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想裁军?问过我了没有(1/2)
第157章 想裁军?问过我了没有
这小太监居然是童贯?
但其实仔细想想也很合理,北宋的宫廷从来都是以小而闻名,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太监想要扩编还真不像文官那么快。
毕竟就算有充足的穷人愿意卖孩子,切了之后总要有个修养的时间,而想要到赵的身边办事,至少得要学习,得知书达理,识文断字,人长得还得看著顺眼,天性上还得聪明伶俐,还不能是小聪明,恐怕是新扩招的太监根本也来不及用呢。
这么多的要求这么一卡,其实剩下的自然就没多少了,这童贯既然能在未来几十年成为大宋第一太监,连自己这么个只有基础歷史知识的现代演员都称得上是如雷贯耳。
那么自然他年轻的时候,在一眾的年轻太监之中,也一定是要出类拔萃的,自己这么个小蝴蝶翅膀一扇,这不就提前出头了么?
“你是李宪的人啊。”
“是,小人的乾爹是李都监的弟兄。”
“合理,很他妈的合理,来来来,童供奉,坐,坐。”
王小仙一时也是有点见猎心喜的感觉,在他那浅薄的歷史知识认知里,眼前的这货似乎歷史评价不怎么好,包括水滸传在內,传统史观中这货似乎是北宋的灭亡原因之一,是奸贼中的奸贼。
然而似乎与此同时他也是有一定的军功的,以至於在评价上颇有些爭议。
穿越过来这么久了,这北宋的文官是什么尿性他自然也没有道理还不清楚,太监领军,那一定是只能贏不能输的,只要是输了,就一定会將各种各样的黑锅扣在其头上。
靖康之耻这么大的大黑锅,不往这太监的身上甩那就见了鬼了,因此恐怕这奸臣之名也未必就实了,北宋中后期多用太监监军甚至是领军,这是有著结构性矛盾的。
因此王小仙一时对这童贯极其的好奇,还真和他就这么聊上了,一时还真就是忘了赵项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见他的事了。
101看书 海量小说在 101 看书网,101????????????.??????任你读 全手打无错站
“童供奉哪年进的宫,今年这是多少岁了?”
“童供奉哪里人啊,家里以前是干什么的啊?”
“童供奉都读过什么书啊?你现在既然是做贴身小黄门將来肯定会被重用,將来有什么志向呢?是想进三直?还是想进羽林卫?还是进军械监?”
这童贯也是懵的,完全不明白为啥这江寧公会对他这么感兴趣,还以为他只是单纯的人好,是对谁都这样,一时心里还颇为舒服,他本来的任务就是和王小仙嶗嗑,拖延时间,自然是知无不言。
【听说这江寧公是文人中少有的不歧视宦官的,甚至跟李都监还是兄弟呢,如今与其接触,確实是如沐春风,和其他的文官完全不同啊】
“在下现在只是一个小黄门,和几位都监是完全没法比的,也没想过那么远的事,现在也只是想,能够好好伺候官家,不出差错,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这小黄门的位置,咱家就算是干一辈子也行啊。”
王小仙笑道:“哪有人会干一辈子小黄门啊,锻链好了,还是要放出去做事才不浪费的,实不相瞒,我倒確实是有一些想法,你想没想过出去做个监军,监工之类的?
我確实是打算再建一个专门监察股票发行,交易的衙门了,有用宦官的想法,要不我跟官家说让你来挑大樑试试?”
童贯闻言连连摇头:“不行的,不行的,我不行的,我只是小黄门,只是黄门而已,哪能跟几位都监相提並论。”
王小仙面上只是笑,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他也只是在脑子里有个粗浅想法,实际上並不成熟,不提也罢。
“对了,官家和王相公在聊什么呢?这么秘密和关键么?大过年的,这俩人加班也没个够么。”
“啊这—这—小人就不知了,不知了。”
王小仙给他翻了一个白眼。
“我又不是妒妇,难道还会介意这种事么?你这么紧张干什么,不带我很正常么,跟你说,政治上的事,一定要学会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大过年的还要加班討论的,一定是大事,理解,是理解的。”
童贯连忙又去给王小仙点茶,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却是看得王小仙也不禁觉得好笑,同时也通过这童贯的表现,確定了王安石和赵项確实是在商量大事,而且是特意瞒著自己,至少是並不希望自己参与的。
【那看来一定就是这样了,这么不想让我参与,那看来应该就是军政了,会是赵项的意思,还是王安石的意思呢?】
这童贯,到底经验还是浅,虽然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但现在到底也就是王小虎那个岁数,再怎么机灵,聪慧,阅歷经验这玩意不经歷练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几句话的功夫基本就被王小仙把底给摸了。
如果这黄门还是李宪,或者王中正,自己是万万摸不出这个门道的。
【会是什么事呢?】
一件事如果是王安石不希望自己参与,那恐怕十之八九,会是想要保护自己,应该不是为了提防自己跟他爭权,他现在的资歷毕竟还太浅,再怎么受重用,要说进两制之臣威胁到他,那恐怕还是不太可能的。
而如果是赵不让自己参与,莫非,是他当真对自己產生忌禪了?军权,这么敏感么?
按理来说,王小仙是根本没有任何黄袍加身的可能性的,他是文官啊!
