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悼皇考 戾太子(7000字)(1/2)
第147章 悼皇考 戾太子(7000字)
“孔府现在何人主事?”
此言一出,胶东官员脸色一变,但隨即低首道:“回大將军大司马,孔家现在主事人为孔子十三世孙,孔霸!”
眾人相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决断,霍光挥手道:“此事本公会上稟天子,尔等隨后等候赏赐就是。”
“退下吧!”
“唯~”
宣室殿,刘询静静听著丙吉言说,当听到最后的猜测后,心中顿时瞭然。
这是山东士人开始將手伸向朝堂了?
孔霸?
这应该就是自己后来封的褒成侯了,他心中笑,褒成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爵位啊。
並且还有一些地方上特权,他不知道当时的刘询是如何想的,或许是为拉拢土人,又或者是其他原因。
这可是自孔夫子死后,朝廷首次承认其地位,从此孔家被捧上神坛,至此数千年富贵,
不管天下如何变幻,孔家始终屹立不倒。
“此事朕知道了,你去告诉大將军,朕明白该怎么做!”
丙吉担心地看了皇帝一眼,著实怕他以为此事是大將军不愿天子威望提升,从而不愿承认凤凰集於胶东的祥瑞现世。
刘询没有解释,一切待明日即可!
翌日~
適逢大朝,百官云集。
“臣等拜见陛下!”
“陛下长乐未央!”
刘询一挥衣袖,在烈烈作响中朗声道:“眾卿平身!”
“谢陛下!“
丞相蔡义率先出列,道:“启稟陛下,日前有胶东太守上报,言有『凤凰集於胶东”多有百姓亲眼所见,於是遣使来朝,恭贺陛下。”
“天降神凤,天子有德,实乃祥瑞矣,还请陛下奖赏使者,普天同庆!”
“臣等附议!”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话音刚落,就有十余人出列附议,刘询看去,顿时心中瞭然。
这些官员多为博士,儒生,如此他已然確定此次事情起因。
不过,既然你们想玩,朕就陪你们玩玩就是了。
只见他闻之大喜,道:“既然如此眾位爱卿都来说说此事可为真?要是真的当如何赏赐?”
但不等他人说话,他继续说道:“天降祥瑞,乃上天奖赏对百姓有功之人。”
他隨即看向霍光,就在霍光心感不妙之际,只听天子说道:“大將军大司马,朕应该恭贺你啊什么?
眾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刘询並没有停止,继续道:“朕得大將军辅佐,现在天降祥瑞,如此岂不是说大將军贤明过人。”
“只有像伊尹、周公、管仲这样的贤臣才能得此奖赏。”
霍光心中苦笑,看著那十余个官员像是活吞了苍蝇一般的模样,心里畅快的同时,也对天子颇为无奈。
你这是把老臣架在火上烤啊。
但同时也对天子的机智感到意外,这些人之所以这个时候搞出天降祥瑞的事情,一来是拍天子马屁,二来是为了打击自己。
天子能洞悉其中关键,还在这个时候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他很久都没有体会过了。
於是,他看向天子的目光更加柔和,但面上却惶恐道:“臣惭愧,天降祥瑞,实乃陛下仁慈爱民,圣明所至。”
“臣不过辅佐陛下而已!”
“当不得如此奖赏!”
刘询却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不顾一些人难看的脸色,笑道:“大將军太过谦虚了!”
“至於奖赏嘛,那不如大赦天下,厚赏百姓?”
“如何?”
不等眾人做出反应,魏相就像是被踩著尾巴一样蹦了出来,大声道:“陛下不可!”
刘询脸色一黑,沉声道:“为何不可?”
“大將军和朕都得到了上天的奖赏,朕更要惠及天下百姓,怎么?你不同意?”
魏相呆了下,但还是咬牙道:“陛下刚刚赏赐过天下百姓,要是再次赏赐,不说朝廷是否能撑得住,百姓也將因此不知天子恩德,只以为所得理所应当。”
“如此下去,百姓懒情,不知感恩,只想坐享其成!”
“长此以往,天下必然大乱,还请陛下三思!”
这下所有人都站出来阻止,桑弘羊也被天子这一招嚇得够呛,哪有这么频繁赏赐的?还一赏就是天下大赏,这简直就是败家子啊!
“陛下,胶东官员不过上报祥瑞就有如此丰厚赏赐,要是因此得利,岂不是要让地方官员和百姓纷纷效仿?”
“还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家刘询心中暗笑,心道:这就扛不住了?这后面还多著呢。
不过,他也就是说说,之前两次大赏已经足以让自己的威望在民间树立起来,如果真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一生全民厚赏二十余次,那就不是赏赐了,而是滥赏。
这样只会使得百姓懒情,不思进取,只等著朝廷救济。
时间长了,要是哪次不赏,必將怨恨朝廷,这又何苦来哉?
