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定平原(1/2)
平原郡,平原县。
“无能,汝当真无能。”袁谭对着跪拜在下方的袁五破口大骂道:“若是汝能销毁书信,何至于为秦王知道我有意和袁尚联络,又何至于秦王要与我断盟,发兵攻打我平原。”
袁谭气极,他恨不得杀了袁五,可他知道杀了袁五也是无济于事,只能是心下闷闷,惶惶恐恐。
也正是这份惶恐,让他不敢留下秦王使者贾逵,担心在背盟之后,又因拘禁使者贾逵,彻底的惹怒秦王,到时候成了秦王的必杀榜上的人选。
“公子,不是小人愚钝,实在是秦军间细太过狡滑。”袁五低声辩解道:“小人初至安平县境内,就被秦军间细盯上,而后秦军间细突然袭击,将小人锁拿,小人本想着销毁书信,可手脚绑缚下,却是不得销毁书信……”
“别说了,滚下去。”袁谭挥了挥手,他不想看到袁五这张脸,袁五闻听后,他连忙致礼告退,快步走了出去,不敢久留于袁谭面前,担心袁谭怒意上头将他诛杀。
“现下恶了秦王,当如何是好。”袁谭似是自言自语,但目光却是瞟向了郭图、辛评、辛毗等人,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谋臣,会当给他提出建言,让他脱离当下的困境。
只是在袁谭的征询下,郭图、辛评、辛毗几人却是默然不语,似乎是无计可施了,袁谭蹙眉,他追问道:“诸君可有良策乎。”
郭图、辛评、辛毗几人俯下头去,目光交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后辛评站了出来。
“公子。”辛评朗声道:“如今安平城破,少公子以身殉国,秦军挟大胜之威来攻我平原,以平原孤弱之力,实不可敌也。”
“臣意,当效仿少公子,临死不惧,固守平原县,与秦军拼死一战,就算是最后城破人亡,但英名可存,流传后世,对得起九泉下的故魏公和少公子。”
辛评这一段话,说的辞气慷慨,浩然无二,常人听到,无不会气血上涌,出声应和,做出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定。
然而袁谭闻听此言,却是双眉拧做一团,露着不情愿的模样,他试探性的问向一众谋臣:“可还有其他良策。”
“公子,如今河北大半州郡为秦军所有,我军势力孤单,难以当之,事不可为也。”辛评瞧出了袁谭的不情愿,他追加一句道。
“如今唯有和平原城共存亡,上不负故魏公,下不损公子的英名,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还望公子从之。”
辛评话说到这个份上,袁谭不得不接口一句,他言道:“辛君,你的话我晓得,谭决计不是什么贪生怕死的人。”
“然先君以河北起家,如今河北为他人窃取,谭身为人子,又为人臣,实不忍如此,必当光复河北,绍继先君之旧业为上。”
“倘事真不可为,固当向死而已,以存先君之遗志,也是保全谭的声名。”
袁谭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可就是不愿意允下和平原城共存亡,也是他本心实是不愿就此亡去。
以往的他,是割据河北的袁绍的长子,会当继承袁绍的基业,做出辉煌的事业来,可如今困守平原,还要他殒命于此,前后反差,他无法接受。
袁谭念着寻出一条光明大道,就算不能一统天下,登临至尊,至少也要光复父亲袁绍的事业,割据于大河以北,为天下第一大诸侯。
辛毗察觉到了袁谭的心意,他建言道:“公子,平原郡地势陆通,是骁骑驰骋的地方,而秦军骑卒逾万,非是我军可敌。”
“臣意自当固守平原城,不与秦军野战,然公子不可留于此地进行固守,盖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也。”
袁谭眸子霎时间亮了起来,他目视辛毗,发出鼓励的意味,示意辛毗继续往下说去。
辛毗接着言道:“大河之南,青州的济南之地尚且在我军手中,公子可前往就之,而留一员善于守御的大将在此据守对敌。”
“等到秦军在平原城下耗尽心力,师老兵疲,公子督兵自济南来此,汇合城内的兵马内外夹击,念来可大破秦军。”
“嗯。”袁谭微微颔首,他自觉辛毗建言,是再合适不过他的心意,一来他可以待在安全的济南之地,二来通过留置大将在平原城固守,说不得可以寻觅到攻破秦军的机会。
袁谭目光看向郭图,他需要郭图的支持,郭图会意的站了出来,他拱手言道:“公子,辛从事所言甚是,会当如此行事。”
“不然。”辛评蹙起双眉,他出声反对道:“公子不在平原城,而单单留置大将在此据守,士卒安有战心和斗志。”
“他日秦军一来,平原城安能坚守多时,臣想理当公子留于平原城坚守,而遣大将往济南之地募兵为好。”
“如此,有公子在平原城,士卒闻而振奋,加上如今冬岁寒彻,风雪飘摇,秦军想趁着大胜之威拿下平原城,却也是难矣。”
“这般坚守数月,等到秦军师老兵疲,再令济南之兵赶赴而来,内外交攻夹击,定能大破秦军于此地。”
“臣下泣血良言,还望公子鉴纳。”言罢辛评更是跪拜而下。
袁谭眉头一锁,他对辛评生出了厌烦的情绪,不过念来辛评是一意追随他的忠臣,所故他没有出言着令辛评退下,而是目视郭图和辛毗,让二人转圜一二。
郭图会意的出首,他言道:“辛治中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然以图之见,倒也不必公子留于这里,今有高将军,为公子从弟,血脉相连,情同一人,若是高将军留于此平原城坚守,和公子在此坚守别无二样。”
“此外再留一位谋臣,辅佐高将军,念来可保无虞。”
郭图言讫,众人目光看向高干,高干一脸愕然,旋即他反应过来,心下大骂起了郭图,郭图这是把他往险地里推。
“贤弟。”袁谭不待高干出言辩解,他率先出言道:“倘若贤弟能固守平原城旬月,不为秦军攻下,弟可为光复河北第一功也。”
“先君知之于地下,亦可含笑九泉,还望贤弟莫要推辞,应下此事。”
为了让高干愿意留在平原城,袁谭搬出了亡父袁绍,用袁绍来打动高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