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想裁军?问过我了没有(2/2)
还是那话,王小仙不算是什么厉害的歷史爱好者,却也不算是史盲,王安石变法到底是进了高中歷史课本的东西,几条主要措施的內容,影响,意义,他都背过,甚至高考考题里还考过呢。
知道和军政有关,就想到这么诈这童贯一下,看童贯这反应,里面应该是在探討將兵法没跑了。
“嘿~,啊这这这,居然是这样?啊这”童贯一时也是有些慌了神,心里却是居然真的为王小仙有些不值了起来。
“江寧公,您,您是咱们宦官的自己人,宫里的宦官都知道,真没想到,王相他居然是这样的人吶,这既然是您出的主意,事到临头,居然是他提出要背著您。”
【王安石提的么,是为了保护我?將兵法为什么要保护我。】
王小仙依旧是眼珠转个不停,这童贯,比自己想像中的似乎要更加好忽悠得多。
当下连连摆手道:“那倒无所谓,无所谓,我这人,从来不在意这些,只要是为朝廷好,为大宋好,个人得失,不去计较,不计较。”
“江寧公真是高风亮节啊,佩服,佩服,江寧公小人斗胆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满朝文武,小人唯独对您是崇拜备至,无以復加,不止是我,宫里面所有的宦官有一个算一个,跟我想的都是一样的,都说您江寧公眼里只有大宋的穷苦百姓,心里头就没自己。”
“哎~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言重了,言重了,还是有自由的,比如我现在就特想赶紧把工作匯报完了回家,这一出去就是小半年,紧赶慢赶的才算是终於在过年之前回来了,怪累得慌的,年前加班就够烦的了,这还得乾等著,更烦。他们现在说到哪了,要不我出去溜达一会儿再回来吧。”
说著,王小仙直接起身。
童贯连忙拦住道:“快了,快了,应该很快就能谈完了。”
“是么?將兵法挺复杂的。”
“真快了,这事情都已经谈了两个多月了,就是计划著过年之前谈完,过年之后直接施行了。”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非要赶过年之前谈完啊。”
“为了省钱啊,今年过年,朝廷给全国的將士们,尤其是京畿附近的禁军都发了不少好东西,而且年后开了春,也正是百姓回乡农忙耕种的时候,空出来的岗位也多。”
“哦~原来是这样”
【是裁军啊。】
【王安石和赵项这两个人做事,都有些贪大求全,都有著一股只爭朝夕的劲儿,既然这么不想让我参与该不会是想要快刀斩乱麻吧。】
【很有可能,这种事要想做得成,恐怕还非得是快刀斩乱麻不可,越是拖延,缓裁慢裁,反而就越是容易裁出事儿来】
【裁军是肯定得裁的,但要是裁得急了没有妥善的安置这他妈就不可能有妥善的安置!】
他记得上辈子上歷史课的时候老师好像是提过一嘴,赵和王安石两个人是將大宋的一百一十万禁军一口气压缩到只有五十几方的,相当於是裁掉了接近一半。
当然,军中吃空的问题是很严重的,有人甚至说仁宗朝的军队空可能会有一半,可问题是裁撤之后难道就没空了么?挤水分,这好像比裁军还难呢吧。
歷史规律,一半不都是裁的都是干活儿的,不干活儿的和空餉留下么。
这似乎也是论证王安石变法最核心的一个成功之一,上辈子学这一段的时候也没多想,也觉得这事儿干得確实是漂亮,毕竟兵的问题確实是给解决了么。
可是现在想想这是北宋,不是当兵光荣的现代社会。以王小仙对这个时代现在清楚的认知,这年头的宋人,至少是在他变法之前,但凡还能有点別的招,哪怕是去要饭,轻易也不会去当兵的。
要不是宫里岁数大了的就不要了,喜欢从小培养的话,他甚至觉得在大多数的百姓眼里,阉了自己当太监,这齣路都比当兵要好。
那么这些裁撤下来的兵,哪去了呢?
