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楚州蓼儿洼(1/2)
在楚州要见官,其实也还是个小事儿。
黎风见了知州和通判,他二人看著黎风拎著公文包,穿著大宋官服的样子,也感觉颇为奇怪。
尤其是还穿著绿色官袍,这算是官家因为现代银行进献的祥瑞,以及黎风在银行的身份特赐的。
不过他这个业务经理,貌似也真是个穿青袍的,只不过是因为“元丰改制”变成了绿袍的。
大宋官员夹个公文包才是怪事,不过里面掏出来的又是苏颂和蔡卞的介绍信,楚州知州也不敢怠慢。
“即是苏太保和蔡学士荐来,又蒙天子召见,此等差遣,本官也不能怠慢。”
话这么说,也是因为黎风这身行头是临时的,而且从品级上来说,楚州知州的等级,在元丰改制以后也是要大於黎风这种“临时工”的。
而且特赐也是这一次去开封府,算是个特例,以后能不能转正都要看现代和大宋之间的深度合作。
不过苏颂在官场上名声很好,蔡卞又是新党领袖之一和王荆公传人,他们推荐来的人,要好好招待。
而大宋的官员么,和前面的唐朝官员,毛病是大同小异的,都喜欢讲排场,还要找个酒楼来进行招待,还要有歌女吹拉弹唱。
和白乐天的故事比起来,苏学士和王朝云心灵相通,年龄差距很大感情却很好,也只是可惜没有得到最后的好结局而已。
白居易的故事,大概也只能把事实摆出来,让人评价好了。
到了宋代,在家里养歌女,或者到酒楼里这样,也是日常。
只不过黎风在那里,只管吃鹿肉,也是一绝。
也是到楚州之前,確实路上伙食不算太好。
他还是有乾饭魂的,更何况这里提供的饭食还不错。
对於歌女这块,他也不是欣赏不了,但是吃饭更重要。
知州和通判呢,他们也就在这里看戏,甚至也不忘了来点乐子。
只是要歌女来敬酒的时候,黎风突然就冒出一句话来。
“我是奉银行上差的派遣,又有官家召见,有些地方,还是不方便的。在贵地借宿也是等於应天府的船只,可不是......王敦赴宴。”
这话讲的,就有点恐怖故事的色彩了。
毕竟王敦赴宴,世说新语和晋书里,作为主人的正好是斗富的那两个傢伙。
甚至黎风还觉得,石崇这样对绿珠还能够宠爱的,看起来也不像是个会杀家中奴婢的人。
倒是王司徒的那个孙子王愷,做事是真孙子。
甚至黎风还把这个分析说给知州来听,知州倒是大笑,只让歌女们都退到帘外。
“广莫也曾识得圣人书?”
“不过粗通经典而已,后人所学,与今人不同。今人自王荆公已降,科举以经义为先,颇似汉末马季长、卢尚书、郑司农所学,而不重辞赋。辞赋不过文章锦绣,经义虽可为用,亦不如经世济用之学。后世之学......”
他还要分门別类的讲一下,听著就是长篇大论。
不过要说起来,现代大学的教学,可能古人看了,也会觉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用处不大。
算是理论很好,但是执行的时候出了问题。
但理论总是好的,一旁的通判还在点头。
“有些道理,不过黎生为何又推论,是王愷所为呢?”
黎风前面也只是说了石崇为什么不是,至於王愷么。
“王愷之祖父,乃是汉末会稽太守,仕魏又居司徒之位的王朗。王司徒之生平......”
这个要讲起来了,算是现代人反哺到古代,狠狠的给王司徒上了一波强度。
再加上从意识形態上来说,王司徒和诸葛丞相属於对立阵营,大宋朝的时候,街边说书的一提到刘皇叔败了,那哭出来的就不少;要是曹丞相他败了,至少官渡以后还是有很多人会叫好的。
再加上后世考订出来,王肃那是学术造假,假託圣人之言来辩驳郑学的经义。
这纯粹是欺负郑玄年纪大死得早,郑学门人不少又在西蜀和江东,留在中原的崔琰、国渊等人早已辞世,就是郑玄的孙子郑小同,后来也被司马昭毒死......
反方辩手没有人,而且又是为了阿附司马氏而出之言,就王元姬是司马昭的老婆这一点,他们都是一个政治集团的。
“此等家学,出一个王愷也不奇怪,算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顺带这么讲话,那得多抽象的脑袋,才能够联想到,其实黎风还在暗搓搓的骂司马光。
谁让司马光的祖先是司马孚呢?
话都讲到这里了,黎风也提到了后来人有所稽考,而且还把笔记本电脑给拿了出来。
“这是何物?”
“笔记本电脑,算是便携办公记述的工具。二位若不信我言,可来一观。”
《孔子家语》虽然不能確认就是偽作,但总是有一些考据在內的,又不像是苏学士胡诌的时候,还给你个源头让你去猜。
但是王肃接下来讲的话,全都是拿“圣人言”来讲的,多少有些“托古”的嫌疑。
至於他把电脑这么一关,这二位官员看了,也是大受震撼的。
能够放在公文包里面,一个移动的藏书楼,韩相公家里的藏书就很多了,这个小小的玩意儿,竟然能够存储如此之多。
还有现代人带著的东西,又是从洞霄宫而来,难免会引起一些震撼。
“但这也是歷代积累而成,二位也不要奇怪。”
毕竟他们不像是苏学士等人,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適应的过程,初见之下,也是大为震撼。
蔡卞给他们写信,好歹还给他们做了心理准备。
至於要等待官船,还要看看如今的天气,黎风还要等待两天。
要知道,以后有个倒霉的押运员,就是打翻了石纲,开始了他的倒霉之旅。
这样的话,知州和通判也是引他为友,这些日子又无公事,相约在楚州南门去游览一处景观。
讲了以后,黎风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楚州南门蓼儿洼?、
、
那不是水滸传里宋江被毒死以后,吴用、荣来了又自縊而死的地方么?
在这中间,还顺道毒死了李逵,怕他从润州出来造反。
他是从润州过江的,怎么看都连成了一条线。
只不过是这一路上,宋代的运河是往开封走的,不像是元代以后直接来个京杭大运河,漕运的方向也多有变化,经济发展程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要看看蓼儿洼的景致,也不好拒绝了本地官员的好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