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狱中血书(2/2)
“昨晚谁来过狱里?”
“除了送牢饭的,再没人来过。”狱卒肯定地说,“入夜后牢门就上了锁,钥匙由小的亲自保管,绝不可能有人潜入。”
华黔云走到墙角的木盆边,里面堆著几只脏碗,其中一只的碗底还残留著些黑褐色的药渣。他用银针沾了点,针尖光洁如新——没有毒。
难道他真的是自尽?
可驛馆后窗的痕跡怎么解释?血书里的细节又为何与事实矛盾?
他忽然瞥见李道麟紧握的拳头,掰开时,掌心里躺著半枚碎玉——那是当年李隆基赐给他的护身符,玉碎如割,像在印证主人的决绝。
“张迁的尸体在哪?”
“已……已经送回薛府了……”
华黔云站起身时,晨光正透过狱窗的铁栏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张巨大的网。李道麟的自尽没有任何疑点,血书又是他亲笔所写,这仿佛在告诉所有人:案子结了,凶手就是他。
回到崇文馆时,李隆基正对著那幅《漕运图》出神。烛火在他侧脸投下淡淡的阴影,將眼底的红血丝遮得不甚分明。
“血书看过了?”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指尖在图上的运河处反覆摩挲。
“是。”华黔云將血书呈上,“確是李道麟亲笔,自尽也无疑点。”
李隆基接过血书,指尖在“杀之”二字上轻轻按了按,那里的麻布已经被泪水浸透,变得软烂。“他终究是选了这条路。”他忽然笑了,笑声里带著说不出的涩,“用自己的命,给孤留了个体面。”
这血书看似坐实了所有罪责,却也悄悄避开了东宫的干係——李道麟是“被薛府诱骗”,是“个人糊涂”,与太子无关。他用最惨烈的方式,给了这场风波一个“合理”的结局。
“把血书交给大理寺,结案吧。”李隆基放下血书,硃笔在纸上轻轻一点,墨痕浅淡,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
华黔云退出去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他知道,李隆基心里定然也存著无数疑问,可李道麟的自尽,像道无形的墙,挡住了所有追查的路。
廊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密的雪沫子落在肩头,很快积成薄薄一层。华黔云望著漫天风雪中的宫墙,忽然觉得这案子像场没有输贏的棋局,李道麟只是一颗被拋弃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