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无形长城(2/2)
“真正的长城,”肖镇指著屏幕上那些平凡而充满韧性的画面,声音不高,却带著一种磐石般的坚定,“从来不是砖石垒砌。它在这里,”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在千千万万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人心里,在每一个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普通人身上。我们织的这张网,用的是科技的金线,制度的银梭,还有人心凝聚的丝。他们?破不开。”
就在这万家团圆的除夕夜,无形的战爭在华夏国门之外和细微之处激烈交锋。
粤州,白云机场附近的某个指定隔离酒店,已被悄然划为“燧人氏”核心战区。穿著全封闭、正压防护服,如同未来战士般的“长城”特勤队员,正將那几个在海关被精准拦截、此刻面如死灰、浑身瘫软的“邮差”,押入特製的负压隔离舱。动作迅捷、专业、冷酷无情,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发出低沉持续的嗡鸣,確保没有一丝可能携带致命威胁的空气泄露。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大厅彻夜通明。巨大的屏幕上,以最初几个红点为中心,无数代表密接、次密接者的黄色、橙色光点正在“盘古”系统的强大算力下被飞速勾勒、锁定。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成千上万的基层社区干部、网格员、民警、志愿者组成的庞大网络被瞬间激活,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嚙合运转。
“华景新城3栋1202,李某某,航班xxx次密切接触者,確认在家!已通知社区三人小组上门管控!”
“天河区xx公司王经理,次密接,正在自驾回老家途中!已通知其所在地交管部门在高速出口拦截!属地卫健部门准备接收!”
“越秀区隔离酒店备用床位已启用,首批50名高风险密接者正在转运途中!消杀组跟进终末消毒!”
……
指令清晰、传递迅捷、执行到位。一场覆盖千万级人口城市的超级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管控行动,在除夕夜的烟火气中,如同最精密的钟表般悄然展开,快得让潜在的病毒传播链来不及喘息。
东北,达利安市。寒风卷著细碎的雪沫,抽打在脸上像小刀子。老工人李卫国穿著一件厚实的军大衣,戴著狗皮帽子,呼出的白气在帽檐边凝成细霜。他刚从港口下工,肩上扛著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蛇皮袋,里面装著厂里发的年货——冻梨、粘豆包、还有两条沉甸甸的大马哈鱼。脚下厚实的翻毛劳保鞋踩在积雪覆盖的路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港口的方向灯火通明,龙门吊的轮廓在夜色中如同钢铁巨人,汽笛声穿透寒风,宣告著这个深水港的不眠。
口袋里的老式诺基亚手机突然“滴滴滴”地响起来,铃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清脆。李卫国笨拙地掏出来,按下接听键,儿子兴奋的大嗓门立刻冲了出来,带著电流的杂音:“爸!你下班没?看新闻没?我的老天爷!外国闹瘟病了!电视里那医院挤得跟咱厂早班车似的!嚇死个人咧!”
李卫国把手机拿远了一点,脸上被寒风冻出的褶皱舒展开,咧开嘴笑了。他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港口繁忙依旧的景象,巨大的货轮正在装卸,探照灯的光柱划破夜空,一片热火朝天。
“闹唄!让他们闹腾去!”李卫国的声音洪亮,带著东北人特有的豁达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著!咱这儿?该吃吃,该喝喝,该干活干活!瞅瞅你爹身后这大港,灯火通明的,船进船出忙得脚打后脑勺!生產线?那更是没停过一秒钟!你老子我这个月奖金厚实著呢!”他掂了掂肩上沉重的蛇皮袋,语气里满是得意,“够给你妈换个沉甸甸的大金鐲子,保准压得她手腕子抬不起来!行了,別瞎操心,掛了啊!老子还得赶回去给你妈燉鱼呢!”
他乾脆利落地掛了电话,把手机塞回口袋,紧了紧肩上的袋子,迎著凛冽的寒风,踩著厚厚的积雪,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家的方向走去。身后,达利安港不夜的灯火,是这片严寒土地上最坚实的註脚,无声地诉说著秩序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