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09章 罢黜冯京,案件重审(7k,算大章吧,不分了)

第109章 罢黜冯京,案件重审(7k,算大章吧,不分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墓:考古直播凶险国家请我出手 开局直播雍正登基[游戏体] 造梦天师 我,东皇,不干了 卡牌制造商 被各路疯批觊觎的笨蛋美人 借我传宗接代?我反手绑定女神无敌 和变态分手后,忘记关亲密付了 快穿重回:宿主被强制爱 被唐僧赶走?花果山成最强一难!

李元昊强行要求汉人剃头,这其实是很蠢的,这些剃了头的汉人也不会认可自己是党项人的,

反倒是很多人会认为自已是回人,所以到了梁太后时就命令他们重新把头髮留起来,重新穿回汉人衣服了。

但是太强调汉化了也不行,因为儒家文化本身太强了,给这些人建立了儒家的汉人认同,这帮人怕不是就要心向大宋了,鬼知道什么时候归义军的这个旗號就又要打回来了,为了打个回,要是把宋人给勾引过来,那乐子可就太大了,

因此在著重强调他们是汉人之后,却不允许他们供奉和信仰孔子,关羽,城隍等汉人的文化符號,而是更加大力的推崇佛学,並让他们学习西夏文字。

总之,就是把这帮人搞得贼拧巴,胡不胡,汉不汉,却是正好可以为梁氏所用,做他们梁氏真正的基本盘。

“依臣看,这位西夏梁太后虽然打著的是党项人的旗號,但却只是为了拉拢党项人的上层贵族,破坏的是西夏中央政权好不容易勉强搭建起来的体统,但是在底层,他却是大量的调瓜、沙二州东来,反而在想尽办法去抢夺那些底层党项民眾的利益。”

“攻打大宋,其实就是手段,他们其一,是为了在上层摆脱自己的汉人身份,以示自己与咱们大宋势不两立,其二,是为了借战事之机,儘可能的將瓜、沙二州汉人儘可能的调过来,借战事安插,吞併那些党项人的土地。”

“那些党项贵族,就干?”

“李谅祚活著的时候,因为要推行汉化,党项內部的矛盾很大,如今梁太后废除汉化,自然是反而极受西夏那些小贵族的拥是,更何况对回战事的胜利,也已经重新恢復了丝绸之路,通过在关键位置上设卡收取关税,也足以弥补那些党项贵族的损失。”

这梁太后的这个玩法,是通过侵占土地来损害底层党项人的利益,但又能通过丝绸之路上收商税来分润来拉拢党项上层利益。

至於说汉化,其实绝大多数时候少数民族汉化的目標都只是为了自己死后儿子可以父死子继罢了,梁太后一介女流,废汉化,上层那些贵族怕是巴不得的呢。

简单说,就是损害汉人地主及中高层和党项人的底层,来拉拢汉人的底层和党项人的高层。

隔三差五的再和党项贵族中的顶层人物睡个觉啥的,这权力也就把握住了。

赵项点头,隨即,却是猛然站起身来:“如此一来,西夏国力岂不是会因为这连绵不断的战事不减反增?”

“官家圣明。”

这赵项也算聪明,敏锐地意识到西夏这么干下去会越打越强的。

因为越是打仗,梁太后就越是有理由將西边的汉人给调到东边来,如果党项人和宋人打仗死了,那他留下的土地需要这些汉人来继续耕作,如果西夏打贏了,占领了宋人的土地,还是需要调这些西边的汉人来耕作。

灵、夏等州本来就都有著大量的生汉、降汉,如此这般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地方就將成为一个大熔炉了。

况且赵也是知道,西夏和回人作战是节节胜利的,就算东边和大宋的战事是输多贏少,也不耽误人家东边受损西边补,丝绸之路一旦开闢出来,相比於西边的得,这东边的失,对於西夏来说恐怕还真不是不可接受。

“所以这么看来,这西夏太后虽然行事荒唐,但却非但不是庸主,反而是是在以这种荒唐手段富国强兵了?所以,他真是王小仙口中的明治?那朕,当真是慈禧么?”

