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剑道传承(1/2)
那老丈揉了揉惺忪睡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方才慢悠悠答道:“哦……外乡人吶……不知啊……並非风俗……只是近年来,不知为何,总是觉得睡不够……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不独老夫如此,全城……不,全国上下……皆如是……国王陛下连早朝都时常取消……哈欠……恕老夫失陪,得回去眯一会儿了……”说著,竟也不等李宽回话,晃晃悠悠地自顾自走了。
李宽眉头紧锁,运起神目仔细观瞧。
但见丝丝缕缕极淡极隱秘的灰白色气息,自大地深处瀰漫而出,无声无息地融入空气,被眾生吸入体內。
此气不属阴阳,非毒非煞,却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生灵之精气神,令人陷入一种温和却无法抗拒的倦怠之中。
“竟是『怠惰之息』?”李宽心中一惊。
此气非同小可,並非寻常妖魔所能散发,据古典记载,其往往与某些上古时期便存在的、代表“惰性”的奇特域外生灵或秘境有关。
它们本身或许並无直接恶意,但其存在本身便会自然散播这种令人倦怠的气息,长久下去,一国生灵將渐渐失去活力,文明停滯,最终在昏睡中悄然消亡。
“若不找出源头加以制止,此国危矣。”李宽心道。
他循著那怠惰之息最浓郁的方向寻去,出了城郭,行至郊外一片茂密的榕树林。
林中最深处,有一口看似普通的古井,井口被藤蔓遮掩,那诡异的灰白气息正从中源源不断地涌出。
李宽正欲近前探查,忽闻林中传来一声清叱:“何方道友,窥探此井?”
话音未落,一道柔和却带著警醒之意的金光自林间射出,阻在李宽身前。
金光过后,现出一位女仙,身著月白僧衣,头戴妙常冠,手持一柄拂尘,面容慈悲庄严,周身散发著纯净的佛门气息,其修为竟也臻至太乙金仙之境。
李宽见其气度不凡,稽首道:“贫道李宽,云游至此,见此地眾生倦怠异常,循跡而来,发现此井异常,故欲探查。不知仙子如何称呼?为何阻我?”
那女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还礼道:
“原来是近日声名赫赫的清玄妙道天尊,贫尼失敬。贫尼妙音,乃此地『醒世庵』庵主。此井確为『怠惰之息』源头,然天尊可知,此息之下,镇压著何物?”
李宽目光微凝:“愿闻其详。”
妙音尼嘆道:“此井之下,连通著一处上古秘境,名为『慵眠界』。其中並无凶恶魔头,却沉睡著一尊自洪荒初开时便存在的『怠惰古兽』猼訑。
此兽状如羊,九尾四耳,目在背,其性极惰,呼吸之间,自然散发这怠惰之息。
上古时,有圣贤恐其气息祸乱世间,遂將其引入此秘境封印。
然岁月流转,封印渐松,其息外泄,故有此患。”
“原来如此。”李宽恍然,“然纵使其本无恶意,长此以往,生灵涂炭,亦非善事。仙子镇守於此,想必亦是想解决此患?”
妙音尼点头,面露难色:“正是。然猼訑古兽乃先天所生,近乎大道,其息与秘境一体,若强行斩杀或加固封印,恐引秘境崩塌,反酿巨灾。
贫尼於此结庵百年,日日诵经,欲以佛法化解其惰性,导其气息內敛,然收效甚微。天尊道法高深,可有良策?”
李宽沉吟片刻,走近井口,先天水核微微感应,摇头道:
“果然棘手。其息已与地脉相连,强行抽取或阻断,確会地动山摇。佛法度化,虽是对症,然恐耗时太久,此间生灵等不起。”
他沉思良久,忽道:“或许……可效法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哦?如何疏法?”妙音尼好奇道。
“怠惰之息,亦是天地之气一种,虽於生灵有害,然若引导得当,或可另作他用。”
李宽眼中闪过智慧光芒,“贫道可布下一阵,將此井中散出之息,不再弥散於人间,而是导入虚空深处,或引入某些需沉寂休眠之地的特殊法阵之中,加以转化利用。
如此,既可解此地之厄,又不损古兽,不坏秘境。”
妙音尼闻言,眼中一亮:“天尊此法大善!竟是釜底抽薪,又不伤天和!贫尼愿助天尊一臂之力!”
当下,李宽与妙音尼联手。
李宽以先天水核调和地脉,以太极图定住四方,更取出得自通天教主的剑符,並未激发其杀伐之力,
而是借其无上锋锐之意,於虚空中开闢出一条细微却稳固的通道。
妙音尼则盘坐井边,敲动木鱼,口诵《金刚经》,佛光湛湛,安抚秘境中那尊沉睡的古兽,以免其因外界动静而惊醒。
李宽手掐玄奥法诀,引动井中溢出的灰白气息,使其不再上扬,而是顺著那虚空通道缓缓流走,注入无尽虚空深处,被混沌之气同化消解。
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极耗心神,需对力量有精妙绝伦的掌控。
稍有差池,要么气息泄露,要么通道崩溃,要么惊动古兽。
如此过了七日七夜,那瀰漫全国的怠惰之息终於渐渐稀薄直至消失。
城中百姓,仿佛大梦初醒,纷纷伸著懒腰,睁开清澈明亮的眼睛,只觉得浑身轻鬆,精力充沛,多年的睏倦疲惫一扫而空!
举国上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国王欣喜若狂,率眾出城,寻至榕树林,欲拜谢仙恩。
却见古井依旧,井口已被李宽与妙音尼以无上法力彻底封固,只留一丝极微气息维持秘境平衡。而李宽与妙音尼早已悄然离去,唯留一段功德佳话,在人间流传。
云端之上,妙音尼对李宽合十讚嘆:“天尊妙法,功德无量。贫尼镇守百年无计,天尊七日解厄,佩服。”
李宽还礼:“仙子过誉,若无仙子百年佛法积淀,安抚古兽,贫道亦难成事。此间事了,贫道告辞。”
二人作別,妙音尼自回醒世庵,继续她的修行与守护。
李宽则继续他的云游之路。他心有所感,此番化解“怠惰之息”,並非结束。
洪荒之大,无奇不有,类似猼訑古兽这般並非邪恶却因其存在而影响世间的先天生灵或秘境,恐怕不在少数。
李宽离了国境,驾云行至西牛贺洲与北俱芦洲交界之地。
但见下方山势渐趋奇崛,云雾繚绕间隱现古木参天,时闻虎啸猿啼,更兼有丝丝缕缕的混沌元气自地脉裂隙中逸出,显是未经开闢的太古遗存。
正行间,忽见前方一座高山,其形如剑,直插云霄,山体黝黑,隱隱泛著金属光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