王小仙一时好像是知道为啥这俩人不让自己进去,要背著自己聊了。
俩人这样的搞法,如果像歷史上那样,国,確实是救下来了,至少是確实把国祚给延长了,哲宗朝能够取得一定的军事胜利恐怕和他们俩的將兵法也是有关係的,甚至这应该就是哲宗朝军事胜利的基础。
但是那些被裁撤掉的,尤其是那些军中的老弱,他们的命呢?
史书上轻飘飘飘的一句话,歷史课本上隨隨便便的一行功绩,真不知,是有多少人在为此买单了。
【裁军是吧,那我却是非得给你捣点乱子不可了,想裁军,不给被裁的將士们足够的保障,我可非得让你这军,裁不下去不可。】
【这事儿好啊,我挡在前面,是同时挡在他们两个人的志向上,裁军是大宋的刚需,我若是敢做绊脚石,他们俩绝不会对我手软,而且这事儿,必然会让赵项对我更加忌惮,他就算本来对我不忌惮,这下也真该忌惮了】
【只要这件事我死拦著,十之八九,他们也就容不下我了,到时候我乾脆一脑袋撞死在这大殿之上,老百姓那还不得感激死我呀。】
完美,计划通!
这般想著,王小仙却是已经不愿意再和童贯继续说下去了,虽说是个歷史名人,但是见猎心喜的劲儿过去了之后,其实不也就还是一个小黄门么。
他现在认识的歷史名人多了去了,这人出现的最大意义,就是更真切的告诉了他,这童贯和小蝶小虎几乎都是同龄人,这么一想这北宋的亡国之祸,靖康之耻,或许真的是不远就是了。
赵项和童贯也確实是都没有忽悠他,真的只等了两刻钟的功夫,便有另一个小黄门来叫他们进去,说是官家要召见他了。
王小仙进殿之后见赵和王安石都是一副颇为疲惫的样子,但见了他脸上却是也都露出了笑容。
“介白回来了啊,这半年来朝中诸事事事不顺,就唯独河北,自你去了之后几乎都是好消息,真是国之栋樑,变法的先锋大將,朕的肱骨臂膀啊!哈哈哈。”
“官家不怪我胡作非为就好,这一次,也杀了不少人,甚至连经略使李肃之都给砍了。”
“砍了就砍了,他李肃之竟敢截杀你这个钦差,分明是自己找死,我大宋对这些士大夫们,就是太宽仁了,才导致如今他们变得这般如此肆无忌惮,我看这天下,现在就缺一个介白这种,敢动手,敢杀人,敢为天下先的人,真不愧是我大宋神剑!”
也没提让他在外边等的这个事儿,而是热情地招呼他上前,还让人拿了一点零食过来君臣三人边吃边聊,想让他讲讲这一次河北之行具体的一些情况。
然而王小仙既然知道了他们的心思,作死之心都已经蠢蠢欲动了,又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匯报工作呢?
却是突然发难道:“官家,王相,这次我从河北回来,都有听说咱们在洛阳郑州等地都已经开始尝试著裁军了,这是在给年后的大规模裁军做准备么?”
“臣斗胆问上一问,此次裁军,具体是打算裁撤多少呢?如果裁撤,那些被裁撤下来的兵卒要如何安置呢?”
问完,就见赵项和王安石两个人的脸色立刻就铁青起来了。
赵:“呵呵,哈哈哈,介白啊,你刚从河北回来,已经很辛苦了看,你看看你这大半年,这是做了多少事啊,眼瞅著就要过年了,別想这些事了,给自己好好放个假,不管什么事,咱们等过完年再说。”
【没跑了,俩人刚刚肯定是在商量裁军的事】
当即却是梗著脖子反驳道:“军中確实是已经有谣言出来了,朝廷若是没有此意,臣以为,还是提前闢谣比较好,让將士们也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过个好年,若是有,那—-臣以为,不如將安置之法,也儘可能在军中传播一下,让將士们能够安心啊。”
说著,王小仙还长长地嘆息了一声道:“臣虽然也想好好过个年,可是一想到我大宋不知有多少兵將,只因这谣言的影响,没有一个好年可过了,臣这个心,宛如刀绞,这个年,还如何过得下去呢?”
