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朱允熥痛斥文官虚偽,爷孙议兵部人选(2/2)
杨靖卟嗵一声跪倒,在朱元璋面前,连连磕头。
他这一跪,后面侯庸、严震等人也是跪倒一片,口中纷纷痛陈,朱允熥这是危言耸听,他们可是朝庭重臣,不敢有丝毫背叛之意。
“哼,朝廷设兵部掌管军机,唐鐸却视边防如儿戏。”
朱元璋猛睁开眼睛,一啪御案,声音响彻大殿。
“今日若饶了唐鐸,便是告诉天下人:大明律法,只罚小民不惩高官,只斩武將不赦文臣!此例一开,国將不国!”
老朱有朱允熥一番话垫底,铁血帝王的威仪一下起来。
当国將不国四个字说出时,奉天殿內的肃杀气氛,已经浓烈到了顶点,就连侯庸、张筹这样的六部重臣,也再不敢多说一句。
“允熥,午时將到,你去吧。”
朱元璋站起身,环视眾人,不见有反对声音之后,向朱允熥说道。
“儿臣请旨,即刻监斩!”
朱允熥深深一揖,转身朝殿外走去。
在他身后,早后殿前侍卫,像拖死狗一样,將已经打落乌纱帽的唐鐸、还有剥去麒麟服的金丽渊带下。
“退朝!”
朱允熥出殿没多久,身后传来侯显带著兴奋的叫喊声。
金丽渊出局。
他这个司礼监少监上位。
大明皇宫,宦官內部新人上位,又是一番龙爭虎斗。
.....
当晚。
御书房暖阁。
朱元璋正对著奴尔干司的舆图出神,烛火將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倒比平时的身形更显挺拔了些。
“允熥,你要为武勛说话,皇爷爷支持你,但是,这治国还是要靠文官,现在,唐鐸已伏法,兵部尚书的位置,你可有中意人选?”
朱允熥垂手侍立,作后辈倾听状。
今日朝会所作所为,瞒不过老朱。
所以,朱允熥在监斩之后,就立即进宫来见朱元璋。
他行將就藩杭州,见老朱的机会难得,有些心里话,还是要早说,让彼此解了心结才是。
“皇爷爷,孙儿以为,军伍之事,最好还是交由武勛来决定,兵部尚书位置,还需要一位德高望重,能镇得住场子的老臣。”
“比如信国公汤和,虽然功成身退,但却恭慎持重,就是合適的人选,至於说,信国公所患风疾,孙儿已经觅了一位医术高明的郎中,可为信国公医治。”
朱允熥想了想,諫言道。
文官掌兵部。
並不是说不可以。
但毕竟是外行领导內行。
大明朝前期,靠著朱棣轮大刀,能够暴打蒙古部落。
而到了中后期,特別是朱由校、朱由检兄弟时,武备松驰,屡战屡败,与兵部尚书这个关键位置没有得力官员有很大关係。
兵部若是能由武勛来掌管,情况可能会有改观。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
朝廷腐败的话,一、二个官员的更替,並不影响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