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章 殿试(二)(2/2)
如果当地遭灾,可用火耗银子直接去江南一带购买,也省的再向朝廷伸手。
兴修水利代賑,比如以工代税,用做工来换取银钱或者田赋。
臣谨按:
此策兼采商鞅之峻法、桑弘羊之筹算、王阳明之恤民:
財政国库会慢慢充裕。
吏治:高薪养廉与密折监督並行,贪腐案可减六成。
民生:亩均赋减,百姓省银。
惟需陛下乾纲独断,任贤勿贰,则盛世可期矣。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慄陨越之至。臣谨对。
总之这套组合拳的核心就一句话:让官员合法赚够钱,让土豪老实交钱,让百姓少被刮钱,只要执行到位,绝对能破局!
如果还有头铁的人,就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一道策论写完,小太监送来午饭,殿试的伙食和会试差不多,两荤两素,只不过放的时间久了有些凉。
宋致远害怕御前失仪,早上没吃早饭,中午这一段自然也不敢敞开了吃,只寥寥吃了几口,肚子不再发出“嘰里咕嚕”叫声后便放下筷子。
其他人也是这样,寥寥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等著太监来收餐盘。
等太监把餐盘收走后,宋致远把草稿纸拿过来反覆品读刪减,最后把字数確定在一千五百字左右。
字数有些多,宋致远写的极其小心,力求字字完美,能参加殿试的学子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基本上都已经把自己训练成套话空话的专家,乍看起来个个理直气壮、忧国忧民、看著好像都很不错的样子。
这个时候考官会开始鸡蛋里挑骨头,著重看的就是书法,而且往往书法的好坏可以直接关係到个人的最终排名,內容反而退而求其次。
正当宋致远专心抄写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按道理来说,在太极大殿里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不会发出这么大声音才对,宋致远小幅度转头,正好看见穿著一身明黄色龙袍的中年男人背著手,在大殿四周来迴转悠。
能在大殿里如此悠閒,还穿著一身明黄色的衣服,这个人肯定是皇上,害怕被皇帝注意到,宋致远赶紧收回视线,深呼吸一口气开始专心致志抄写答案,正当宋志远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中,突然感受到身旁传来一道灼热的视线,宋致远心里暗道:不会是皇帝吧!
没敢抬头,宋致远用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抹明光,嚇得差点腿软,赶紧稳了稳心神,强迫自己镇定,继续写字,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待宋致远一页纸抄完身旁早已无人,说不激动是假的,刚刚他身边站的可是大齐的皇帝,封建皇朝第一人。
终於把草稿纸上的作答抄完,在抬起头大殿里面的人已经少了一半,宋致远把试卷平铺开,从头到尾再次捋了一遍,確认没有一次错处,也没有忌讳之处,这才伸手示意自己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