赵项一时尷尬不已,却又忍不住问:“军中谣言,当真已经这么严重了么?將士们当真都在討论年后裁撤之事了?”
说著,赵项还忍不住瞅了王安石一眼,隱隱的,既有担忧,又有责怪之意。
这事儿,满朝文武,一直就只有他们两个在商量,打算等过完年直接推给政事堂,以一种雷霆万钧的方式快速推行的,毕竟这事儿稍微拖延一下可能就永远也裁不下去了。
这怎么,一点秘都没保住呢?
至於说洛阳等地的禁军裁撤,这自然也是他们在模擬裁军而已。
王小仙和唐介走的时候唐介就说过,这京畿地区除了十万城內驻军之外外边的都是雷,王小仙再怎么创造就业岗位,也很难创造到城外去,这一点其实也是朝堂上的共识了。
赵项和王安石要模擬,要试验,自然不可能去太远的地方试,也不好找太近的,所以才找了这些地方,也就是京畿禁军的最外层兵力试验了一下他们这么裁军是否可行。
结果这就传出大裁军的消息,而且都传到京师周边了么?
王安石闻言却是立刻板起脸来,呵斥道:“介白,你现在已经没有差使在身了,这些事,不是你该问的,裁军与否,此乃国之机密,你不要打听!”
王小仙心下暗喜,面上却是努力的挤出一副愁容来,道:“哎~,王相说的是,我没有差遣在身,那我不问就是了,只是我还是想要再告诫官家,王相公一句。”
“我大宋的军队,过於臃肿,確实是不裁不行,但是裁下来的军队,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尤其是那些老兵,他们也许年轻的时候都是为咱们大宋流过血的,现在人老了,难道我们可以將其踢出去任凭他们自生自灭么?”
“官家!我大宋要想存续,图强,不能只计算利益的得失,更要兼顾天下人心啊,人心,军心,若是寒了,再想要补,那就是千难万难,甚至是永远也补不回来了。”
赵项的面色愈发的难看,隱隱的似乎还確实是带著几分愧疚。
却不禁解释道:“介白你,你,你放心,就算是裁军,肯定也会有补偿,和安排的,其一,肯定是儘可能的安排做工,就比如你在河北做的那样,儘可能的,可以安排他们去矿山做工。”
“实在安排不动的,朕和介甫已经想过了,我们可以將官员职田分给他们。”
“官员的职田?”
“对,官员的职田,这是早在庆历新政之时范文正公就提出来的,官员放弃职田,这一部分,朝廷可以通过提高俸禄的方式,亦或者说是將官员的杂七杂八的福利,都折算成银钱,发给官员们,你看,这不就是皆大欢喜了么?”
“介白你可能有所不知,自从成立了三直之后,李宪他还是很能干的,查处贪官污吏,追索了不少的银钱,而且朝廷这两年的財政也確实是在变好,这都是託了你的福啊,官员的俸禄涨上一些,朝廷其实完全可以负担。”
王小仙想了想,而后摇头道:“臣以为此策不妥,且不说国內职田够不够分,落实到各地州府,如何执行,又是否能够执行,朝廷给被裁撤的將士批个公文,就让他们下去收地去么?收得了么?万一官员要是不给呢?”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能够顺利的拿到地,这职田虽说是朝廷给官员的福利,可是这职田上是有佃农的呀,您把地都分给將土,您让这些种职田的佃农何去何从呢?”
“万一,这些佃农要是在有心人的下集体反抗,不肯离开他们的土地,报了团武装抗爭,和拿著条子下去的禁军火併,怎么办呢?”
“难道要他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打出人命来,谁活著,谁来种这块地么?”
“臣请官家和相公收回成命,三思啊。”
赵:“...”
王安石:“介白,莫要说这个了,此事,不该你问,过年了,咱们还是说一说高兴的事情吧。”
王小仙点头:“好。”
【还过年?这个年我要是能让你们过得舒坦了我跟你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