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宫耀世 烟火人间(1/2)
1989年11月18日·大西北东风航天城指挥调度中心
指挥大厅如同精密运转的巨型钟錶,只有键盘敲击与设备低鸣。
秦老师端坐总控台,银髮下目光如炬。
肖镇紧邻而坐,视线锁在主屏幕:巡天伴飞飞船在不远处伴飞。
其他舱段正被无形之手牵引,优雅滑向核心舱接口。
这是货运飞船近进后,各舱段在用自走机械臂抓取后“自由”重新组合对接。
这也是首次这么频繁在太空环境实验“剪刀手”,这是肖镇戏称自走机械臂的“名”,竟然被指挥中心的技术员、工作人员都接受了这个贴切的“名”。
就这事秦老师就知道肖镇心里头肯定憋著什么坏,肖镇只是信誓旦旦说:“老师,您说把触手换成大剪刀呢?”
然后两师徒还有坐得近得人们都不厚道的大笑了起来……
“喀什?”
“遥测正常!锁定稳定!”
“华山?”
“遥测正常!数据连续!”
“约翰內斯堡?”
“信號良好!”
“曙光1號(印度洋)?”
“跟踪精度达標!”
“曙光2號(西太平洋)?”
“数据接收无误!”
肖曙匯总声线紧绷:“报告总指挥!全球测控网状態完美!满足最终对接要求!”
秦老师按下通话键,指令斩钉截铁:“按计划,执行!”
“执行!”
时间凝固。屏幕上,对接机构无声延伸、捕获、锁紧!一连串绿灯骤然点亮!
“『天宫』十字构型——对接圆满成功!22:00整!”
欢呼的声浪瞬间掀翻屋顶!秦老师猛然起身,拳头紧握!
肖镇紧绷的肩线终於鬆弛,笑容在疲惫的脸上绽开,与身边熬红眼的战友用力相拥。九天之上,华夏的天宫,终成!
22:30·央视的“惊雷”
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主持人声音带著压不住的激动:
“插播重大新闻!我国於11月11日至18日,成功建成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权的『天宫』太空科学实验站!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天宫空间站自重122吨,由核心舱(5.6米)、两实验舱(5.2米)、生活舱及巡天伴飞舱构成『十字』构型,应用空间180平米!未来可扩展为『干字』构型!”
“生活舱应用肖镇院士全球独家的『模擬地球环境发生器』,实现类地重力与气压!”
“本次任务创下『五箭连珠』发射、一次性进驻7名航天员(含女性航天员李敏)的壮举……”
全球:从错愕到震撼
新闻如同深水炸弹,瞬间炸懵全球!
《纽约时报》编辑部: “上帝!华夏的空间站?!快撤柏林围墙头版!”(总编咆哮)
欧空局內部会议: “122吨?地球环境模擬?他们的技术藏得太深了!”(资深专家面色凝重)
塔斯社援引专家:“七天建成!这发射密度和精度…令人敬畏!”(坦承技术先进)
《自然》期刊速评: “两届诺贝尔奖得主、华夏两院院士、享誉全球的资深科学家肖镇先生发明『环境发生器』!改写载人航天规则!”(焦点直指核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