並且自己现在可好多了,自身安危已然得到保障,威望更是远超,大將军也开始移交权力,自已又何必以此『滥赏”获取民心呢?
当年得知这段歷史,他也是大跌眼镜,还有这么赏赐的?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
但现在他明白了,无非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当时只有这点权力,不用到极致,怎么获取民心?
想到这里,他『无奈”道:“既然爱卿都反对,朕岂能一意孤行?”
隨后看向胶东使者道:“凤凰集於胶东,尔等匯报有功,赏百金,胶东太守任期满后回京述职,朕自有赏赐。”
“尔等退下吧!”
胶东使者的脸开始抖动,心有不甘道:“臣.....谢陛下赏赐!”
“陛下英明!”眾臣连忙恭贺道。
生怕皇帝又开始提赏赐这茬,
刘询暗笑一声,自己如此做,怕是后面的『祥瑞”就要消失了,不过无所谓了,自己现在可不需要这些点戳。
当眾人下朝,胶东官员连忙离开,今日算是丟大脸了,也不知道他们回去如何给身后的主子说?
霍光笑地看著离开的使者,一群鼠目寸光之徒,真以为凭藉这些小把戏就能上位了?
连他已经给天子交权的事情都没弄清楚,就搞这齣?
胶东太守?还想要赏赐?待来了长安,本公定然好好『招待』,不然,都对不起这次的『祥瑞』。
没错,这次这些人就是奔著自己去的,並且以此想要获得天子赏识,从而为以后铺路,但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天子现在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小玩意。
祥瑞?呵呵,还裹挟民意?
简直在找死.......真以为本公拿你们没办法了?
本始元年六月。
刘询猜的没错,祥瑞之事要不是他立马叫停,胶东之地怕是又要掀起一场祥瑞了,只是现在就得了个不確定的赏赐,顿时没了心思。
並且他们已经知道大將军霍光已经开始培养天子,逐渐交权。
这个时候要是再將矛头对准大將军,他们能不能得到好处不说,恶了天子才是大事。
毕竟这个时候对於天子来说,最不愿看到出现任何意外。
只是此事刚完,有一件事让刘询一下子绷紧了神经。
朝会上,大鸿臚韦贤侃侃而谈,
“....陛下继位已有一年,皇后已立,大赏百姓,天下莫不感念陛下之恩德。”
“然,陛下之祖父母、父母无有諡號。”
“还请陛下遵照礼仪,早立諡號,以全礼仪。”
韦贤,刘询面色有些阴沉,此事韦贤为何不事先报与自己?而是在自己没有准备的时候直接在朝堂上说出?
要是早知道他必然阻止,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正是自己和大將军交接权力的时候,容不得出半点意外。
韦贤丝毫没有注意到天子的神色,而是继续言说自己想法。
“大鸿庐,此事是否太过著急了?”丙吉一听头皮都快炸了,这老夫子到底想干什么?
这个时候是说这事的时候吗?
只要天子彻底掌权,怎么搞不行?你这个时候提起这事,是要再次掀起朝堂之爭吗?
但韦贤完全没有听出丙吉的弦外之音,还反驳道:“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此事还是儘早定夺的好。”
“你.........”丙吉差点气疯了。
“好了!”
刘询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大鸿庐以为该给朕之祖父母,父母上什么諡號呢?”
“臣不敢擅专,理应由眾臣商议而定!”韦贤不紧不慢道。
刘询紧拳头,他真想下去锤这老傢伙一拳,这简直就是没事找事,还特没眼色,真不知道他脑子是怎么想的?
諡號一事,自己能做的根本就不多,有现成的《諡號法》在,只要对號入座就是,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坏就坏在此事怎么做都不对,根据后世史书记载,因为自己一再坚持,闹出了很大的风波,为此还成为一生的污点之一,为后世开了坏头。
从心里他作为后世来人,他不在意这些諡號,因为他根本对祖父母、父母没有任何印象,更何谈感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等待合適的时机,到时候再处理不迟。
但现在....
“著大司马大將军、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光禄大夫丙吉、大鸿臚韦贤、宗正刘德等人先行商议,隨后报与朕知。”
“退朝!”
“恭送陛下!”
眾人走出大殿,丙吉迫不及待地拉住韦贤,怒道:“你是傻了,还是疯了?这个时候提这事做什么?”
“老夫只是按照规矩办事,少卿多虑了!”韦贤却神態自若道丙吉一愣,认真打量了对方一眼,一时间也有些惊疑不定,难道这傢伙还有什么后手?
“希望如此!”
“不然,你就等著陛下之怒吧!”
丙吉转身离开,韦贤笑了笑,也不反驳,转身就出皇宫。
回到宣室殿,刘询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以韦贤和自己的关係,他为何这个时候提出此事?並且还不提前给自己打招呼?
“夫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