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朱元璋老谋深算,朱允熥还嫩了些(1/2)
朱元璋要分封诸王的消息,不是什么新闻。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嫡皇孙朱允熥竟也在分封之列。
这著实让人感到惊讶。
毕竟,这段时间,朱允熥的表现,有目共睹,让朝野以为,老朱要立朱允熥为储君。
文官集团欢呼雀跃,认为他们的弹劾,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隨著吕氏谋害常妃的阴谋暴露,朱允炆的皇孙身份,只能是庶皇孙了。
按立嫡立长的宗法,一旦朱元璋驾崩,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不是朱允炆,而是朱允熥。
但是,朱允炆还有一个优势。
就是立长。
他比朱允熥要大了一岁,年龄上占据优势,符合立长的礼制。
朱允炆以庶兄的身份,要直接当储君,法理上站不住脚,但若是朱允熥死了,那朱允炆继位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御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
朱元璋头髮又白了一些,脸上的皱纹越发的沟壑纵横。
“皇上,允炆殿下已启程赴江西。”
掌印太监陈能从外面进来,轻声稟报。
“很好,这下子朝堂上的鼓譟之声,会清静许多,北镇抚司那边,给朕查探清楚,朝堂上有哪些人,在暗中联结,威逼朕.....。”
朱元璋听言,眼眸中狠厉之意一闪而过。
这一次文官集团与地方州府联合,弹劾朱允熥的奏章堆积如山,让朱元璋心里很不舒服。
他是马上皇帝,岂能为区区弹劾所左右。
但皇太孙朱雄英死於意外,让朱元璋倏然警醒。
出於保护朱允熥的考虑,老朱纳陈能之諫,决定以退为进,先將朱允熥分封出去。
“陈伴伴,你说朕劝允熥放过吕氏,也是为他好,等他继承了皇位,想杀吕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结果,这小子非得当著文武百官的面,让朕下詔处死吕氏,连什么是帝王之术都不懂,又如何能当储君?”
在心腹太监陈能面前,朱元璋终於吐露心跡。
“皇上,允熥殿下一直在郡王府,没有机会表现,等他去了杭州开了府,有了自己的班底,就能慢慢的成长起来.....。”
陈能陪笑道。
朱元璋这人,心思重。
这一次对朱允熥的处置,明面上是文官集团弹劾打压,实际上却是朱元璋有意外放歷练朱允熥。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这位年迈的雄狮,正在下一盘大棋——让两位皇孙在互相制衡中淬链当皇帝的能力。
....
郡王府內。
朱允熥在为母亲、兄长报仇之后,闭门谢客,深居简出。
就连老朱命陈能送来“吴王府”的牌匾,都不见朱允熥出来迎接。
这么做的理由,当然是躲避刺杀。
那些嘴上礼义道德的偽君子,私底下可是什么骯脏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大明皇帝,但凡有不顺文官意愿的,最后不是溺水死,就是吃药死。
朱允熥现在,班底就是郡王府几个属下,多拋头露面,谁知道会不会和朱厚照一样,落水病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