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火塘边的棉线(1/2)
太行山的春雪还没化尽,唐龙在土炕上睁开眼时,灶膛里的柴火正噼啪作响。他盯著茅草屋顶看了半炷香,才想起自己叫唐龙。
“龙哥!“二蛋端著陶碗撞进来,热腾腾的糊糊洒了半炕,“你能坐起来啦?“
粟米混著野菜的香气钻进鼻子。唐龙试著抬手,肋下立刻刀剐似的疼。灵泉在体內缓慢流淌,修復著冻伤的肺腑——那日坠入冰河被衝进芦苇盪,是进山运盐的老乡捞起了他。
“整两月了,“二蛋舀起糊糊吹气,“刀哥带人端了鬼子三个炮楼,缴的罐头都给你留著呢。“
陶勺递到嘴边,唐龙却偏头望向窗台。粗陶瓶里插著几枝野山桃,粉白瓣落在半截铁腿上——那是小刀为他试製的义肢。
“刀哥说等你好了,咱小队就能...“二蛋突然噤声。窗外空场上,小刀正单腿蹦跳著教石头打弹弓,铁拐敲在冻土上“梆梆“响。少年左裤管空荡荡系了个结,断腿处还渗著血印子。
唐龙猛地攥紧被角。冰河爆炸那夜,小刀本已爬上救生筏,是为拽他才被螺旋桨卷断腿。
“拿针线来。“他哑著嗓子说。
---
**日头晒暖草垛时,小刀被按在炕沿。**
“龙哥我真没事...“少年挣扎著想躲,唐龙已剪开他残肢的破布。溃烂的伤口露出来,蛆虫在腐肉里蠕动。
二蛋扭头乾呕,唐龙却面不改色地烧红缝衣针。灵泉水混著捣烂的车前草敷上去,脓血立刻止住。
“忍著。“羊肠线穿进皮肉时,小刀浑身绷成铁板。唐龙手指翻飞,针脚细密如绣——正是唐家医书里的桑皮线缝合术。
“你咋会这个?“小刀疼得齜牙咧嘴。
“我娘...“针尖突然扎进指尖。唐龙看著血珠渗出,想起苏明月最后一次为他补袄。那件染血的袄子,早沉在永定河底了。
窗外忽传来喧譁。石头举著弹弓追打偷粮的田鼠,二丫尖叫著扑进草堆。唐龙剪断线头,把剩下的半瓶药粉塞给小刀:“省著用。“
“龙哥,“小刀突然拽住他衣角,“大伙都等你带著打鬼子。“
唐龙望向空场。二丫正把野插在石头耳后,孩子们的笑声撞得窗纸发颤。
“嗯。“他抓起墙角的枣木拐。
---
**炊烟裹住夕阳时,唐龙在灶台边险些栽倒。**
“放著我来!“赵大娘夺过他手里的柴刀。老人独子死在台儿庄,把伤员当亲儿疼:“你肺上冻的窟窿还没长拢呢!“
唐龙固执地抢回刀柄。刀刃抵住湿柴的纹路,突然想起父亲教他认木理的年月——唐家老宅的枣树也是这样劈的。
“刺啦——“柴火应声裂开。赵大娘抹著眼角笑:“这手艺能顶半个庄稼汉!“
晚饭是榆钱窝头配咸菜。唐龙刚坐下,二丫就蹭过来:“龙哥讲打鬼子的故事唄!“
满屋倏地寂静。游击队员们的疤在火光下忽明忽暗,石头悄悄把断指的手藏进袖管。
“讲个裁缝的故事吧。“唐龙掰碎窝头泡进菜汤,“从前有个小裁缝,专给鬼子'补衣裳'...“
孩子们听他用针扎透佐藤心臟时,二蛋突然问:“那裁缝后来呢?“
火塘爆出个火星。唐龙望著噼啪作响的火焰,汤里泡软的窝头沉了底。
“回家了。“他说。
---
**夜风卷著狼嚎掠过山樑。**
唐龙在油灯下拆袄。这是赵大娘用五斤小米换的,绣的是陈年芦,袖口还留著弹孔。
“线脚得这样走。“赵大娘把顶针套在他拇指上。老人枯枝似的手引著线,在破洞边缘绣出连绵的“回“字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