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深宅大院与万里江山(2/2)
感同身受之下,言语的戳心程度可想而知。
刘氏和她的女儿,眼眶都是红红的,一度潸然泪下。
尤其是刘氏,一路从山东远道而来,遭遇诸多苦难危险,险些命丧半路。
如今活过来,方知朱先安说得是真真切切的。
她捂著脸抹著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连话一时间都说不出口。
朱先安安慰几句,无果。
问过吃药的情况,叮嘱完红著眼的刘家小妹后,落荒而逃。
这事儿闹得,原本自己是来看望病人的,现在倒好,反而把人母女两个惹哭了。
若是刘家兄弟看到了,心里指不定怎么想的。
还是去外面躲个清静才是。
出了刘家屋子后,他將在院门口偷偷看自己的罗家小子叫到跟前。
从怀中摸出两文铜钱,塞到他的胸口处。
“走,带我隨便走了。”
“谢谢东家爷爷,谢谢东家爷爷。”
罗家小子年纪不过七岁,但已经很懂得看人脸色了。
这小子喜笑顏开地捏著铜钱,攥得紧紧地,时不时拿出来放在眼睛前仔细瞧一眼。
仿佛捏著自己的命根子般宝贝。
他还未曾有过属於他自己的铜钱呢。
“李管事和仇管事去哪里了?”
朱先安隨意问道:
听到朱先安问话,他昂著脑袋想了一下,“回东家爷爷的话,李爷爷带著二叔他们去外面买木头去了,说是要修一修屋子,打几张床和桌子。”
“嗨,你小子倒是机灵。”朱先安摸了摸他的脑袋,“那你仇管事爷爷呢?”
“仇二爷爷带著王哥哥他们去关口那边寻木匠去了。说是我们这里的人没手艺,做不来活。”
“哦!”朱先安点了点头,心里很高兴。
他就猜到本该留在院內的仇管事,是不会偷奸耍滑的。
这两处院子可谓百废待兴,急需添置家当,修缮修缮。
是该找几个木匠收拾整理一下。
只是,如今四处都缺工匠。
尤其是官府,各种工程自圣上还是吴王时,就没停过。
要想找个手头没活的工匠,怕是不好找吧。
“因为难找,所以仇管事亲自带人去请木匠去了吧。”
朱先安大胆猜测。
只是,这事儿也不需要给罗家小孩子说。
“走,带我去各家的屋子去看看。就先去你家吧。”
朱先安让罗家小子带路,他则慢悠悠地,在每家分配的屋子里去转悠。
他要看看到底还缺哪些物资,钱的点在哪里。
说到底,最终目的还是笼络家奴,和家奴拉近关係。
权力渗透肌理,小至深宅大院,大到万里江山。
权力是政治的骨血。
这东西如空气,不爭便会窒息,被他人夺走。
权力从非与生俱来。
若是连自己下面的奴僕都不认识,那主人家的权力,就会大大缩水。
底下人联合起来架空,甚至欺负主人,反应迟钝的主人可能到死都不会清楚。
从东汉幼儿园、宋朝诡异的皇帝和士大夫关係、元朝国祚98年却有11个皇帝、明朝皇帝易溶於水.....
连皇帝失去权力都能被轻易弄死,更何况他?
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家一样,奴才在主子头上作威作福。
赖管家在外面置办了好大一片家业,论起富庶,竟然比贾家这一门双国公的顶级勛贵都要富庶。
简直离谱。
朱先安猜的没错,仇管事確实亲自带人去请木匠去了。
现在在整个大明朝,各类工匠都是高级技术人才。
和农民一样,农民要交粮税,而匠人要服劳役。
官府要木匠们服劳役,劳役服完,还要银子僱佣他们继续做事。
连士绅都要拉拢他们。
在整个封建王朝,生活在明朝前中朝150年內期间的匠人,可都是香餑餑。
拥有匠人户籍的匠户之家,也是普通百姓羡慕的对象。
因为当前的应天府,一个手艺过关的木匠,除了服役之外,正常给官府或者私人家做活,每日能得钱300文上下。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短工打工一月的月钱,都不足三百文。
鶯儿主僕两人,在朱先安特意照顾下,月钱才涨到了五百文。
现在的工匠,不拘是木匠还是铁匠,抑或是漆匠,银匠等,可都是香餑餑。
若是一整年都有活,他们每年的收入是可以达到,甚至是超过有品级的官员的俸禄標准的。
洪武和永乐朝匠人的工资標准,极为符合后世工匠和政府职员的工资比例模型。
而后世,那可是镰刀和锤子建立的国家。
“难怪有明一朝,匠户和军户出身的进士占比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