
“爸,妈,曦月,还有囡囡,”他声音平和,带著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那位老人家传的法门,核心在於『养气』和『导引』。我根据咱们每个人的情况,稍微调整简化了一下,更容易上手。”他刻意避开了复杂的修真术语。
他將几张纸分別递给父母和沈曦月。给父母的纸上,画著清晰的经络运行简图,旁边標註著呼吸配合的要点和几个类似五禽戏的舒缓动作,名称被他改成了《五禽导引·养元篇》。给沈曦月的则多了几分灵动,融合了一些山林行走的步法和吐纳节奏,名为《山风导引·健体篇》。囡囡那份最特殊,是杨不凡亲手画的连环画,几个可爱的小动物做著各种姿势,旁边配著童谣般的口诀——《灵猴戏·启蒙篇》。
“这…这不是广播体操吧?”杨爱国拿著图纸,看著上面標註的“气沉丹田”、“意守膻中”等字样,眉头微蹙,带著军人的严谨,试图理解这些陌生的概念。
“爸,您可以把它理解为…更精细、更有针对性的广播体操。”杨不凡笑著解释,走到父亲身后,“来,我带著您感受一下。先站直,放鬆肩膀…对,就这样。吸气的时候,想像有一股暖暖的气流,从脚底慢慢升起来,顺著后背往上走…”他一边轻声引导,一边极其隱蔽地分出一缕精纯的灵力,如同最温和的引路者,悄无声息地探入杨爱国体內,沿著图纸上的路线极其缓慢地游走了一圈。
“嘶…”杨爱国猛地吸了口气,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真的从后背升起,瞬间驱散了秋夜的微寒,让他四肢百骸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和力量感。他惊愕地看向儿子,这感觉太真实了!远超他练习“呼吸操”时的效果!
“感觉到了吗,爸?”杨不凡適时收手,微笑著问,“这就是『气感』。多练习,身体自然就强壮了,冬天也不怕冷。”
“感觉到了!真…真有股暖流!”杨爱国激动地握了握拳头,感觉力气都大了几分,看向图纸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认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