隨即却是又想到,王小仙跟他讲的,那个胡编乱造出来的大清国,慈禧因为过生日的原因而挪用三百方贯的军费从而被小国打败的问题。

他当时还想呢,这得是多昏庸的主,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昏君至此,亡国也实属活该。

结果呢?他们大宋最大的將门,他的亲姑父在干什么呢?为了斗富而把最新款的神臂弓卖给辽国人?这和那慈禧又有什么区別?

“所以王小仙,真的是以此做比,认为西夏会在梁太后的治理之下日益强大,而朕,却是个志大才疏的慈禧么?”

李舜举不敢言,只是连忙低下了头,不敢回应此事。

“冯京不是递了辞呈么?答应他,让他滚蛋,让內阁议一议,谁適合接替这御史中丞之职,实在不行,就让司马光回去,亦或者——哎~,算了,让他们先议吧。”

赵项也是真无奈,御史中丞这职位实在是换了太多次,已经有点无人可用的感觉了,一旦冯京去职,朝中除了司马光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合適人选。

而且这个职位实在是太重要了,说实话,江寧那边出事儿之后赵项其实就已经有想要换掉冯京的,之所以没换,是打算等王安石回来,正式推行变法之后,问问他王安石的意见的,毕竟御史台是政治斗爭中的大杀器么,这个道理他赵项还是明白的。

万一换掉冯京,换上去的人和王安石不和怎么办?不认同革新变法怎么办?

几乎是直觉一般的,赵便打心眼里认定司马光不是合適人选,他曾跟人解释,当初换下司马光不是为了惩罚他,而是出於爱护他。

“刑部那边,让韩縝暂判刑部事,重审刘青儿案,告诉文彦博,让他这次好好审案,认真审案,庆寿宫那边—哎,我听说斗富之后,太皇太后给曹评两万贯钱,以做零用?呵呵,放火烧街,他赔才赔了两千贯,太后却居然给了他两万贯。”

李舜举压根就不知道这个事儿,只是涉及到太皇太后,还是比较敏感的,只得道:“太皇太后久居於深宫,销確实也不大,曹駙马既是太皇太后的侄子,又是她的女婿,所以——娇宠了一些,这也是人之常情么。”

赵项:“將庆寿宫的用度再减去三成吧,国事艰难,正该要力同心,相忍为国才是啊,另外岐王和曹评二人,斗富之事,影响甚坏,罚他们闭门思过一年,一年之內,不许出门!”

这样的决定既下,只要外边的那些朝臣不傻,应该就不可能不明白赵的意思了,那些士大夫们和將门,外戚,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之所以遮遮掩掩,本来也只是为了照顾太皇太后,也是他这个官家本人的顏面而已。

却是连王小仙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冯京居然会被罢点的这么快,他只是去敲了个鼓,居然真就把事情给敲得峰迴路转了?

满朝的文武也是有点懵逼和不解,毕竟赵转变的太快,按理来说,去年他刚登基的时候和曹后的关係毫无疑问是最僵的,可是过年的时候不是都和好了么?这才刚和好几天啊!

之所以连文彦博都默契的想要將此事轻轻放下,不就是为了大局著想,害怕刚刚关係有所缓和的这帝后二人又重新尷尬起来,害他背负不孝的名声么。

那你要是都不在乎了,那就查唄。

因为这案子,在被王小仙这么一搞之后已经成为了公案、大案,为了以示公开,韩縝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为工匠刘青儿进行了平反,同时也大大方方地公示出了此案的直接证据:

一架被缴获的,完整的神臂弓,那弓樑上还刻著铭文呢,写著刘青儿制,曹诵验。

就这么点证据,也就是说这神臂弓是刘青儿做的,仅此而已,就这么一点莫名其妙的道理,居然就直接抓了这刘青儿顶嘴,不得不说冯京这事儿乾的,也確实是太急了一点,活儿太糙了。

当然,其实也不能说真就是太糙,栽赃之前他是特意查过的,这刘青儿没钱没势,家中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有个媳妇,前年还跟別人跑了,人虽然在军械监当差,但人缘並不怎么好,按说这样的人,冤枉了也就冤枉了,是不会有人给他出头的。

他也是真没想到,这刘青儿的老母,六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能先是去开封府去闹事,后去找王小仙喊冤,王小仙居然也真管他,更没想到官家居然也乾脆一脚把他给踢了。

明明他才是替官家遮挡的啊!

