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汉中之战,不远矣(2/2)
其四,“档案详实,以资查考”。
他要求学宫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將每名学子的学业记录、每项决议的形成过程、每次物资的出入、甚至每次学宫內部辩论的要点都记录在案,整理归档。
“今日之记录,乃明日之史料,亦是未来决策之依据,不可轻忽。”长孙无忌如此强调。
刘禪看完这份奏疏,心中惊嘆无以復加。这长孙无忌简直是个全才!
其管理思维之镇密、超前,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普通官员的水平,
若不是心中尚有滤镜,只怕他都要將相父诸葛亮拉出来与他进行对比!
“先生大才!所言诸事,切中要害,可行性强!便请先生放手施为!”
刘禪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全力支持。
於是,在刘禪的支持和庞、司马的默许下,长孙无忌开始了他对学宫的“精细化治理”。
他推行新政时,並非强硬命令,而是先与相关博士、胥吏充分沟通,解释利弊,听取意见,稍作调整后再推行,减少了大量阻力。
很快,学宫的运转效率显著提升。
以往常见的推扯皮、资源申请缓慢、记录混乱等问题大大减少。
各科博士得以更专注於教学研究,无需为琐事分心。
学子们也感觉到环境变得更加井然有序,无论是借阅书籍还是申请物资,都有清晰的流程可循长孙无忌还格外注重协调各科之间的关係。
他时常组织小型的“科际交流”,让律法科的学生去听农科的作物讲座,让算学生帮助律法科整理数据,潜移默化地促进著“格物”理念所倡导的学科融合。
他甚至注意到了学子的生活状况,调整了膳堂的伙食標准,督促改善了宿舍的取暖条件,虽都是细微之处,却让眾多寒门学子感念不已。
不仅如此,就连一向眼高於顶的马,也成为了长孙无忌的小迷弟,每日跟在他身后,默默学习著他的一举一动。
刘禪將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发现自己能越来越地从学宫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来,去做更多的事情。
刘禪將目光从繁荣的学宫移开,再次投向了更为紧迫的军国大事一一父亲的北伐大业。
人才储备是长远之策,但军队的硬实力,尤其是武器装备的优劣,往往直接决定著一场战役的胜负。
他深知,以季汉目前的国力,难以在兵力数量上与曹魏抗衡,必须在质量上寻求突破。
他首先召来了负责工造事宜的样式雷和协助统筹资源的贾似道。
值房內,刘禪开门见山:“雷先生,贾先生。北伐在即,我军將土之装备,关乎胜败存亡。依二位之见,我等可在器械上有何改进,方能助大军一臂之力?”
贾似道沉吟片刻,面露难色:“殿下,改进装备,所耗钱粮甚巨。
如今兴办学宫、安抚流民、筹备粮草已让府库吃紧。
若要大规模锻造新式兵甲,恐財力难支。
或可先著眼於改良现有军械,小范围试用,以节省开支?”
他作为刘禪魔下的首席大管家,统筹刘禪所有资源,所以更多是以財政角度考虑问题。
样式雷则更专注於技术层面,他思索著说:
“殿下,军械革新,无非『破坚”与“御敌”。
破坚者,强弓硬弩,利刃长矛;御敌者,坚甲厚盾。
然材质、工艺皆需突破。
譬如强弩,射程欲远,则需更强韧之弓臂,更坚固之弩机,对材料要求极高。
坚甲亦然,更好的铁料,更精湛的锻打技艺,皆非旦夕可成。”
討论一时陷入僵局。
贾似道顾虑財力,样式雷则指出了技术瓶颈。
刘禪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似乎缺乏一个能打破常规的思路。
就在这时,刘禪想起了那位总是能带来惊喜的奇女子一一黄月英。
他立刻命人请黄夫人前来。
黄月英到来后,仔细听了刘禪的问题和之前的討论,她明亮的眼眸中闪烁著智慧的光芒,略加思付,便开口道:
“殿下,诸位先生所言皆有其理。然妾身以为,军械革新之道,或可归结为两点:
其一,让吾之將士更『坚”,使敌刃难伤,此为守,需在盔甲材料与结构上下功夫:
其二,让吾之兵器更『利”、更『长”,能在敌触及我之前毙敌於远处,此为攻,如同雷先生所言,强弓硬弩是一途。
她顿了顿,继续道:
“材料之事,非一日之功,需持续尝试不同铁矿配比与锻造之法。然结构或可优化。
譬如鎧甲,现今常见札甲、鳞甲,防护虽佳,然沉重且製作繁琐。
可否设想一种更大面积的弧形甲片,如板状,更有效弹开劈砍箭矢,且更省铁料?
当然,此需极佳钢材与水力锤锻辅助。“
样式雷闻言,眼晴一亮:
“黄夫人高见!大块甲板若能成型,防护力必將大增!只是——对锻打技艺要求极高,恐难量產。”
黄月英点点头,话锋一转:
“至於『更长更利”,强弩確是正道。雷先生方才提及大號弓箭,妾身以为,此思路极佳。
何不尝试製作一种需用绞盘上弦、威力射程远超寻常弩箭的『床弩』?
可置於城头或车上,用於攻坚或远程狙杀敌军將领、摧毁器械。
甚至可否將数张弓复合叠加,以增其力?”
样式雷彻底被点燃了灵感,激动地接话:
“夫人妙想!床弩!复合弓!若能將两张、甚至三张强弓之力复合於一弩之上,其威力必惊世骇俗!
虽製造复杂,然若成,则我军远程优势极大!”
贾似道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计算起来:
“若此等利器真能製成,哪怕数量不多,用於关键之处,其价值亦远超投入!
或可集中资源,先精工製作一批!”
刘禪心中豁然开朗!
黄月英的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一下子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一一材料与结构並进的护甲,以及追求极致威力和射程的重型远程武器。
“好!”刘禪击节称赏,“义母一言,令我茅塞顿开!
雷先生,便依此思路,集中工坊最好之匠人,成立两个小组。
一组专攻『板甲』锻造之法,试验水力锤锻,力求在甲片强度与轻量化上取得突破;
另一组,全力研製『三弓床弩”!要钱粮,我来想办法!要人手,从各处调拨!”
他看向贾似道:“贾先生,財力之事,仍需你多方筹措。
可先从学宫『开源”所得、以及我世子府用度中节省部分支应。待有了样品,我亲自向父王和丞相请款!”
“谨遵殿下之命!”样式雷和贾似道齐声应道,脸上都充满了干劲儿。
黄月英又补充了一句:“殿下,研製过程,数据记录尤为重要。
何种材料配比、何种热处理方式、何种结构能得出最佳效果,皆需详细记录、比对。
此乃格物之理,亦可应用於军械。”
刘禪深以为然:“义母提醒的是!
雷先生,务必详实记录每一次试验的过程与结果,建立军工档案。此乃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