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最后一击(1/2)
第76章 最后一击
李长安的话半真半假,计划有变,但也没到连饭都顾不上吃的程度。
他主要还是不想见老张头,一见面就跟训孙子似的。
上了马车,这回直接奔报社而去。
路上经过河工营,富柔叫停了车,让他下来复述了一遍当天的情形,搁那演示了半天。
“听起来一切都是巧合,你恰巧因为穿了一件铁甲衣跑不快,又恰巧钻进了一条死胡同,又恰巧当日码头没活,所有人都在家。所以,才造成了围观。只能说你不走运,所有的巧合都赶在一起了。”
旧地重游,心中不免感慨,歷史的惯性真他妈的大。
差点就把小命交代在这里,所有的巧合都赶在一起,那就肯定不是什么巧合。
俩人分析了一通,没找到更多的疑点,继续启程。
“你是说,当天那个人杀你的时候像个死土?”
李长安趴在马车的窗户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富柔聊著天。
“是啊,当时踩踏已经发生,他是扑过来向我刺了一刀。无论中不中,他都不可能站起来,下场肯定是被踩死。而且我当时看见他的意志非常决绝,不像是一时衝动那种二百五。”
“那就奇怪了,以我所知,王家三代读书,並没有养死士的传统。而以他的身份地位,也用不著做这种事情。真想杀你,前面就不会有一群人出来堵你的马车。这前后矛盾之中,一定就有布局人的疏漏。咱们好好想想,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跡。”
俩人分析看案情,车子很快就到了曹宅:
如今报社这边已经有了门岗,外围还有曹价派来巡街的家丁。
两人亮明身份,门房进去通报,等熟人出来迎接。
“瞧著有点意思,管的跟军营一样,令行禁止啊!”李长安的讚嘆,让富柔心里出现了一丝灵感。
不多一会功夫,钱韦唐从院子里出来,离著大老远就打招呼。
见了面,围著李长安转了好几圈。
“怎么还胖了呢,真没事了?”
李长安伸开手臂,甩了甩袖子,踢了踢腿。“好利索了,现在就等著首刊发出,咱们一起去匯悦楼庆功!”
“放心吧,已经印了三千册,发行日定在七月二十二。韦明去了城里,正在筹备开市的典礼。”
果然,事情是自己的才上心。
当了总编,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用自己操心,人家就办得妥妥噹噹。“走,进屋,我看看成书!”
进了院子,这边大开大合,颇有燕赵之风,
可在富柔眼里,这哪儿行,到处都是防御漏洞,一旦被贼人突入,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她决定,以后结婚还是住在富宅的好,起码心里踏实。
进到总编的书房,地上著一堆散发著油墨味道的新书,钱韦明的桌上,也堆著十几册。
封面有好几版,有画著运河的,有画著江南码头的,还有画著开封城的。
钱韦唐拿起一本,上面画著汴京的俯视图,“这个是终稿,你当时...身体不適,我等开了几次会,后来定了这个。”
翻开之后,先是封面寄语,后面是目录和摘要,然后才是正文。
三人坐下,钱韦唐忙著泡茶,李长安和富柔捧著杂誌看了起来。
没了自己,钱韦明果然保守了许多,创刊头一篇社论,居然写的是汴京城的歷史变革。
这玩意有什么好写的,了解的人不用看,不了解的人也不在乎,纯属文人自嗨。
再往后,用十五页的篇幅,详细的分析了现行的马政;还有常规的一些板块,点评一些商业业態,记录一些基础物资的价格变动;在之后,是关於新政的点评,尤其是青苗法的实施情况。
很可惜,刘三强的“风流榜”被砍掉了,只剩下一点关於樊楼和魁的介绍。
太平了,一点火药味儿也没有。
自己两篇稿子,无论是扒皮王安石的《一个圣人的诞生》,还是《王党点將录》这才叫爆炸。
要是就这么发出去,以后的基调可就定下了,將来谁还能把財经周刊当成时代的分水岭。
不行,得想个办法改过来!
他故意哎了一声,掏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稿件。
“韦唐,你来京城一趟,就是为了观赏汴京得风土人情么?”
钱韦唐拿著李长安的稿件,从头到尾,快速掠过。果然,字字如刀,更像是一封战斗文。
文章从经济的角度,解释了所谓“圣人经济学”。
也许此前从没有一个读书人认真想过,当圣人居然是一笔好买卖。
別看炒作经学传家很费钱財,只要名声立住了,很快就有豪门前来拉拢,送上幕僚或者西席的职位。
拉拢豪绅之后,名声和钱都到位了,就可以炒作下一代,捧出来一个所谓神童。
神童不好赚钱,要继续培养,普升为青年才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