不过事情传开之后他罢职总是没问题的,北宋在经过了仁宗朝的宽仁之后,对於官员腐败的容忍度破天荒的高,但是御史中丞的这个职位到底还是特殊的。

这职位是主抓反贪的,对道德的要求自然极高,一般只要是被指出了道德污点,確实也就很难再干得下去了。

王小仙在江寧是个什么地位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既然敢当著眾人的面明確的表示他手里有冯京当江寧知府时贪污的证据,那也不用怀疑肯定是真的有。

再说刘青儿这事儿曝光之后大家也才发现,冯京这事儿办得確实是离谱,因为既然这神臂弓上有了曹诵验,这么明確的记號,自然就代表著这弓已经出了军械监,已经由曹诵接管保管了,这弓丟不丟的跟人家工匠就没关係了。

明眼人都不难看出,冯京在处置此事上恐怕是根本就没有用心的,看到此事和曹家有关之后压根就不想管,看到了刘青儿这个名字,直接顺手就把锅给扣了。

现在换了人,劲爆的消息自然便一个接一个的曝了出来,因为那个被雄州守军直接给扣下的商队,其头领刚好是曹评的家奴。

曹诵的验收,曹评的家奴,整件事这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了,只需要顺藤摸瓜,基本没有查不出来的道理。

那韩縝也是老刑名了,甚至这刑部的事情本来也一直都是他在主管著,只是他们家势力实在太大,一个大哥韩絳现在是枢密副使,二哥韩维是翰林学土,赵最信任亲近的老师,连王安石都是他举荐的。

再加上他本人知刑部,一家哥仁都是半相一级,而且隨著上边的那一批老东西逐渐凋零,肉眼可见的这哥仁的这个半相的这个半字早晚都能跨过去,这就实在是有点太扎眼了一点,这才儘可能的低调行事。

这才让那冯京无厘头加了个知刑部的简差做了刑部的一把手,事实上人家冯京大部分的精力也是放在御史中丞这个位置的,只有审查官员需要刑部配合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还有个知刑部的差事。

觉的是偏偏此次查的这个军械失窃的案子,在一切问题都还没浮出水面之前,他这个实际上的刑部一把手居然还能把案子甩给名义上的一把手冯京。

更绝的是,御史中丞空缺,不管是赵本人想用,还是政事堂商议,如果不让司马光回去的话,那么这位置眼下最最合適的人,还真就是作为枢密副使的韩絳!

什么是政治斗爭的高手?不显山,不漏水,顺势而然,这位置自己就送到屁股底下来了,仿佛一切都是运气好一样,这,才是政坛上最高明的手段。

歷史上,这一家兄弟俩还能干出一守旧,一变法的神奇操作,韩絳这个司马光的好友愣是能和王安石站一块去支持变法,韩维这个王安石最重要的举主,赵的老师,愣是能和王安石翻脸自己跑守旧派那波去反对变法去了。

这韩家“兄弟同胞八人三学士,祖孙共列一朝四国公”,著实是有点真东西的。

不过当然的,审的过程现在来看已经没什么悬念了,但是审完了到底要如何判,那却是另一回事,谁也说不好那曹诵和曹评结果会如何了。

目录
新书推荐: 离婚后,我的情报系统每日刷新 斗罗大陆:重生霍雨浩之再回绝世 从黑科技开始,强国之路 美利坚1849:从每日情报开始 都断绝关系了,谁还惯着你们啊 遮天之万法成道 我男神养成啊,怎么成首富了 斗罗:龙王之七杀修罗 柯南之我是链金术士 万界:诸天演武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