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订单(1/2)
系统给出的模擬结果肯定没有问题,但因为系统模擬是在完全理想的情况下,与现实情况还是会有微小的偏差的。
在彼亚蒂公司进行最终决定之前,宇能电池厂也不急著让宇能2.1量產。
“好的,林总,我们研发部会继续对宇能2.1进行打磨,一定会让它呈现出更好的状態的。”
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出宇能2.1的性能,除了这份测试报告之外,宇能电池厂还將测试过程中的一些视频和图片文件,也向彼亚蒂公司发送了过去。
收到这些文件后,彼亚蒂第一时间便將这个消息向汪福匯报了过去。
“汪总,宇能电池厂已经完成了电车电芯的研发,並將测试情况给我们发送过来了。”
“嗯?这么快就完成了吗?”
原本他们约定的研发时间是三个月,但现在距离两家公司签订意向合同,也才过去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惊讶之中,汪福打开了测试报告,查看起里面的內容。
宇能电池厂的测试报告確实十分详细,之前彼亚蒂公司所要求的部分,宇能电池厂全部都进行了测试。
认真的看完了这份测试报告的內容,汪福的心里是有些半信半疑的。
因为如果这份测试报告完全真实的话,那么这款宇能2.1的综合性能,就实在有些强大的可怕了。
在拥有更强的安全性能的同时,宇能2.1的电池能量密度依然保持在140 wh/kg以上,並没有比更注重续航能力的宇能2.0差出太多。
要是彼亚蒂真的能够用上这么厉害的电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很可能会达到一骑绝尘的程度。
“这样,让宇能电池厂先生產价值100万的宇能2.1电芯送过来,我们进行一下实车测试吧。”
冷静下来之后,汪福也知道宇能电池厂不太可能在测试报告上作假。
反正他们在收到电芯之后也会再进行一次测试,到时候这份测试报告是真是假就全都清楚了。
收到了彼亚蒂公司的回覆,林宇也没有急著马上给彼亚蒂生產样品,而是给了研发部一些继续打磨的时间。
经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宇能2.1的表现又比最开始测试的时候好了一些,当然提升的程度也是比较有限的。
毕竟系统的模擬已经给出在理想状况下的最优结果,就算再给他们更多的调试时间,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
在这期间,林宇又將宇能2.1所使用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专利申请,確保这些成果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隨后,宇能电池厂便开始对宇能2.1电芯进行小规模的量產。
价值100万的电芯数量並不算太多,即使开了开了一条小的生產线,他们也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电芯生產工作。
收到了宇能电池厂送来的电芯,彼亚蒂公司也是马上开展起了测试工作。
汪福对这批电芯的表现十分在意,亲自参与了电芯的测试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