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扫元 > 第256章 日月重开大宋天

第256章 日月重开大宋天(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超武斗东京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玄幻:敢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离谱!这个家族僕人都是大帝!

第256章 日月重开大宋天

往日的私人感情归私人,胡德济今日来,就是公事公办,朱重八既已认罪,便毫不拖泥带水。

“拿下!”

两旁如甲士立即上前,就要将朱重八捆绑起来。却听胡德济又补充了一句:

“朱镇抚尚未经军法司会审定罪,不可羞辱。重八,穿好你的军袍。”

待朱重八默默穿好军袍,被几名甲士“护送”着走入捧月卫的队伍中,胡德济冰冷的目光又扫向了第五营指挥使叶国瑞,喝令道:

“抚军卫第三镇,第五营指挥使叶国瑞!”

叶国瑞心里猛地一咯噔,瞬间面如死灰,意识到自己终究是逃不脱此劫,却是半点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赶紧抛下手中的兵器,小跑着出列,来到胡德济身前,抱拳躬身,声音发干地道:

“末……末将在!”

胡德济面无表情,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经查,抚军卫第五营周德兴、朱文正等七名士兵,乃是通过非正式途径募入,程序违规,涉嫌私募。你身为主官,对此是否知情?可有辩解?”

朱重八麾下两个营,第六营指挥使由捧月卫队率空降而来,朱重八便不敢在对方营中安插私人。叶国瑞虽是重八一手提拔,原本也应该拒绝这种明显违规的操作,却心甘情愿的办了。

此刻事发,主犯朱重八都已经认罪了,叶国瑞哪里还敢辩解半分?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只是一个劲地认罪:

“末将糊涂!末将有罪,末将愿领军法!”

胡德济不是军法司典军,他只负责抓人不负责断案,当即大手一挥,道:

“解除他的甲胄,一并带走!”

话音刚落,便有军士上前,卸去叶国瑞身上的盔甲。

周德兴、朱文正等人之前被叶国瑞绑缚,此刻自是没有人跟他们松绑,眼见朱重八和叶国瑞都被拿下,皆意识到事态严重,个个吓得面色煞白。

胡德济早就注意到这几人,特别是面相与朱重八有几分相似的朱文正,他朝身后招了招手,唤来一人,指着已经被绑缚好的朱文正等人,道:

“你上前仔细辨认,他们可是涉案的周德兴、朱文正……等人?”

此人正是因抹不开个人情面,被秦双拖下水的原抚军卫第三镇第五营军法官,恨透了这几个毁了自己前程的家伙,上前一一仔细辨认,生怕漏掉一个,最后才转身,向胡德济郑重点头,道:

“就是他们七人无疑!”

“好!全部带走!”

胡德济拿完主要案犯和人证,便立即下令麾下甲士集体转身,准备带队离开。

校场上,抚军卫第三镇剩余的将士们都愣住了,本镇镇抚使和第五营指挥使都因触犯军法而被拿下了了,他们这些剩下的人,该怎么办?

朱重八、叶国瑞、秦双等人事发被拿,属于自作自受,他们中有些军官确实知道内情,甚至参与了此事,对朱重八的乡党子侄多有照拂。

但按照军中纪律,他们也没有渠道,更没胆量向上反映。

眼前这架势,胡德济只管拿人不管善后,怎么看都透着不对劲,一种茫然和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

不过,这些人很快就不用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了。

胡德济刚走出营门口,便对着不远处持枪而立的常遇春抱拳行礼,道:

“常都指挥,奉元帅钧令:抚军卫第三镇第五营,所有官兵全部打散,等待绣衣卫和军令司联合甄别后再行安排。第六营,暂由擎日卫代管整训!”

“嘿嘿!”

常遇春瞄了眼营中忐忑的众人,咧嘴露出一口白牙,似乎要处理一件很有意思的差事,兴奋地道:

“小胡兄弟放心回去复命便是!有俺在,这帮崽子翻不了天!保证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朱重八徇私枉法,在军中安插私人一案,就其案情本身而言,其实并不复杂。

但由于涉案人员较多,牵涉到镇、营两级军官以及多名军法官等,搜集确凿证据、交叉核实各人口供、厘清责任主次,都需要严谨细致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

石山估计,最终审结此案,至少还需要数日时间。

红旗营如今已是一个横跨七路三行省,坐拥三十余座城池的庞大军政集团。

在明知道石元帅极度重视法度,强调军纪军规的情况下,还敢明目张胆挑战军纪严肃性的知法犯法者,应该只是极少数。

但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或多或少地照顾同乡、旧部、亲友等“自己人”,行些方便,这种程度或轻或重的徇私者,在各层级中定然存在,且不在少数,不论文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个道理,石山岂能不知?

