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官集团的反击(2/2)
这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这个人肯定不会是同样年轻的马三宝,而蒋瓛刚才提到的邹普胜,曾是陈友谅的军师,极有可能是站在朱允熥背后的人。
蒋瓛得了朱元璋的指令,长出一口气后赶紧退下。
只要朱元璋能交办他事情,锦衣卫指挥使的乌纱帽就能保住,他就不用和前任毛穰一样,被老朱拉出去当替死鬼。
至於说会不会得罪朱允熥,蒋瓛根本不在乎。
在他看来,朱允熥以后,顶多就是外放当藩王。
大明对藩王,有专门的藩禁政策,一个无权无军队的藩王,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朱元璋两头猜疑,让文臣武將个个心里忐忑不安。
吕氏在得知朱允熥怀疑她是杀害常氏的凶手后,选择了闭门不出,每日到佛堂颂经,並对外声言,以诚心来超度死去的姐姐常氏、太子朱標和皇长孙朱雄英。
她的这一举动,立刻贏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
文官之中,就有御史站出来,指责朱允熥捕风捉影,毫无依据的败坏太子妃吕氏的名声,实在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吏笔如刀。
文人的一张嘴,一支笔,端是厉害得紧。
仅仅两天时间,朱允熥就成了宗室皇子皇孙中的反面典型。
要不是朱元璋之前下过圣旨,朱標的入陵祭祀,朱允熥必须要参加,这会儿,就有御史敢直接上书,諫言將朱允熥这个不孝子孙,软禁於郡王府了。
......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一日。
朱標出殯入陵的日子。
应天府,紫金山脚下,明孝陵还未完工,就迎来了大明第一位太子。
“標儿,朕的標儿!”
眼睁睁的看著儿子朱標的棺槨被抬进陵墓,朱元璋不由得悲从中来。
虽然距离朱標病逝已有好几天,但老朱在看到朱標躺在棺槨中的一刻,白髮人送黑髮人,还是难以遏制心头的悲痛。
“.....,儿允炆,恭送懿文皇太子殿下。”
朱允炆站在朱元璋的后面,手里捧著灵牌,神情哀伤,步履艰难,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朱允熥按顺位,排在朱允炆的后面。
与其他嚎啕大哭的人相比,他的神情肃穆,一双眼睛从一开始就很红肿,但却未见泪水流下,只是眼神里面,可见悲伤之意。
“允熥殿下,怎么不哭,你看....允炆皇孙,哭得多伤心。”
“別胡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允熥殿下这是早就哭过了,你看他的眼睛.....。”
送行的文武官员,还有自发前来的百姓,躲在后面,凑近了小声说著话。
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个皇孙。
最近风头甚盛。
他们两个的一举一动,也落在文武百官,还有送行百姓的眼中。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各有计较.....。
总体来说,文官武將,亲近朱允炆的居多。
信任朱允熥的,只有常家、蓝家这几个朱允熥外家的功勋。
剩下的武勛,大多保持中立,他们不想也不愿参与到皇位继承人內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