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歷史最年轻的正教授(2/2)
“易乐。”格罗斯的声音突然沉下来,“当你在图书馆用莫比乌斯变换重构哥德巴赫猜想时,
校史记载里最年轻的博士还在为微分方程掉头髮。”
他展开捲轴的手指微微颤抖,烫金的校名在灯光下流淌如熔金,“经学术委员会全票通过,现授予你数学博士学位,以及一—”
顿號悬在空气里的剎那,有香檳杯坠落在波斯地毯的闷响。
“以及你在物理系、生物系,化学系,计算机系修读的所有学士学位。”
格罗斯的声线突然破开寂静,“从今天起,哈佛大学的校史会多出一行字:有人用七百八十二天,走完了別人二十年的路。”
“啪啪啪~”
掌声如暴雨般响起,几个华人留学生激动地吹起口哨。
易乐接过捲轴时,指腹触到羊皮纸上烫金的“h”字母一一那道竖线比寻常校徽长了三分,据说是当年为纪念提前毕业的艾略特校长所刻。
而此刻,这道细长的金痕正贴著他的掌心,像条即將跃入沧海的银鱼。
掌声渐息,格罗斯院长双手微抬示意安静。他深邃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易乐身上。
“此外,”他的声音如同教堂钟声般庄重,“经哈佛大学校委会一致决议,鑑於你在素数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我们正式邀请你加入数学学院任教。”
老教授眼角浮现欣慰的纹路,“正教授的聘任书將与学位证书一同达。当然一一”他特意停顿,“选择权永远在你手中。”
宴会厅的空气骤然凝固。资深学者们神色如常,而年轻研究员们的手指已不自觉掐进掌心。
数学系百年歷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是1937年的冯·诺依曼,时年23岁。
十六岁的哈佛教授!
这个头衔背后是二战以来稳居学术巔峰的殿堂,哈佛大学,更是是总统与诺奖得主的摇篮。
有人开始悄悄揉按太阳穴,仿佛这样能缓解颅內因嫉妒產生的灼烧感。
波尔教授耸肩摊手,做了个认输的滑稽表情,
易乐却不以为意:“马上就是我们华夏的新年了,我得回去探望一下父母,和他们商量商量。”
“自然!”格罗斯朗笑著拍打少年肩膀,“哈佛隨时能为你们全家办理职业签证,绿卡也不过是—....”“
他突然压低声音,像分享秘密般凑近,“听著孩子,联邦才是学者的梦想之地,这里自由、开放,是学术研究真正的殿堂。
而且你的財富在这里能创造无限可能,可以让你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一类人,但若回国,那些数字或许就不再属於你了。更何况—“”
他环视金碧辉煌的宴会厅,语气带著怜悯,“一个顶尖数学家,在那种连实验室都匱乏的地方能做什么?种地吗?他们全年薪水恐怕抵不过你帐户一日的利息。”
易乐忽然绽开灿烂的笑容:“巧了,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
“哈哈哈!”格罗斯的爆笑震得水晶吊灯微微颤动,“好一个幽默的东方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