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研討会(2/2)
这样做,一来防止到时候面对提问,易乐临时思考耽误大家的时间,二来就是防止出现怀尔斯的乌龙。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藏书多,?0?????????????.??????任你读 】
毕竟易乐的成功与否如今已经不止关乎他自己的名誉,更已经和世界级一流大学哈佛和北大的绑定。
“哗啦啦~”
哈佛与北大两位院长加急整理的问题清单,正通过加密传真机源源不断吐出。
那些关於科利瓦金-弗莱切方法的詰问,与岩泽理论在高维空间的適用性爭议,在檯灯下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易乐的指尖划过第27个问题的拓扑图示,突然在泛黄的演算纸边缘看见一行模糊的铅笔字:“所有伟大证明,都是在质疑的裂缝里重铸的光。
次日下午,桑德斯剧院,穹顶下的空气正以黎曼函数的频率震颤。
受邀的学者们西装革履,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可走道里全是蹭会的学生。
这些学生有跟著导师混进来的,有哈佛本校的,还有从附近其他城市开车来的,后备厢里说不定还放著没写完的作业。
好些人压根没收到通知,早上六点就蹲在剧院门口,等工作人员开门时跟抢特价鸡蛋似的往里冲,抢到座位的人赶紧把书包往旁边一扔,生怕被別人抢占。
来晚的人更惨,直接在走道上席地而坐,屁股底下垫著报纸;胆子大的乾脆站到墙角,连走廊外头都挤满了人,跟记者们肩並肩贴著墙根站。
剧院广播里说上午九点开始,结束时间看提问情况,中午管盒饭。这话刚说完,就听见后排有学生偷偷问旁边的人:“盒饭是哈佛食堂的吗?能加鸡腿不?“
按照流程,报告会结束后,联邦数学学会的杂誌会找四到六个专家组成评审团,各自看论文提意见,最后匯总决定过不过。
站在报告厅的幕后,易乐波澜不惊,毕竟在场的所有人加在一起都不够他一拳打的。
不过其实他的心底还是有些激动,兴奋。身为一个华夏人,梦想之一不就是和现在一样:青史留名!
这场报告会的规模远超所有人的想像。
一百五十余位数学界的泰斗將齐聚一堂,巴黎高等师范的代数几何权威、哥廷根学派的数论大师,还有来自祖国中科院的院士们。
闪光灯与摄像机已在桑德斯剧院外架设完毕,路透社和《自然》杂誌的记者们正在调试设备,
准备向全球直播这场可能改写数字史的证明。
少年望著窗外的查尔斯河,水面上跳动的阳光像极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等待配对的素数,
24小时后,他手中的粉笔將在这道跨越三个世纪的难题上,画下最终的休止符。
易乐摸到裤袋里的巧克力,那是远在家乡那个女孩塞的礼物,包装纸內侧的铅笔字在掌心发烫:“听说质数间隙里藏著宇宙的甜。“
准备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工作人员的声音在安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易乐先生,时间到了。“
易乐嘴角一歪,扬起一个从容的弧度:“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