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逐王安石(1/2)
第74章 逐王安石
月掛中天,夜色微凉。
从深井中提出来的凉水浇在地上,水汽蒸发,带走了土地中储藏了一天的骄阳烈火。
苏迈骑在两个轮子的车上,用脚做桨,每次一划就溜出老远。王弗皱著眉头,手里的竹条微微颤动,眼神却没看向儿子,而是始终游弋在丈夫和乾弟弟身上。
儿子本来就胖,还造了这么个不用走路的物件儿,以后不是要胖成球?
要不是看这俩人在商谈正事,她今天一定要发一发雌威,来一次王弗训夫。
苏軾、富弼、李长安,三人坐在亭子里,品著冰镇的葡萄酿,分析著前些日子李长安遇刺的案情。
“照你这么说,这背后真是王家父子?”富弼摩著鬍子,陷入了困惑。
王安石自翊圣人,做人做官,都讲究一个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应该干不出这么失了智的蠢事啊。
难道是小衙內,可据他调查,王李二人,一个多月之前还交往密切,怎么可能因为点爭斗就痛下杀手呢。
他有点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火气都这么大的么?
苏軾抓捕了所有参与围堵李长安的书生,唯独少了那个持刀行凶的。
根据证词,那人是中途加入,號称是淮北徐州的贡生。只是一番搜抹,並没有在后续找到那人的尸体。
现在案情僵住了,没法调查出背后的凶手。
“没事,只要把这些书生全都秋后问斩,背后之人自然就会跳出来!”
啊?
苏軾手里的瓜啪嗒一声掉在桌子上,什么,要为了几个河工营的穷鬼杀十几个读书种子?
那他苏子瞻还怎么在士族圈混,不成了天龙界的叛徒。
可李长安眼神坚定,看著不似一时激愤之语。
“真杀?”
“杀!”富弼从疑惑中转醒,很是支持这种暴烈的態度。
“不杀也行,我再鼓动一次游行,来个三千怨民跪开封。不过到时候我进不了城,他们是跪,
还是砸,那就不归我管了。乱起来才好,要大宋的士大夫看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苏軾拿袖子抹了一下额头,心说我交了你这个朋友,可算是倒了血霉了。
“不能杀啊,杀了这帮人,咱们就破了规矩,自绝於士林。你还怎么变法,咱们还怎么弥合南北,你不是说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么?”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王弗听见什么“杀不杀”的,心惊肉跳,赶紧带著孩子去了另外一院。大好的圆月,不聊一些诗词歌赋,说什么杀人,这几个男人真是煞风景。
不过她耳朵灵,即便过了墙,也能听见忽高忽低的爭吵声。
什么“命就是命,不分贵贱”,或者“上下有別,不能因小失大”之类的。
七月二十日,苏軾还是判了“行刺朝廷要员为先,又煽动混乱,致使发生踩踏,死伤六十余人,罪大恶极。判处斩监候,秋后执行,並报与礼部,涉案人等三代之內不得科考或担任吏员。”
判决一出,朝野震动。
一十七名士子,就因为围攻李长安这个毫无资歷的学士,就要全部赔命?
几乎是瞬间,所有的江南官员,不约而同的上书反对苏軾的判罚。
刑部立即发帖,表示驳回苏軾的判词。苏軾鸟都没鸟,开封府又不是州郡,他对所涉刑案具有本地最高审核权,刑部管不著。想给我下命令,先把朝廷体制改了再说。
慌了的王党成员冲向王安石府邸,相公赶紧出手吧,那些学子可都是我们的后辈,都是你王学的门徒啊。
况且,那些人都是为了给你出气才去围殴李长安的。
王安石称病不出,安排了属下幕僚接见,自己困在屋子里转圈,咬牙切齿的,急的嘴丫子一圈全是燎泡。
救,坐实了王党;不救,以后可就再也没有王党了。
两头为难,始终找不到一个良解。
罢!罢!罢!
就当还了这三十年的人情债,舍了这相位,回乡去也!
刚要出门,看见王雾红著眼走了进来,
不等开口,先跪下磕了个头,“爹,我惹出来的祸,我来平。您万不要生出下野之念,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说罢,也不等王安石询问,直接退出门外,转身出了府邸。
他已经通过曹知道了李长安的所在,之前不过是没想好筹码而已。
现在李长安先下了注,自己已经是必输之局,一步错,步步错,只能先认下这一盘了。
到了富弼的大宅,报上姓名,说出来意,居然被人给晾在了太阳地儿里。
“且等一等,李先生还未醒,府里的新规矩,天不塌下来,不许叫李先生提前起床。”
太阳那个毒辣啊,晒得人半边身子跟著了火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