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1/2)
日过中天,苍昊澄明。
烈阳之势不再,薰风悄然而起,吹过院中绿竹,翠叶翻波。
“爹,风大哥他怎么了?”仪琳声音有些发颤,秀丽的脸庞上满是焦灼之色。
方才她见风大哥使完一套不知名剑法后,就突然愣在原地,怎么喊也不回应,心慌下便急忙叫爹爹和师父过来查看。
“风小兄弟这是在顿悟?”不戒拍了拍大肚皮,一脸诧异。
“风少侠当真有慧根。”定逸讚嘆一声,“破除迷执,一念开悟,便登佛地。”
“顿悟?”岳灵珊脆生生开口,大眼流转困惑之色。
“佛家的『顿悟』,便是我之前与你说的『悟道』,你说方才他使过一套剑法后就突然定神,那应该是有所悟。”
寧中则温和解释道,不过目光却直直盯著顾辰,惊讶神情跃然脸上。
“不会吧。”
岳灵珊小嘴微张,杏眼大大瞪开。
“娘,你不是说这般境界你都没遇到,就连爹爹到现在也只有过一次嘛。”
岳灵珊曾听寧中则讲述有关“悟道”境界之事,连岳不群也只有过一次,並因此练成了紫霞秘籍。
寧中则温婉一笑,“此等境界玄之又玄,可遇而不可求,你爹也说他不过是恰逢其会。”
“岳掌门功参造化,虚怀若谷,实在让人敬佩。”
定逸看向寧中则,双手合十称讚道。
“师太谬讚了。”
“嘖,风小兄弟真是可惜了。”不戒突然嘆气。
“爹,风大哥会出事?”仪琳急忙抓住不戒衣袖,小脸一白。
“琳儿放心,他人没事,就是这次顿悟估计会失败啊。”
仪琳听到风大哥不会有事,顿时松下一口气,但听到对方可能此次无法达成所愿,不由心中一紧。
正要开口询问为何,只听定逸开口道。
“自古『顿悟』,无一不是厚积薄发而来,风少侠年纪尚轻,所思所想未经沉淀打磨,想要悟透心中困念,难度过高,恐怕会不得称心。”
闻言仪琳看向身前少年,只见他眉间紧蹙,显是思虑鬱结,无法得解心中困惑。
仪琳絳唇紧抿,清澈眼眸流露出一丝怜爱之意。
心中不免想到,若是能抚平风大哥眉间紧皱,让他得偿所愿,自己什么事也都愿意做的。
“不过风少侠这般年岁就可『悟道』,实在出人意料。”
寧中则摇头一笑,语气惊嘆。
小小年纪便可“悟道”,足以证明其天资之卓绝。
且这少年武功定然不浅。
毕竟只有於武道一途走的足够远,领悟足够深,才会有此厚积薄发之机遇。
“確实如此。”定逸深表同意。
即使她知道对方曾在田伯光手下全身而退,武功定然不弱,小小年纪就有这份艺业,实在让人惊讶。
但与这“顿悟”一事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毕竟“顿悟”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进入,这少年才多大年纪?
当真让人心惊。
这也不奇怪,就连知晓顾辰全部实力的封不平,当初看到他“悟剑”时,都不由瞠目结舌。
遑论对顾辰知之不深的定逸和寧中则二人。
听见两人对话的不戒和尚,不由摸了摸光头,想起那晚月下对方临空劈向自己的一剑。
若是那一剑声势与实际威力相匹配的话,他倒有些理解对方为何能“顿悟”了。
但他仍是不看好对方顿悟成功。
因为即使对方那晚隱藏了剑法,实力不止如此。
但以对方年纪,也定然是自幼便只苦练那一门剑法,这才能达到能威胁到自己的程度。
否则解释不通。
而只修一门剑法,便意味对其余剑法不曾涉猎。
这般浅窄沉淀,终究缺了份剑道底蕴。
没有剑道底蕴,又谈何悟剑呢?
可隨即他呼吸一滯,眼睛瞪的溜圆,瞳孔微微收缩,像是见到世间最不合常理之事。
为何不戒突然这般作態?
只因。
顾辰动了。
动的不止是他,还有他手中的剑。
只见其手中长剑轻挑慢撩,招式犹如檀香升起般舒展飘柔,剑尖颤点恍若老僧敲木念诵,梵音四起,使人心中寧静。
忽然他剑招一变,转成势大力沉的横劈竖砍,如同古剎晨钟撞破云靄,沉雄端凝,甚至隱隱透著雄浑的怒吼声,让人心神皆震。
劈砍时似怒目金刚,崩挑时若慈眉低垂。
变换多端,刚柔並济。
“少林寺的达摩剑法。”
不戒和尚嘴角半张,半晌合不拢,喉间无意识发了声轻“啊”。
他曾出家当过和尚,一身本领也全都承自少林高僧,自然对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的达摩剑法无比熟悉。
难道他悟的是达摩剑法?
可对方用完达摩剑法后,仍是愣在原地思忖,显然悟的不是这门剑法。
这说明对方早就会此剑法。
方才见他虽只使剑招,没有催动內力,但招式衔接圆润,流转间並无半分滯涩,气势不凡,颇具气象。
定是下过不少心力研习。
如此说来,这剑法他本身就会。
那以年纪推断,对方那晚一剑应当確实只有气势,並无威力。
不然说不通。
因为他才多大?
哪有这般多时间,將一门剑法练至几乎可伤自己的地步,还能同时研习达摩剑?
那他又怎么“顿悟”?
毕竟对方那晚递出让他都心惊的一剑,只是有虚无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