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採买(2/2)
路过生瓜子摊,江兰亭看到生比较小,索性决定今日先不买,还给別人的东西自然要上好才行。
接著来到一个卖黄豆的摊位,黄豆颗颗饱满,买黄豆的大娘还在挑出里面稍微小一点的黄豆,“同志,来点黄豆不?家里自己种的,捡得很乾净,小一点的我都挑出来了,你看。”
说著给江兰亭扒拉下面的看。丁敬山和江兰亭都觉得不错,询问价格一看两毛一斤,最后双方討价还价一块七块钱买了十斤。两人拿了黄豆又买了些土豆白菜。绑在自行车后座两旁。
最后快散集时,两人才来到鱼摊,等了很久,看著人群散得差不多了才上前。和卖鱼的农家討价还价可是个技术活,首先鱼的鲜活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价格的高低。而快散集时,鱼几乎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態。丁敬山打算红烧,便不用那么新鲜的可以省点钱。
“同志,你看这鱼快死了,再没人买用不了多久肯定死,便宜点?”
卖鱼的小伙看著快要散的差不多的人群,只能勉强同意,“行,五毛钱给你。”
“太贵了,四毛,四毛我买五条,怎么样。”
“不行不行,差太多了。”
丁敬山转头就走。
“哎,”小伙赶紧叫住他“行吧,行吧,我赶著回家,给你啦!”
丁敬山这才转身蹲下来开始挑鱼。鯽鱼便宜、味好,原因在於鯽鱼一般是野生的居多,大多时候是人们抽时间去河里抓的,所以价格十分浮动,遇到刚好散集时价格可以很便宜。五条鱼用了两块钱。
用粗布麻线將鱼嘴穿起来再掛在车把上,今天的集市也散了。江兰亭坐在车后座,丁佳和坐在前大樑上,丁敬山脚一蹬,自行车晃晃悠悠向前一会儿,就径直往家赶。
回到家,丁敬山则带著丁佳和去烧猪肝,江兰亭马不停蹄地將黄豆清洗乾净,用清水浸泡。再做豆腐之前起码要泡上四五个小时。趁著这个时间她將肉和鱼清洗乾净。明天席面的硬菜红烧肉和鱼都要今天做出来。因著有喜事生產队特准了丁敬山半天假,江兰亭才不至於手忙脚乱。
一家人吃过饭,丁及时帮著丁敬山做红烧肉和鱼,江兰亭拿著瓜子生去借玉芬家的灶。
到了玉芬家里,玉芬不由分说將炒生瓜子的活抢了去,让江兰亭回家忙其他事。江兰亭也不推辞,千恩万谢后赶回家准备做豆腐的器具。玉芬將准备好的沙子倒进锅里,生火,炒热沙子,再倒进生不停翻炒,这样炒出来的生不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