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承兴(1/1)
惊蛰刚过,四合院的青砖地上就钻出了嫩草芽。许朗一早就在院里摆开木凳,手里拿著把老式推子,傻柱坐在凳上,脑袋被推子“嗡嗡”剃得发亮。“轻点推!別刮著头皮!”傻柱缩著脖子喊,许朗笑:“你这头皮比老槐树还硬,刮不坏。”小远举著面小镜子凑过来:“傻爷爷,您的头能照见葡萄架啦!”
苏晚在堂屋的大盆里泡著黄豆,准备炒“龙豆”。豆子在清水里泡得圆滚滚的,她往盆里撒把盐:“晓梅,把那口大铁锅刷出来。”铁锅是传下来的老物件,锅底结著层厚厚的油垢,“炒豆子得用这锅,火气足,才够香,你姥姥当年总说,『二月二吃龙豆,一年不害眼』。”晓梅搬来铁锅,建业正帮著抬,锅沿“哐当”撞在门框上,掉了块漆,苏晚赶紧摆手:“別碰坏了!这锅比你岁数都大。”
院里的葡萄藤抽出了新绿,傻柱踩著梯子往藤上绑红绳,“得给龙王爷拴点红,今年才能风调雨顺。”他把红绳系成蝴蝶结,“当年我爸绑红绳,总说『葡萄藤是地龙,得哄著它长』。”小远举著个纸糊的龙灯跑来,灯架是许朗用竹篾扎的,龙鳞是用彩纸剪的,风吹过时“哗啦”响,像条真龙在游。
念秋带著双胞胎来了,手里拎著个竹篮,里面是刚买的“龙抬头”糕点,有盘龙酥、龙鬚麵,“妈,您看这糕点做得多精致,给孩子们当零嘴。”大宝二宝直奔苏晚的黄豆盆,伸手就要抓,被念秋拍了下手:“脏手別碰!等炒好了再吃。”苏晚笑著往孩子兜里塞块:“让他们玩,当年你爸总偷生豆子吃,说『嚼著像在咬龙鳞』。”
秦淮茹的重孙女挎著个竹篮进来,篮子里是捆新韭菜,绿得冒油。“苏奶奶,俺娘说二月二吃韭菜,叫『吃龙芽』,能明目。”她把韭菜往案板上放,“俺还带了把理髮推子,给小远他们剃头。”傻柱摸著光脑袋凑过来:“还是你这丫头心细,当年你太奶奶给孩子们剃头,用的是剪刀,咔嚓咔嚓跟剪羊毛似的。”
实践队的学生们扛著摄像机来了,为首的姑娘举著话筒笑:“观眾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老北京四合院,体验『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看这满院的春气,藏著多少对丰年的期盼。”许朗正给小远剃头,推子在孩子头上“走”得慢,“剃头得顺著头型推,就像给庄稼耕地,得顺著地势走才匀。”学生们围著看,有个女生忍不住笑:“小远的头髮像被啃过的玉米!”
学生们分成几拨学手艺。学炒龙豆的男生蹲在灶台前,看著苏晚往锅里倒豆子,油星“滋啦”溅,她教他:“火得先大后小,豆子得勤翻,別让它焦了,就像做人,得懂得变通,不能一根筋。”男生试著翻了几下,豆子滚得满锅都是,苏晚笑著帮他拢:“没事,多炒几锅就会了,当年你爷爷炒豆子,焦得能当炭用。”
学编红绳的女生跟著傻柱学系蝴蝶结,绳子在她手里总打结,傻柱教她:“绳头得留长点,绕圈时別太紧,就像给葡萄藤搭架,得留著生长的空儿。”他指著葡萄藤上的红绳:“这红绳不光是好看,能提醒咱『春来了,该忙活了』,就像老辈人说的『龙抬头,百事兴』。”
许朗带著几个学生给果树修枝,他手里拿著把修枝剪,咔嚓咔嚓剪掉枯枝,“树枝得剪得利落,才能让新枝长得旺,就像给龙剪鬍鬚,得乾净才精神。”学生们拿著剪子模仿,有个男生把好枝也剪了,许朗笑著帮他扶正剪子:“看准了再下手,这树跟人一样,伤了元气就难长了。”
中午的太阳暖烘烘的,院里飘著炒豆子的香。苏晚把炒好的龙豆装在竹篮里,豆子金黄金黄的,裹著层盐粒,咬起来“嘎嘣”响。“先给张奶奶送点去。”她往碗里舀豆子,“老人家牙口不好,这豆子炒得脆,正合適。”小远捧著竹篮往隔壁跑,豆子从篮缝里漏出来,撒得青砖地上像落了串金珠子。
傻柱的“龙抬头”宴开在院里,盘龙酥层层起酥,龙鬚麵细得像银丝,韭菜炒鸡蛋绿黄相间,引得孩子们直咽口水。“吃龙鬚麵得吸著吃!”傻柱示范著吸了一大口,麵条掛在嘴角,“当年你爷爷吃龙鬚麵,能吸得像吹笛子。”许朗抿著小酒,就著炒豆子:“还是老话说得对,『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咱这院的日子,就像这豆子,得炒得香才叫红火。”
下午,学生们要走了,苏晚给他们每人装了袋炒龙豆,傻柱往他们兜里塞红绳:“回去给葡萄架绑上,保准结满串。”许朗把修枝剪送给为首的姑娘:“学著给树修枝,就像给自己的日子修修枝,去掉枯枝败叶,才能长得旺。”
傍晚的风带著香,吹得葡萄藤的新叶轻轻晃。许朗坐在藤椅上,看著孩子们追跑,手里转著个炒豆子,苏晚在旁边缝补旧衣物,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她的白髮上,像撒了把碎银。“你说,这龙抬头抬的是啥?”苏晚突然问,许朗望著胡同口:“抬的是精气神,是盼头,你看这草芽、这新叶,不都在往上长嘛。”
傻柱在厨房煮龙鬚麵,汤香混著面香飘满院,“明儿我给葡萄藤浇点肥水,让它使劲长!”他隔著窗户喊,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像在敲鼓。月光从葡萄藤的缝隙漏下来,落在满地的豆粒上,像撒了把星星。
许朗把最后一颗豆子扔进嘴里,突然明白——所谓二月二,从来不止是剃头、吃豆,是把冬天的懒气抖掉,把春天的劲儿攒足,是老辈人把对丰年的盼头炒进豆子里,系在红绳上,晚辈人接著把日子往旺里过,哪怕只是颗炒豆、缕新绿,也能串起岁月,让每个春天的日子,都带著向上的劲,和生生不息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