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楚州蓼儿洼(2/2)
而且给他们也不是没有准备礼物,都是银行的伴手礼,还有就是现代工业能够量產的机械手錶,最便宜的那种类型。
这个对於古人来说,看时间也是很方便的。
黎风还特別按照当地时间,帮二位官人都调好了表,这才交给他们。
两人也是分外感谢,至於到蓼儿洼一观,黎风难免会想起来宋江最后装在瓮里,就给放在这儿了。
要么就是还原歷史,被张叔夜在海州给拿下。
荡寇志虽然有的地方不怎么样,但是张叔夜摆平了宋江,那真的算是还原歷史。
至於以后宋江成了什么样,这谁知道呢,正史当中要是个流寇,现实当中又会什么时候出现呢?
要是按照水滸传里的人员情况,大概这些人现在不少都是孩童。
他也不去管这个,只是要泛舟和知州来游蓼儿洼。
偏偏这些文人,还要他来作诗。
这种时候,佶屈聱牙也要憋出来些句子。
他总是这方面比较短,但是也不是不能搞。
於是就言道:“淮波摇漾荻轻,古岸霜林次第明。渡口帆隨寒日远,渔家烟起暮潮平。”
憋著憋著,也就是能够勉强合律,而且全都是说景色。
“二位上官,就不要为难小生了,后世之人,多半是要讲白话的。这也是我外公在诗,曾经教我习字识书,方得见些本领。换个人来,这诗是做不得了。”
“也罢,黎大这诗,只讲景色,却不言他物,虽说诗中在中下之品,不过汝也不进科场,此言无妨,倒是言明了这蓼儿洼中,都有何物。”
事情,算是勉强过去了。
至於蓼儿洼这个地方,黎风在现代是没有去过淮安,那里虽然经过了改造,可不见得是这一方水泊,倒是在改造以前见了死水。
要是知道这个,那他还不如找个水池,抄朱熹的句子能顶用。
但抄袭也总是不妙,虽然对於徽宗初年来说,以后的诗篇都不算得抄袭。
可这样明摆著来玩,还不如去抄“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这种,光头一辈子就憋出来几句好的。
但人在蓼儿洼,这个是搞不得的。
知州与通判,也各自吟诗。
只不过他们自评的时候,也是非常尖刻的。
“黎生以为如何?”
“我不过粗通诗文罢了,岂敢评价。在江寧见苏学士时,我可是半句诗都不敢作的。”
“那我等岂不是要自评?”
“太守也可评得。”
通判这边说了,知州也就要讲。
“兄方才所言,也不过中中之句,虽有意境,却並不深远。”
“太守此言,怕也是谬讚。”
通判这边是如此说了,而知州自己对写出来的,也並不算满意。
有些人可能写诗不太行,但是锐评还是很厉害的。
游罢了蓼儿洼以后,黎风回来想著,也是有些问题。
那就是总会有赖帐的人,於是他在馆驛休息的时候,也不忘了要对於计划进行改动。
將来要是有老赖,总是要在大宋也有催收的队伍。
就是这种人到哪里去找呢?
这个他现在也没有多想的时机,只能是回去慢慢想。
但是作为记事之一,要留一个思路下来。
次日官船来了,他们还是要沿著运河往开封而去。
辞別了楚州的各位官员,以后大概见面的机会也不见得会有。
不过楚州这地方么,和苏学士还是颇有些渊源的,他的表弟曾经知楚州,他几起几落,也都是经过这里。
现任的这些大宋官员,之后在那里知州郡,也是不可知的,毕竟大宋朝堂上,还一直在往地方州郡输送人才,也算是朝堂政治斗爭的副產品。
黎风到了应天府,又距离开封府近了一步。
只不过他现在也要面临个问题,应天府在北宋是南京,虽说比东京汴梁要靠东,但是毕竟还在南面。
而这里此时的留守,应天府知府,是右相曾布之弟曾肇。
他到这里来,也是为了避嫌,虽然以前有蔡家兄弟都在神宗身边供职,不过此时曾布是右相,他也是为了避嫌才自请离开东京的。
这样一位官场上的大人物,黎风要见他的面,也是要老老实实等待召见,又不是楚州那边有蔡卞之前的安排。
在应天府,曾肇实际上也是要充当汴梁各位宰执的前哨,总是要看看后世人的斤两。
而且天子在召见以前,也是需要安排好的,献上的宝物,还有后世风貌如何。
这一关虽然並不是答错了就过不去,可是也涉及到朝堂上的问题。
要是半路上杀出来个旧党言官,大概也要带来不少麻烦。
但黎风考虑的,確实本地的环境並不好。
宋朝的应天府是商丘,又不是南京,这里的地下水资源,显然是很有问题的。
从接待他的公差,那很明显的氟斑牙就能够看出来。
这里的地下水不好,但他也只能说有这个病症,资料方面是不会全了的。
商丘的地下水,確实也含氟量很高,而且从西往东有递增的趋势,更要加上本地的水质,要是继续恶化下去,也是不容乐观的。
他到时候见到曾肇,倒是要说明这个情况。
这也很容易对比,就看看牙齿和关节,也能够看到是个什么情况。
和黎风一起的几个江寧府的公人,还有那位推官,他们都是从江南来的,当地就不见这种症状。
但是在北方,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至於其余要考校的,也是另外一回事。
曾肇知道了从江寧府来人,也得到了兄长曾布的私信,以及韩相公的公文,要曾肇这边,也要好好考校一下这“化外”的后世人,並且要在蔡卞派推官教授他礼法以后,算是在进京面圣以前的考评。
这大概算是一种面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