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章 殿试(二)(1/2)
写策论也是有固定格式的,开头用“臣对臣闻”,结尾用“臣未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慄,陨越之至,臣谨对”。
中间部分为立论和答辩,刚刚考官说策论不得少於一千字,大家自由发挥,但其实如果没有写满一千字,阅卷官看都不看,所以要想得到好名次至少需要写满一千字。
宋志远开始提笔,在考卷册首上写上姓名、年龄、籍贯、履歷以及三代状况,写完这些才开始认真读题。
问“钱粮亏空,各省积欠至千万两,胥吏贪腐,州县火耗多至加五,当以何法清积弊、足国用、苏民困?”
钱和粮食都出现亏空,地方官府未將徵收的税款和粮食足额上缴中央,导致国库出现巨额赤字,使朝廷財政危机深重,还有基层官吏系统性贪污,破坏税收公平,甚至有的官吏借火耗之名盘剥百姓,附加税高达正税的一半。
其中火耗是指:地方官府將民间缴纳的碎银熔成標准的官银时,声称会发生损耗,藉此向百姓加征附加税。
问应该採取什么样的措施,根除体制內长期存在的腐败与制度缺陷,確保朝廷財政收支平衡,避免国库空虚,也以此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恢復民生经济。
说来说去还是老话长谈,不就是问贪污腐败的问题嘛?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出现贪污腐败。
宋致远开始研磨,心里暗自嘀咕著,该怎么写才能让皇帝和考官满意,老话长谈肯定不行,这是殿试肯定是要写出一些新意才行。
思索了好一会,宋致远开始在草稿纸上落笔。
臣对:臣闻圣主临朝,必以足国用、清吏治、安黎庶为急务。今钱粮积欠、胥吏贪蠢,实乃社稷心腹之患。谨陈管见,伏乞圣裁。
一、设会考府专责审计,由督查院定期考察,彻查各省藩库。
二、分级追缴,以前积欠的可以不再徵收,但是三到五年新欠的必须到位。
三、重典治贪,亏空超万两者,籍没家產,万两以下,削职充军,子孙三代不得科举。
四、推行养廉银制度,火耗归公,明定火耗率,五成补亏空,五成补养廉银,这样可以减少贪污的发生,当然也要派专员监督制衡,否则会崩盘,就像给饿狼投餵鲜肉,肉不够或监管松,狼还是会吃人。
(养廉银是朝廷给官员特有的高薪补贴,简单的来说就是他们工资拿的多些,能手下留情少贪些。)
五、革新税制,开源节流。摊丁入亩全面落实,穷人免税,富人买单。
整顿漕运浮费,改长运为兑运,漕粮改由军丁直接押运进京,撤除漕帮中介。
六、吏治维新,监督制衡。实行上查下,下查上双向考成法,
七、紓解民困,固本培元。荒种贷法,春借秋还,平民如果困难,可以先借一些稻种,等待秋收时可以適量加收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