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朱允熥开府招人,朱允炆最后一搏(2/2)
“殿下不要灰心,京城传来消息,朱允熥已经被义父分封到杭州,限定一个月內启程,等他离京之时,就是死的那一刻。”
船舱甲板上,一员顶盔贯甲、额头有道陈年伤疤的中年將领,嗡声说道。
这人正是朱元璋的义子平安。
他的父亲平定,从太祖起兵,官济寧卫指挥僉事。后从常遇春下元都,战歿。
平安驍勇善战,力举数百斤。袭父职,先迁密云指挥使,进右军都督僉事,朱棣任燕王,平安与朱棣不睦,遂南归。
“平安將军,你的意思是,在朱允熥离京时行刺?”
方孝孺心头一紧,连忙问道。
平安鎧甲鏗鏘,大步来到朱允炆麵前,拱手道:
“殿下,钟山北麓的官道,末將已在那里伏下人手,只要朱允熥一出现,就能取了他的性命。”
“末將已叮嘱,两百死士,偽装成'张士诚'余党,一击得手之后,迅速从江上撤离,然后去往琉球暂避风头。”
“等朱允熥一死,有朝中文武支持,再向义父奏请,殿下当上储君,再无阻碍。”
平安之言,石破天惊,將朱允炆、朱允熥的储君之爭,一下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平安叔,皇爷爷希望我们兄弟和睦,不做前唐李家之事,孤今日就当没听过你的话。”
朱允炆嘆了口气,向平安投去复杂的目光。
“殿下放心,此事不成,末將决不牵连到殿下身上。”
平安神情狠厉,一摆战袍,起身离开。
......
京城,燕王府內。
刚刚从北平赶来的燕王幕僚姚广孝,与北敦十友领袖之一的王行,一边弈棋,一边交谈。
洪武八年,朱元璋詔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召入京师。
后经僧录司右觉义来復、右善世宗泐推荐,入天界寺,谋一僧职。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隨侍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得宗泐举荐,以僧录司高僧的名义,前往北平,住持大庆寿寺。
在此之后,姚广孝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
朱標病逝,太子之位悬空。
让甚有野心的朱棣看到了一丝机会。
这一次南归京城,姚广孝的主要任务,是接燕王妃徐妙云及朱高炽、朱高煦去往北平。
“好一个『佛分贵贱』!允熥殿下锋芒毕露,却字字诛心,倒是合贫僧脾胃。”
“依贫僧看,王兄也不要回去了,允熥殿下既是吴王,去藩地就封也不远了,王兄就去吴王府自荐当个教习,以后给殿下出谋划策。”
姚广孝黑袍下,手指缓缓拨动佛珠,眼底闪过一丝激赏。
他早年剃度出家,法名道衍。但后来,又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所以,姚广孝其实就是一个披著僧衣的道士。
“道衍,行这点本事,与你不能比,说不得日后,还要靠你多多指教。”
王行青衫落魄,点头应答,姿態放得很低。
他先后在沈万三、蓝玉府中的塾师,这一次受蓝玉牵连,本来也在被杀之列。
幸好朱允熥出手,蓝玉保住了性命,流放辽东,与蓝玉相关的一应人等。
如王行这样牵扯不深的,失了墪师的职务,只能回籍閒居。
註:北敦十友,活跃於苏州北敦的文人群体,以高启、王行为代表人物,姚广孝苏州人,亦为十友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