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一笔买卖(2/2)
两人听了都非常兴奋,没想到第一天就有顾客上门。相比丁敬山的担忧,江兰亭是不怕的。时代的烙印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就像刚才所指的食堂的採买师傅没有一个瘦的。人人咸菜窝头是养不出一个胖子的。
供销社旁边就是粮站,每月月初在此交易猪崽,每月几次,每次20-30头,千人爭抢,而且需要持有三证:户口本,准养证、生產队介绍信缺一不可。江兰亭在老宅修了猪圈,有十平米大,她家人口多,按照规定可以养2头猪,前提是办下准养证才行。
那个年代养猪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像困难家庭,军属等是有优先权的,剩下的先给谁都是问题,所以张书记是採取抽籤的形式,谁抽到签就给谁家办理准养证,然后拿著准养证到这来抓猪崽。
当年由於江兰亭的特殊身份,他们家压根没有抽籤的资格。现在政策鬆了一些,江兰亭打算去找张书记说说情,看能不能有机会参与抽籤。
不过即使不参与抽籤也没关係,过不了几年,买卖就会自由,这猪圈也不白盖。
今天本来是交易日,不过早上刚到八点,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喧闹了半个小时,今日猪崽的份额就已经销售一空。如今下午就只剩下满地的猪粪被扫在一堆,等著足够多时运往地里成为肥料。
太阳西斜,二人往家赶。还没进门就看到自家门前泥泞的路上围著一伙人。凑近一看,原来是瘸子王被推搡著倒在地上。等几人看到丁敬山时,收敛了一些。浑说了些什么,散开了。
丁敬山拉起瘸子王,等几个走完,才道:“没事吧?”
瘸子王摇了摇头,拍了拍身上的土,道了声谢。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这几个人是队里有名的欺软怕硬之辈,一准是因为瘸子王腿脚不好,身有残疾,力量不如正常男子,又孤家寡人的,只是瘸子王一向谨小慎微的,不知道怎么惹了他们,丁敬山感嘆道。
江兰亭晚年也体会过孤家寡人被欺负的滋味,所以看著瘸子王一瘸一拐的,心里同情,嘴上自然就交代出,“等下你去他家看看,是为了什么?有没有需要咱们帮忙的。”
江兰亭將自行车还给玉芬,又和她说了一会话,才回了家。
回到家,將上午晾晒的土豆种收了起来,拿出锄头,开始给后院翻地,不多时,丁敬山回来了,接过江兰亭手中的锄头,示意她休息。
队里前几天进行了今年养猪的抽籤,瘸子王有一头的指標,队里就给他办理了准养证。今天才从队里把准养证拿回来,就被他们几个堵在家门口。
瘸子王属於队里困难户,因为腿脚不好,上工只得半工时,所以养个猪,养几只鸡鸭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去年瘸子王的准养证办下来,抓了猪,被今天那几人中的张家糊弄,进行代养交易,就是猪给张家养,上交完规定斤数的猪肉后,剩余的猪肉卖肉钱给张家,张家额外给2斤肉给瘸子王,粮站给的饲料粮归瘸子王。
但是张家翻脸不认帐,肉没给,饲料粮也占为己有。瘸子王上门要了几次,都被打出来了。后面张书记出面,才勉强將饲料粮给了三十斤。今年他们又想故技重施,瘸子王自是不肯。
“浑蛋,这么欺负人。”
江兰亭听了气愤得要命,这几个人无非是家里兄弟多,打架上场亲兄弟,欺负瘸子王家里没人。像丁敬山家里这种人丁兴旺儿子多的,他们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