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要当塞王(1/2)
皇宫。
奉天殿。
朱元璋强撑著疲惫的身体,於御案前,阅看经过大学士初阅过的奏章。
洪武十五年,老朱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检討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訥、典籍吴沉分別为四处大学士。
隨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詮、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內阁的雏形。
掌印太监陈能侍立一旁,欲言又止。
“说吧,什么事情?”
朱元璋抬头,睨了陈能一眼。
“皇上,今日祭陵,老奴带著守陵太监清扫太子墓道,离开得晚了,见到允熥郡王在太子和娘娘的墓前,长跪了一个时辰.....。”
陈能嘆了口气,把今日所见所闻,说给朱元璋听。
他是马皇后的亲信太监。
马皇后在世的时候,对朱允炆、朱允熥两个孙儿,一直同仁,並无偏向。
在她病逝之后,吕氏扶正太子妃,朱標被枕头风吹得晕乎,朱允炆勤学知礼的名声,才渐渐传开。
与之相反的是,朱允熥內向怯懦,不擅言辞,让人感觉上不得台面。
陈能老於世故,知道是吕氏在背后所为。
只不过,他是太监,不插手干预皇位继承之事,所以,一直忍著。
但今天,朱允炆扶棺痛哭,朱允熥却被无端指责,这让陈能再也看不下去了。
“噢,算他还有点孝心。”
朱元璋抬头,眼睛盯著陈能的脸好一阵,最后点了点头。
陈能忠厚恭谨,与淮西那帮勛贵素无交情,朱允熥能得陈能看重,倒是让朱元璋对这个一直忽略的嫡皇孙,有了几分好感。
孝道,不在於譁眾取宠。
而在於真心。
朱允熥对陈能替自己说好话,並不知晓。
朱標的棺槨入陵道时,看著朱允炆当眾哭泣、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他的心里,想到的是后世那些职业的丧事哭娘。
在眾人走了之后,朱允熥望著满地凋零的纸钱,让他触景伤情,只是想替原身,在父母亲的陵墓前,尽一尽孝。
陈能替朱允熥说了句公道话后,默默退下。
他能帮朱允熥的,也就是这些了。
说得再多,就是过了。
朱元璋看著陈能从御书房门口消失,慢慢又將目光移回到奏章上面。
要是能再活十年。
他会好好的培养朱允熥,让他接自己的皇位。
但现在,朱元璋自知,他的身体撑不了多久。
维持朝堂的安稳过度,是重中之重。
而在这一点上,有文官集团支持的朱允炆,要比朱允熥更有优势。
......
郡王府。
朱允熥祭陵回来,还没坐定,就听到仪正卫总旗赵麟来报,开国公府昭勇將军常森、携靖江王府长史徐博前来求见。
有大本堂的一场舌辩。
朱允熥在郡王府的地位和权力,已不可同日而言。
赵麟已经完完全全的投靠了常蓝两家。
有他引见,常森要见朱允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常森,小舅....,请他进府,到书房。”
朱允熥微一皱眉,吩咐道。
这个时间,与开国公府、凉国公府的人接触,有好有不好。
好的是,朱允熥终於不用再孤军奋战。
不好的是,蓝玉很快就要凉凉了。
常森忐忑不安的跟著赵麟进郡王府。
他虽然是朱允熥的小舅,但两人见面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