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二十年发展报告(上)(1/2)
第535章 二十年发展报告(上)
伊朗的变化有目共睹,这一切都被政府融入到递给沙阿的二十年发展报告中。
一般认为,1847年是国家大改革的开始之年。因此政府也以1847年开始记载一系列大事。
而在报告一开始,就写着伊朗的人口。因为1847年还没有人口普查,所以只是估算。而政府估算,1847年伊朗全国人口大概在1000万上下。
而到了1867年,伊朗人口已经增加到3412万。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新领土上的人口,当然更多的还是伊朗人口增长率的提高。
医院的数量由0增加到现在的557所,医生数量为5163人,护士和药剂师数量达到10325人。医疗体系的建立让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在不断拓展。当医生或者护士成为不少人的目标,不管是地位还是薪水,都是挺高的。
政府的正式公务员也达到了33万,都是这二十年内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这些人比那些长老啥的要忠诚,当然效率也高,政府下达的命令基本能够完成。比原先的地方政府好多了。
此外,教师也成为了国家的正式编制。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个专业学校均由政府拨款。以上三个职业也是不少人向往的,每次考试都有不少人前去。
教育体系中,大学生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万人。他们也是国家的新鲜血液,充斥着各个角落。每年也有几百人前往普鲁士、奥地利和英国留学,回国后成为军官、企业家或者从事其他行业。当然还有的就是进入科学研究所,点科技树。
文化语言方面,所有民众会说波斯语,但这里面还有12%的人还会说阿拉伯语、7%说亚美尼亚语、5%说奥斯曼土耳其语、格鲁吉亚语、希腊语等其他语言。政府保留他们说其他语言的权利,但波斯语必须要学会!这是规矩。
宗教方面,84%的人信仰什叶派、4%信仰逊尼派、7%为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剩下的5%是东正教、祆教、犹太教、路德宗、天主教等宗教。这些由宗教会议管理,实行以什叶派为主体下的宗教和平。
什叶派也经历了众多转型过程,首先就是全部采取波斯语,除麦加等地还能使用阿拉伯语外,平常宗教日程都使用伊朗语言。
此外,将阿舒拉节与波斯史诗《列王纪》结合,强调侯赛因的牺牲与伊朗历史英雄的悲剧叙事。同时提拔库姆、马什哈德与麦加地位同等,淡化阿拉伯圣地的绝对权威。甚至还有人提出要让拥有智慧的女性成为宗教学者,但被其他人反对。
医药产业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在这个还没有规模化的时代,伊朗率先开始在制药业发力。伊朗第一医疗公司成立,开始生产巴比妥和石炭酸消毒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产业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