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弟子,终於明白了(1/2)
“变幻多端,虚实结合,柔中带刚,刚柔並济。”
使完三套剑法后,顾辰细细感悟其中的剑势变化。
恆山派剑法柔中带刚,达摩剑法刚柔並济,雨打飞剑法虚实结合。
可这虚实结合的崑崙派剑法,同样暗合刚柔並济之理。
其剑势舒展时,似雨丝拋洒,轨跡飘忽不定,可缠可绕,若对手强攻而来,可旋转变向,借势引化卸力。
而一旦寻得破绽,便可剑势陡增,如瓢泼大雨疾风骤打,连绵不绝,倾盆而下。
剑雨可急可缓,剑可飘可坠,一紧一松,一刚一柔,相生相合。
顾辰又是想起“內八路、外九路”,共一十七路长短、快慢各路的嵩山剑法。
不过他没有当场演练。
这剑法他不知全貌,无法完整还原出来。
顾辰闭上眼,仔细回想那日见费彬使出这嵩山剑法时的精妙之处。
其招式大开大合,端正不阿,快时犹如岩崩石裂,力出千钧,气魄雄浑。
慢时便似山巔崖风,清雋而过,轻盈灵动。
同样是有刚有柔的剑法路数。
“刚柔並济,刚柔並济,这世间剑法都离不开此间之道?”
顾辰眉间越发紧蹙,思虑越发鬱结,他好像隱隱抓住了一丝剑道真理,但却无法得解。
一缕风过庭院,吹得竹叶簌簌摆动。
顾辰突然想到“狂风快剑”,自那日“悟道”后,他半日学尽此间精妙,目前已是他最擅长的剑法。
而大师父月下观山峦风动,所以悟出狂风剑势。
若是自己观之,是否能悟出別的剑势?
这般想著,他心神不由回到那日中条山峰台上,自己“悟道”时的状態。
通过那等状態,又再度回到三年前那个午夜,与大师父肩並肩。
只见冷月如鉤,悬於墨色山巔。
山风呼啸凛冽,吹得他衣袍布带猎猎作响。
方才还静如处子的林莽,此时正被狂风肆虐,似沸水一般在眼前剧烈翻滚。
古松虬枝怒张,却被疾风压弯成弓形,松针与风相撞,摩擦发出金铁交鸣的声响。
不消片刻,已是有不少松树齐根而断,悲愴倒地。
风更烈了,几欲在山间搅出漩涡。
却见一株垂垂老矣的臥龙松,明明主干都已被弯折贴地,但始终不曾断裂,在风中顽强抵御。
偶尔风势稍缓,他竟还能带著满身伤痕缓缓回弹,枝帽上的松针如同千万柄小剑纷纷脱落,回刺风中,仿若在竭力反击。
以柔弱之躯,对抗暴烈狂风。
“这便是以柔克刚,刚柔並济的道理吗?”
顾辰迅速回神,睁开眼眸,迷茫之色仍未褪去。
这刚柔並济之道,虽是更进一层的剑理,但依旧属於剑势之列。
所以这刚柔並济之后,又是什么?
他今日当真悟不透吗?
顾辰举起手中长剑,思虑半晌后,他又动了。
一剑既出,隨后三剑连刺,剑成环形,如烈阳当空普照。
他使的还是金乌剑法。
但这次,他並不是为了推延剑法中的金乌之势。
而是完完整整的使了一遍剑招。
只见他身姿柔韧,剑走轻盈,如女子翩沓,姿態脱俗,但激发劲气后,却给人一种烈日当空,焚烧万物的刚猛气势。
使完一遍剑招后,顾辰收剑而立,面露思索。
隨即他又是使了一遍剑招。
再度收剑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清明,心中有了些许明悟。
这金乌剑法,明显也暗合刚柔並济之理。
但这刚柔並济,却不像达摩剑法或恆山剑法之类,是招式中带有刚柔之理的剑道。
而是以女子阴柔之躯,轻盈剑招,走少商穴,激发阳刚劲气,威猛剑势。
“刚柔並济,竟是这般刚柔並济。”
顾辰喃喃自语,面上流露出焦灼之色,
他睁开眼,发现眼前一片模糊,但朦朦朧朧间又感觉身前有一堵墙,他自信可打破这堵墙。
但这墙,他却看不见,摸不著。
於是,他又动了。
再度一剑刺出,但这次,他使的不是金乌剑法,而是……
“冲灵剑法?”
岳灵珊惊声开口,大眼不停眨动,看向院中上下翻飞的少年。
只见对方手中长剑不停挥舞,时而剑尖颤抖,雨后乍逢,时而一剑横削倒刺,浪子回头。
接著又见他身法轻柔,姿势曼妙,长剑如神龙破空矫夭挥出,簫史乘龙。
招式流利,动作標准,身法嫻熟。
岳灵珊瞪大双眼,仿若看见了大师哥令狐冲。
不,她隱隱感觉对方对剑招的掌控,甚至还超过她的大师哥。
可这剑法她只与对方用过一回啊,他居然都熟练的到这份上了?
明明方才见对方用恆山派剑法还很生涩,为何用她自创的剑法就这般流畅?
岳灵珊不知道的是,冲灵剑法脱胎於华山剑法。
而顾辰对华山剑法,简直不能更熟悉了。
可为何顾辰突然使用这“冲灵剑法”呢?
只因他想起这剑法,也同样隱含刚柔並济。
顾辰想借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仔细领悟这刚柔剑理。
此时他听到岳灵珊的惊呼,心中一动,看向对方。
“拔剑。”
“我?什么意思?”
岳灵珊指了指自己,大眼流转不解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