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2)
但这些,都只是术,而不是道。
他真正的优势,从来不是这些有形的工具,而是他脑海中,那份来自一百多年后的、独一无二的知识。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顛簸的土路,仿佛看到了一条由钢铁铸就的巨龙,正蜿蜒著,铺满这片金色的土地。
铁路!
陈默的眼中,闪烁著灼热的光芒。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片地广人稀的西部,什么才是真正的命脉。
不是金矿,不是土地,而是运输!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货物,从旧金山湾运到內华达山脉,谁就能掌控整个加州的经济。
而铁路,就是实现这一切的唯一答案。
利兰·斯坦福的成功,已经为他指明了这条最正確的道路。
他要做的,就是比他更早、也更狠地,將这条钢铁巨龙,攥在自己的手里。
而要修建铁路,就需要海量的钢铁、煤炭和……能源。
陈默的思绪,又从宏伟的铁路,转回到了脚下这片土地。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路上,那些偶尔能看到的、从地底渗出来的、黑色的、粘稠的液体。
当地人嫌恶地称之为“臭油”,认为它会污染水源,是不祥之兆。
但在陈默眼中,那不是“臭油”。
那是石油。
是工业时代的黑色血液,是比黄金更珍贵万倍的、真正的“黑金”!
他不动声色,却將每一个看到这种黑色液体渗出的地点,都与周围的山脉、河流的位置一起,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构成了一幅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未来的財富地图。
他知道,再过几十年,当內燃机的轰鸣声响彻世界时,当无数工厂的烟囱开始喷吐黑烟时,当煤油灯取代蜡烛,照亮千家万户时,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话语权。
一个无比清晰、也无比宏大的商业帝国蓝图,在他的脑海中,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以矿业为起点,积累资本;以铁路为骨架,掌控商业命脉;以石油为血液,为整个帝国提供来自未来的终极能源;最后,再用自己亲手打造的军火工业,来为这一切保驾护航。
但要实现这一切,核心只有一个——动力。
蒸汽机太过笨重。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另一个更高效、也更狂野的“钢铁心臟”——內燃机。
他开始强迫自己,从那早已有些模糊的记忆深处,挖掘出关於这个划时代造物的知识碎片。
四衝程循环、活塞、曲轴……这些机械结构,对於施密特和他未来的德国工匠团队来说,只要有图纸,就並非无法完成。
但最难的一环,是点火。
如何在那被压缩到极致的油气混合物中,点燃那颗决定性的火?
火塞。
这个小小的、需要绝缘陶瓷和高压电圈的零件,才是整个內燃机技术中最璀璨的明珠。
马车轻轻地晃动了一下,將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陈默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他意识到,这远比他想像的要困难得多。
这不是一张图纸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需要无数次实验和失败才能攻克的系统性工程。
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將这个过於遥远和疯狂的想法,暂时压回了心底。
饭要一口一口吃。
在能造出“火塞”之前,他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麻烦——米勒和汉弗莱议员。
他需要通过这次萨克拉门托之行,为自己贏得一个能安心发展的、稳固的大后方。
然后,他需要钱,海量的钱,去升级施密特的工坊,把它从一个只能打铁的作坊,变成一个拥有车床、鏜床的真正精密机械实验室。
最后,他需要更多的人才。
一个施密特远远不够,他需要那些远在普鲁士的、真正懂得机械与工程的德国技师。
而要实现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
陈默看著马车前进的方向,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萨克拉门托之行,必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