自古至今,从没听说过有纯文官能顛覆了天下的,嗯至少很少的。
最关键的是,大宋开国百年,將门遍地,即使是按照王小仙搞的那个军户代表制度,军队中的中高层也一定会充斥著大量的勛贵阶层。
这些勛贵阶层都是你老赵家的亲戚啊,你们互相之间早就都已经联姻一百多年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係。
当初赵项能同意这个,图的不就是个赵亡宋不亡么。
军改之后的大宋,確实是有可能会在將来再出一次黄袍加身之事的,但这个黄袍加身的对象应该只是你们家亲戚才对啊,我一个文官,真干了这样的事,你们家那充斥著禁军上上下下系统性所有岗位的勛贵阶层,能认么?
【这赵项,真的会这么蠢么?】
不过话说回来,赵如果当真忌惮自己,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他敢把这份忌惮给表现出来,並且对我有什么实质性的打压动作的话】
那自己直接来个以死证忠报君王,不就得了么?
这他妈多省事儿啊!
以自己现在的威望,真要是这么个死法,怕不是得奔著岳飞那方向去了吧?
这么一想,王小仙甚至还真有点迫不及待了呢,这种死法是民间对大忠最喜闻乐见的死法了,说不定还会给他编排各种话本故事。
说不得在话本里,王安石就成了那个迫害忠良的大反派了也说不定,毕竟潘美都能变成潘仁美么,那这么看来自己这香火不会比杨老令公差吧?
而如果这二者都不是,是两人都同意不让王小仙参与。
那就很有可能是在干什么伤天害理,琢磨著让老百姓成为变法代价的事了。
那自己就更应该他们了啊,这不妥妥的正面角色么?最好能逼得他们为了大局弄死自己才好呢。
这要是能死成于谦妥了!
当即,王小仙的眼珠滴溜溜溜溜的乱转了起来,琢磨著这件事,自己到底要怎么才能参与进去。
一警,见童贯还是小心翼翼,眼神里却明显带著单纯的样子,暗想:【还是得从他的嘴里套话才行啊。】
“童供奉將来,想要领兵打仗么?说真的,你说咱们宦官,现在若是想要上战场的话,到底是走我大哥李舜举那边的路子更方便,还是走张若水供奉的那条路子,走羽林卫的路子方便?童供奉以为呢?”
童贯闻言笑著道:“江寧公这是考我了,嗯——恐怕是·除非將来有咱们官家御驾亲征的时候,否则是羽林郎,恐怕绝大多数都是要被出身高贵的虎责郎所压制的,羽林的职责更多的还是为了保护官家的安全,要说前程,恐怕是不如军械监那边的。”
“嗯~,那童公公你说,我若是想要上战场的话,应该走什么路子呢?”
“您?江寧公您想要上战场?”
“怎么,你不知道么?我这人的志向就在於此,我跟大哥结拜的时候就说过,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做一方经略使,乃至安抚使。”
“哦?江寧公居然还有这样的志向么?”
“是啊,我还特意求过大哥,想让他给我弄到西军前线中去呢,可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帮我这个忙呢。”
童贯:“李都监怎么会是不肯帮忙?我朝军制,本就复杂,咱们这些宦官便是有临时有了差遣去处理军务,回来了,也依旧只是普通阉宦而已,更何况文官做军职,哪是咱们这些阉人能够胡乱插手的,江寧公您这么想,可误会李都监了。”
“那你说我怎么能当上经略使呢?”
“江寧公您这就是在考小人了。”
“没有没有,真心请教。”
“对於江寧公您来说,將来做到相公之位,定然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到时边境若有大战,朝廷自然会派您做安抚经略史。”
王小仙白眼道:“唐公曾跟我说,我这性子若是一直不改,这辈子都別想进得了政事堂的,相公我是不敢奢求的,安抚经略使更是从来就没想过,能做一路普通的经略使,我就心满意足了,就你说我这次去河北砍的那个李肃之,他不也是经略使么?难道我將来成就还不如他了不成?”
童贯:“我朝官制,歷来繁复,李肃之怎么当上的这经略使,小人却是真不知道了,我朝文官,除了朝中相公外出当经略使的,其他的文转武,似乎都有些因缘际会,各种巧合的成分?”
王小仙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是啊,文官去当武將,本来就大多都是赶鸭子上架,绝大多数,都是因缘际会的巧合。
文官都是读圣贤书学习起来的,说真的,又有几个是会打仗,打过仗,有著相关经验的呢?一將无能,累死三军,我大宋的兵力国力,都是这么败坏的,可恨,可恨。”
童贯闻言討好地顺著说道:“前朝荒诞,导致军事荒废,幸赖官家励精图治,锐意变法图新,所为的正是这军政变革之法,又有您和王相公两位贤臣辅佐,富国强兵,一雪前耻,重振中华,指日可待。”
王小仙:“军改?將兵法啊,呵呵,哪那么容易呀。”
童贯大惊:“您,您居然知道將兵法?”
说著,还忍不住本能的,瞅了里面勤政殿的方向一眼。
【里面果然是在討论將兵法么?】
当即想著道:“知道啊,不就是將天下军队去掉那些复杂的编制,统一只分成一个个的將,由朝廷统一管理么,这主意,早在江寧的时候就是我跟王相公提的。”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是王小仙前世的时候在课本上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