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朱允熥亮剑,老子不忍了(1/2)
洪武末年。
朱元璋为解边患之忧,分封诸子为塞王。
其中,为了彻底解除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他除了封朱棣为燕王外,又加封朱植为辽王,朱权为辽王,朱松为韩王,朱模为沈王。
这四个塞王,分封的地方,都在北方。
而朱允熥盯上的,就是四王中的韩王朱松。
穿越之前,朱允熥熟读过明史,对朱元璋诸子,也就是诸藩王的遭遇,有过了解,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一位韩王。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四日,朱松受封韩王,建藩於辽东开原。
但奇葩的是,朱松在王位十七年,竟然从未就藩过。
要是朱松和歷史上一样,贪图享乐,死活不愿意去开原。
朱允熥或许有一丝去往辽东当塞王的可能。
当然,这可能性,目前来看,也就一条缝。
朱允熥的嫡皇孙身份,註定了,他要去守边,老朱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同意。
朱允熥心里,想著下一步的计划,眉头不由自主的凝结起来。
常森见状,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允熥,你是不是心里还在恨舅姥爷和舅舅,要是这样,小舅给你行大礼,赔不是,但是,你不能不理舅姥爷和舅父。”
常氏只生下了朱雄英、朱允熥两个。
朱雄英八岁早夭。
朱允熥是唯一和常家有血脉联繫的皇孙。
现在,朱允熥话说的好听,但意思却很明白,拒绝国公府幕僚入郡王府,这让常森心里很不痛快。
“小舅,你猜错了,有些事情,现在真不能说,孤只说一句,孤的心里,一直认开国公府、凉国公府为母亲娘家,这一点从来都没变过。”
“要是小舅觉得,孤还可以期待的话,就听孤的话,不要留在应天府,离得越远越好,最好是去北方,去辽东。”
朱允熥嘆了口气,隱晦的提醒常森道。
蓝玉的人?
不一定真是蓝玉的人。
极有可能,是锦衣卫的暗探,又或者,是政治立场倾向於文官集团的人。
歷史上,蓝玉几乎未有反抗,党羽就被一网打尽,这背后,没有內奸,谁也不信。
朱允熥可不想,他的郡王府中,混入锦衣卫的暗探。
常森见朱允熥態度坚决,只能无奈摇头离开。
.....
朱允熥从孝陵回来,郡王府的形势大变。
几日间。
朱允熥的郡王府突然热闹起来。
皇十四子朱楧、十五子朱植、十七子朱权、二十子朱松等皇子,或是连诀而来拜访,或是单独前来求见。
借著诸位叔伯前来的东风,朱允熥终於不再唯唯嚅嚅,开始大刀阔斧对郡王府属吏还有奴僕、宫婢、太监进行梳选。
朱允熥整顿郡王府的第一刀,就是將长史胡济直接撤换了。
理由也是好找。
贪墨王府银子,再加上在诸王面前失仪,胡济劣跡一堆,辩无可辩。
胡济灰溜溜的滚蛋,马三宝、赵麟先后投靠,典薄王恭等其余王府属吏,见势不妙,也纷纷掩旗息鼓,不再听从吕氏的指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