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堆尸如墙(1/2)
寅时刚过,紫禁城还沉在冬末最深的墨色里,乾清宫的灯火却彻夜未熄。
风从窗隙钻入,带著刺骨的湿冷,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在朱明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
此时王承恩正將昨夜二十四衙门掌权太监密会的消息告知给朱明。
“那些大监在里面商议何事,有打听出来吗?”朱明脸上无喜无悲,有的只是一丝疲倦。
“陛下,杜之秩私邸附近布满了眼线,老奴之人只能在外围看著。”
“王之心、杜之秩,李凤翔……”朱明的嘴里缓缓得念著。
明朝崇禎年间,史书中有名有姓记载的宦官不多。
而明末京城有將近三万的宦官,虽说宦官贪腐严重,但能贪钱的大多是有权有势的太监。
剩余绝大部分宦官別说是贪赃枉法,他们连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因此朱明並没有下令直接清洗內监。
只不过宦官的二十四衙门,代表了二十四个掌权太监。
现在王承恩和褚宪章是朱明的人,剩余二十二个衙门的掌权太监权力不算大。
但也有几个衙门比较重要,那些衙门必须要安插上自己的人。
“王大伴,派你的暗线跟紧那些人,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稟报。”
“另外,甄选一批合適的宦官,一旦除掉那些蛀虫,你选的人要立马顶上。”
朱明这番安排,相当於把宫內宦官的生杀大权全都交到了王承恩的手里,这是何等的恩宠。
王承恩自是明白。
只见他立马跪地叩首,略带哽咽道:“陛下如此信任老奴,老奴定当鞠躬尽瘁,为陛下分忧!”
“起来吧,大伴!”
说完这些,朱明坐到御案前,面前是摊开的顺天府急报。
上面字字句句如同烧红的烙铁,烫著他的眼,更灼著他的心。
“……冻毙流民日增三百余口,德胜门外尸骸枕藉,五城兵马司清运不及,恐生大疫……”
“……人市猖獗,鬻妻卖子者眾,有幼女標价三升粟米……”
“……永定门粥厂遭饥民哄抢,踩踏致死十七人……”
……
烛泪无声地堆积,凝固成扭曲的暗红色。
朱明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留下几道苍白的月痕。
这煌煌帝都,这大明的中枢心臟,却在他脚下正无声地崩坏。
朝堂上袞袞诸公的奏对,勛贵们虚情假意的哭嚎,此刻在这份浸透血泪的奏报前,显得如此荒谬可笑。
一股夹杂著血腥味的寒风猛地灌入殿內,烛火剧烈地跳动,几乎熄灭。
朱明猛地合上奏报,坚硬的封皮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在死寂的大殿中格外惊心。
“李若璉。”
朱明声音不高,却带著一种穿透寒夜的铁石之力。
殿门无声滑开一道缝隙,李若璉如同融入阴影的鬼魅,悄无声息地闪身而入,单膝跪在御案前数步。
“臣在。”
“备行装。”朱明站起身。
“朕要出去,看看这帝都之下,究竟是何等模样?”
李若璉眼中毫无波澜,只是头更低了一分:“臣遵旨!”
隨后朱明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找身商贾的行头来,要旧,要不起眼。”
“是。”
李若璉领命,身影再次无声地退入殿外的黑暗中。
卯时初刻,天色依旧沉如泼墨,只有东方天际透出一线微不可察的鱼肚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