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权衡利弊(2/2)
两人对视一眼,却是默契地各自撇开了头。
孟良有些彆扭问道:“你以后会留在山上吗?”
姬月闻言,微微讶异,反问道:“你要待在群玉山?”
孟良点头,他自然没有脱离群玉山的意思,今天刚被沈昧师叔祖安排著跟著太白峰一位真人修行,之后便是被半嘱託半吩咐地前来见见这位从未谋面的姐姐。
姬月问道:“你不知道你爹娘是汪润害死的?”
孟良依旧点头,明明不到束髮的孩童年纪,却是异常的老成,说道:“我都知道了,连爷爷也是他害死的。”
姬月双眼微睁,含著嗔怒,“那你还要留在山上?”
孟良轻声道:“我已经在剥落堂见过他了,他说供认不讳,也说了,罪止其身……”
剥落堂是群玉山中最为浩然肃穆的建筑,没有之一。
但凡开宗立派者,无一例外,都知道刑无嬉戏的重要性,规矩之外就得法刀高悬,唯一的区別就是规矩之內,诫律的张弛程度。
故而这戒律堂的名字不一而足,但每家都不可或缺。
群玉山以符籙和丹道闻名,自家的戒律堂拿手的是拘拿魂魄,以符籙手段,层层剥落,磋磨人魂,剥落堂因此得名。
一旁的刘伶侧过头去,不由嘆气。
今日师叔祖在剥落堂召见连他在內的六十二位同气连枝的同门师兄弟。
其中道行最高的是刘伶自己了,阴神境界,超逸绝尘,而道行最低的,则是最晚上山的孟良。
沈昧真人开门见山,说是山头亏欠他们的,一件件,一桩桩,事后自然会有清算补偿,十年、百年,只要抽丝剥茧,慢慢捋顺,也会叠加利息偿还,这点不必担心。
最后又道,护山大阵三日后开启一对时,其间进出再无阻碍,在场诸位儘管去留隨意,但且从心。
只是决心要脱离山门的,得先收了山上籙牒,再向朝廷缴了仙家度牒。
虽然不至於革除道行那般严酷,但对於本就无辜的苦主来说,也是不该承受之痛。
故而像孟良这样当即表態不会脱离山门的人也不在少数。
刘伶却是一言不发,陷入沉思。
一路上,孟良三次开口,都是劝说他这个瑜池峰大师兄留下来,另开一脉,可谓“苦口婆心”,表示他不愿去太白峰修行,而是会一直追隨刘伶师兄。
这不禁让刘伶心想,自己棲棲遑遑,三十载修行一晃而过,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娃娃能够权衡利弊。
人各有志,他不会自觉孤高,因此看轻孟良。
刘伶一路走来,不是在考虑要不要脱离群玉山,而是在想,自己这一身的道法,该怎么还?才能最大程度的不碍性命。
別看自己已是阴神境界,但在群玉山这等庞然大物面前,纵是阳神真仙也不够看的。
唯一的希望,便是这怀安先生师徒的插手其中,能督促自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沈昧师叔祖秉公处置,绝不徇私。
如此,他要计较,要理直气壮,便绝不会吝惜这三十多年得来的道行。
吉安刘氏,五世举秀才,三代有文集,自己的后半生,大可將賡续文脉作为目標。
要是侥倖能成为像怀安先生这般瀟洒不羈的儒士,也是极好的。
而现在,孟良隨自己前来,看似是霓风真人的授意,让姐弟相见,其实也是孟良顺水推舟,来劝说姐姐姬月。
要她也登上仙山,便不再回头,此后步步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