他身处宗族乡土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又立志要改朝换代,自然不敢奢望手下文武全是毫无私心、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某种程度上,利用利益和人情纽带进行捆绑,也是维持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无奈手段。

朱重八的身份非同一般,身为镇抚使,已是高级将领,其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对此案的最终判决,必将关乎新政权的价值导向和未来风气。

不知有多少双眼睛都在暗中盯着此案的最终结果,若草草结案,敷衍了事,不仅难以服众,更会严重损害红旗营法度的严肃性和石山的威信,后患无穷。

不过,说到底,朱重八之案终究只是石山平定江南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此事虽然重要,却影响不到全局。

案件的审理自有军法司典军曾兴全权负责,石山日理万机,掌控着整个势力的方向盘,不可能为了这一个案子就停下征战扩张的步伐。

江宁虽下,但在大军再次出征前,还有很多事务亟待处理。

首先,对于在此前一系列战事中立功的将士,其犒赏、晋职、授勋等事项必须尽快核定并颁布。

纵然其中有极少数人可能涉及朱重八案或其他问题,需要重新核定其奖赏,但那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细枝末节,整体的叙功评赏程序绝不能因此停滞。

唯有尽快完成军官的晋升任命,将各级编制调整到位,才能迅速以此为基础,展开新一轮的扩编和整训,将已经完成补充兵训练的江南新兵纳入红旗营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江南籍将士补入军中,红旗营才能逐渐摆脱“外省客军”,乃至“江北入侵者”的身份标签,真正扎根于江南。

未来的征战,才能更容易获得当地士绅和百姓的认同与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抵抗。

在治政层面,刚刚完成初步甄别、得以继续留用的原集庆路各地官员,也不能原地不动,必须进行适当的跨区域调动,以避免形成新的地方盘踞势力。

江北与江南官员的交流磨合,元帅府自身架构为适应更大统治区域而进行的调整,等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由石山亲自主持。

这种调整,绝不是简单的“某曹主官外放去当知某州事”,或是“某江南旧官调入元帅府任某曹掾”这类一对一的人员平调。

这是一个原本为了维持大军长期征战而成立,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区域性政治组织,逐渐向一个志在夺取天下,建立新王朝的成熟政治集团过渡的必然过程。

这其中,必然伴随着大量典章制度的重新制定和出台,并需要逐步调整、完善中枢元帅府与地方总管府、州县之间的权责体系。

比方说,红旗营原本只占据江北十余城时,地盘不大,事务相对简单,元帅府便能直接有效地掌控各地财政收支,虽然预核算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推行起来阻力较小,也能快速得到反馈。

而在渡江之后,元帅府对江北的控制力必然会减弱,随着地盘快速扩张,也不可能再一竿子捅到底,不仅分出了“江北诸路总管府”,还有关系更松散,自主权更大的徐州红巾军控制区。

这些地方的钱粮开支,当然不能就此放任不管,但若仍然要求所有开支的预算、核算全部由远在江宁的元帅府来统筹审批,显然极不现实,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中枢和地方的财权该如何划分?划分之后,又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审计和监督?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和调整。

好在元帅府机构逐渐完善,已经相对稳定地运转了三个年头(实际两年不到),早不是当初人员不齐、功能不全的草台班子。

大部分日常行政事务,各司、曹就能依照章程自行处理妥当;那些需要跨部门协调、统合各方力量的事项,长史刘兴葛在得到石山授权后,基本上也能协调处理好。

石山的主要职责是把握大方向,进行战略决策,一般的小事已经无需他事事操心。

但他也没得清闲,这段时间,还需要抽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应对麾下文武官员的“劝进”之声。

朱重八被收押的次日,元帅府例行早会结束后,宣曹知事施耐庵并未随众官一同离去,而是请求“留对”,即有要事需单独面陈元帅。

待众人退去,施耐庵随石山来到元帅官厅,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肃然地开口,道:

“元帅自江北起兵,便已奠定煌煌基业。如今又克复帝王之都,坐拥江淮三十余城,带甲十余万,声威之隆,远迈徐寿辉、张士诚等辈,实已是天下反元义士公认的领袖。

如今……是否该更进一步,正位建国,以应天命、顺人心,从而号令四方,凝聚天下豪杰之心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芳华,权倾天下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扫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